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張邈這對從小就是至交的好友,為啥最後會鬧掰?司馬光告訴我們不止因為袁紹

讀《十八路諸侯》, 看最真實三國歷史

關於年少的時候, 張邈和袁紹、曹操關係怎麼的好。 史書上沒有詳細的記載, 但看曹操因拒絕董卓的征辟, 從洛陽跑出來, 能在張邈的地盤上招兵買馬, 就能看出二人之間相互之間絕對非常仗義, 可以算是生死之交了。

圖1、陳宮、張邈、呂布(《三讓徐州》)

而且曹操對張邈也足夠信任, 第一次征討陶謙的時候, 曹操這樣和家人說:“如果我回不了, 你們就去投奔張邈。 ”曹操完全將張邈當做了最可信賴的朋友了。 好在, 第一次征討陶謙, 曹操順利歸來。 歸來之後, 見面之後的兩人垂泣相對。 惜字如金的陳壽, 在三國志張邈傳中, 這樣評述兩人的友誼, “其親如此”。 曹操和張邈的關係居然好到了這個程度, 是在讓人感歎。

可就是如此親密的關係, 張邈為啥會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 這麼絕情的釜底抽薪, 捅曹操一刀呢?可知道張邈這一下,

可是將曹操置於死地了。 實在是曹操禁打, 不然這一下曹操極有可能被整垮掉。 張邈為什麼這麼做呢?

圖2、曹操與諸將(《三讓徐州》)

從史書上, 我們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張邈和袁紹之間不可彌合的裂縫。 在張邈心中, 袁紹這個好哥們居然要殺自己,

心中的震撼恐慌可想而知。 曹操雖然上次沒聽袁紹的, 可是之後呢?如果袁紹還是堅持殺自己, 曹操是不是還會堅持。 以袁紹當時高高在上的勢頭, 以及之前投奔自己的前冀州牧韓馥在廁所自殺的慘狀, 張邈自然會想求生之策。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在介紹張邈反叛曹操事情的時候, 引述了三國志裡魏國大臣高柔的一段話。 高柔174年出生, 之後活到了263年, 幾乎貫穿了整個曹家創業以及衰亡的整個過程。 194年的時候, 高柔剛剛二十出頭, 看到相處很好的曹操、張邈, 對鄉人說:“曹操軍雖據兗州, 本有四方之圖, 未得安坐守也。 而張邈有陳留郡這個家底, 一定會找機會採取行動。 一旦爆發事端, 兵禍之災不可避免, 諸位還是和我一起早早避開吧?”可是高柔的鄉人都認為曹操、張邈如此親密的關係,

不會有事, 再加上高柔小小年紀, 就沒聽高柔的。 可不想事情真被高柔言中。

圖3、高柔

司馬光引用高柔傳記中的這段話告訴了我們張邈造曹操反的第二個原因。 有陳留郡這麼大一個郡的張邈,

是不可能一直待在曹操之下的。 想一想曹操剛從京城跑出來的時候, 落魄成那樣, 要不是我張邈接待你, 你能有今天。 你就是和袁紹走的近, 才一下子大翻身, 反倒成了兗州牧, 當了我的上司。 曹操和張邈之間地位的微妙變化, 加上和袁紹自己的矛盾, 已經註定張邈遲早是要和曹操分道揚鑣的。 再加上陳宮的勸說, 張邈自然毫不猶豫的反了。 陳宮這位擁立曹操的大功臣, 怎麼也反了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