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老外這麼說:HTC Vive 需大幅降價以保持競爭力

近日, 外媒資深記者Ian Hamilton發表了一篇深度評論文章, 從Oculus降價的消息切入, 分析HTC Vive現在的處境。 文章中給出了作者對於Oculus降價一事的看法,

並借此剖析了HTC面臨的壓力, 帶出HTC與Valve的結構性矛盾。 文章中或有一些啟發性的觀點, 特此譯介以供參考。

全文如下:

自從上周Facebook發佈了爆炸性的降價消息, 坊間就出現了對於此事的種種猜測。

是Oculus要發佈第二代產品, 所以現在準備清倉了嗎?是Oculus快不行了, 所以Facebook通過降價來勉力一搏嗎?還是說, 是像HTC Vive的中華區總裁在推特上暗示的那樣, Facebook擔心和Zenimax的官司要輸了, 可能會被禁售, 壓力太大, 所以想儘快出貨?

“還是說Zenimax威脅的禁售要來了……”

— Alvin Wang Graylin (@AGraylin) 2017年7月12日推文

但我認為Oculus降價的原因只有一個, 就是在正確的時機打出猛烈的進攻, 實踐Oculus早期成員所承諾的:盡一切可能降低優質VR設備的價格。 隨後, 我們又得到了Oculus正在研製低價VR一體機的消息, 並且得知Oculus在年內並不會發佈新一代設備。

那麼清倉為新一代設備開路一說不攻自破。 並且, Oculus現在也證實了, 在一個半月的400美元促銷結後後, Rift和Touch套裝也會永久降到500美元的價格。

然後, 注意了, Oculus CEO Brendan Iribe早在2013年就說過, 他們甚至很樂意免費派送Rift:

“我們很樂於看到將來某一天Rift能免費。 只是我們如何達到這一天呢?顯然, 在初期, 我們還不能這麼做。 我們現在把價格大致定在300美元左右, 但是, 如果我們的市場關係和策略發生了改變, 這個價格很可能還會大幅降低。 ”

人們都不記得Oculus的很多創始員工都是恩斯特·克萊恩的小說《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的粉絲。 在這本小說裡, 未來的孩子們都能得免費的VR頭顯設備, 以供在VR空間裡上學;人們也能自由購買有更高級功能的設備。

Youtube上有一個Oculus發佈的克萊恩訪問Oculus總部的視頻, 視頻裡提到, 許多Oculus的早期員工都是都是因為克萊恩的這本小說加入了這個公司。

所以對於Oculus降價這件事, 人們大可不必如此驚訝。 就算要驚訝, 我驚訝的也是他們居然忍到現在才降價。 在Oculus的前合夥人Palmer Luckey離開Oculus之前,

曾經說過Oculus設備的價格會在350美元左右, 後來正式發佈後定價卻是600美元, 人們因此對他頗有微詞。 在上周Oculus發佈降價消息之後, Palmer Luckey在推特上給自己曾經的話辯護:

“Rift+Touch現在只要399刀了。 我之前說的沒錯吧?”

— Palmer Luckey (@PalmerLuckey)2017年7月10日推文

講道理, 當時HTC Vive出來的時候竟然要800美元才是真的把消費者給嚇到了, 雖然那時Vive確實功能更強, 活動自由度高, 有運動控制器, 沉浸度更好。 去年的大部分時間, 廠商們在定價上的差異確實讓人一時難以抉擇要買誰家的設備。 那時, 你買Rift的話就能同時享有Steam平臺和Oculus平臺上的內容, 但是運動自由度比較差, 也沒有手部控制器;你要是買Vive呢, 運動自由度是很好, 但是你只有Steam一個平臺能上。

到了2016年底, Oculus終於發佈了自家的Touch控制器,

實現了三點(頭和雙手)動作追蹤, 縮小了與競爭對手在價格和性能上的差距。 到了2017年, 硬體競爭力方面Facebook已經基本和對手持平, 於是它開始加速發力了。

四月份, Oculus把Touch和Rift打了個包賣600美元, 這樣一來Rift就比Vive便宜了100美元, 但是在性能和內容上差不太多。 而且Oculus一直在資助內容製作, 比如Lone Echo、Lone Echo同類的多人線上遊戲, 還有Oculus剛剛放消息馬上要發表一個新的Oculus全資贊助的大型遊戲。

如果Oculus套裝只要400或者500美元, 那Rift和Vive之間的競爭就要變得有點殘酷了。 消費者面臨的是這樣的選擇:

選項一:算上稅, 花460美元(等促銷結束了就是560美元)買一套Rift, 活動範圍是一個房間大小, 有手部控制器, 能上Steam平臺和Oculus平臺。 選項二:花800美元(如果加上Rift那樣的音訊設備就是900美元)買一套Vive, 活動範圍是一個房間大小,可以上Steam,要上Oculus平臺的話必須破解。

Vive的僅存優勢

HTC Vive到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無線。這非常的方便。我現在在打字,抬頭就能看見Rift的資料線在我家天花板上蜿蜒而過。簡直醜哭了。但是,Vive沒有線、能讓我的房間好看點,這點方便值350美元嗎?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值,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價格才是關鍵。

“更便宜的硬體就意味著,更多的用戶能夠有更多的錢花在內容上,大局而言就會吸引更大的消費群體,這是擴展生態系統的最基礎法則。”Oculus VR內容的負責人Jason Rubin在上周關於Oculus四月降價的採訪中說。

這就又讓我們想到了微軟。400美元這個價格直接把Rift拉到了和微軟同一水準。微軟也打算在今年假期和宏碁合作,發佈一套400美元左右的VR套裝,包括頭顯和手部控制器。

實際上,這就使得2017年假期的PC VR市場變為Facebook和微軟之間的戰場。Vive在這場戰役中是什麼地位,還真說不好。最糟的狀況是,Vive被排擠到消費市場的角落,僅為遊戲廳和一小部分專門市場服務。

HTC Vive的艱難處境

我個人非常欣賞HTC Vive和Vive上搭載的由Valve開發的創新追蹤系統。Vive的高自由度和手部控制不知比Rift早到哪裡去,激勵了整整一個世代的VR內容。

但儘管如此,Vive現在確實處境艱難,高價和其他一些因素可能會使Vive只能佔據PC VR市場中的一小塊,甚至更慘。

Vive現在最令人激動的是,HTC正在和開發者共同構建追蹤器外設生態系統。一系列追蹤感測器將被整合到一個小型設備當中,這些感測器能夠在房間裡精確定位玩家的位置。這樣一來,以後VR遊戲中就可以引入槍械、攝錄設備、以及多玩家同時遊戲,等等。

但對於這個外設,還有一個問題:它如何與Valve軟體驅動的硬體系統相適應?

現在,所有HTC Vive的關鍵驅動技術都屬Valve擁有。Valve我們很熟悉了,業務包括Steam VR,Steam商店和一系列廣為人知的遊戲:Dota 2、《軍團要塞2》(Team Fortress 2)、《半條命2》(Half Life 2)和《傳送門》(The Portal)系列。到今年下半年,Valve的追蹤技術就會升級到第二代。新一代的追蹤技術能提供更便宜和性能更強的基站,幾乎在每一個方面都比現有的技術更好。這個新設備甚至可能使追蹤範圍進一步極大擴寬。這項新技術可以使定位基站取代現在的定位設備,而後者是現在許多VR內容初創公司的選擇,比如迪士尼所支持的The VOID。

現在還不清楚HTC打算怎麼樣來支持這個新一代的低成本追蹤硬體。簡而言之,HTC Vive在家用領域的計畫現在完全還是未知。

Vive當如何自處?

我認為HTC Vive需要大幅降價以保持競爭力。

在Rift四月的降價之後,Vive仍然保持著800美元的價格,只是偶爾有一些短暫的促銷,小降50美元或100美元。但如果Rift固定到500美元的價格,並且在各種假期再來幾次400美元促銷,800甚至900美元的Vive是無力與之競爭的。

我個人希望Vive的價格至少能在今年降到600美元,好好利用Valve的新一代追蹤基站技術。理論上,Vive在推出新一代的追蹤器的同時可以推出一些利潤較高的配套外設。

但是,如果HTC還不打算升級產品呢?如果HTC想用第一代燈塔追蹤技術用得久一點,這也是很合理的,因為現在的資金可能並不足夠重做一套新的生產線。不僅如此,如果HTC想要在推出新追蹤器的時候和Oculus劃清界限,讓新追蹤器只能和第一代燈塔追蹤技術相容呢?那將會是災難性的。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Valve和HTC是完全不同的兩家公司,有著完全不同的目標和內部結構。HTC一直致力於從硬體上賺錢,而Valve是通過賣軟體來賺錢。Valve是私營公司,扁平化管理,員工自主程度很高,出於興趣投身到各個項目當中;而HTC是上市跨國公司,還必須得伺候股東。Valve只是部分參與到VR這個領域當中,而HTC可能把這個方向當成整個公司的救命稻草。

“我們很樂觀。我們認為VR的前景非常好,它的發展符合我們的預期。不過,如果它最後徹底失敗了,我們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Valve老總Gabe Newell今年早些時候對媒體這樣說。

底線在於,這兩家公司必須保持步調一致、共同前進,或者換句話說,Valve的SteamVR追蹤技術和HTC Vive的追蹤器,這兩者的創新,哪一方都不能冒進。如果Valve的新一代基站技術發佈了,但卻與Vive追蹤器不相容,那別指望誰會買HTC的硬體了。我們已經聯繫了HTC,詢問Vive追蹤器和SteamVR的新追蹤技術到底是否會相容。

但是,無論Vive使用的追蹤技術發生了什麼變化,設備價格可能都不會下降太多,因為HTC沒辦法從軟體上賺錢。與此同時,Facebook可以虧本賣Rift,指望著靠賣軟體或者其他服務來賺錢。HTC需要在硬體上保持健康的邊際利潤來支持自己的運作。Valve在這方面幫不上HTC什麼忙,因為Steam和Rift完全可以配合得很好。可能就像上面Valve老總Newell的話中暗示的那樣,即使HTC Vive被Rift在價格戰中徹底擊敗,Valve也不會受到什麼傷害。

HTC必須得要更主動、更有侵略性一些了。

活動範圍是一個房間大小,可以上Steam,要上Oculus平臺的話必須破解。

Vive的僅存優勢

HTC Vive到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無線。這非常的方便。我現在在打字,抬頭就能看見Rift的資料線在我家天花板上蜿蜒而過。簡直醜哭了。但是,Vive沒有線、能讓我的房間好看點,這點方便值350美元嗎?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值,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價格才是關鍵。

“更便宜的硬體就意味著,更多的用戶能夠有更多的錢花在內容上,大局而言就會吸引更大的消費群體,這是擴展生態系統的最基礎法則。”Oculus VR內容的負責人Jason Rubin在上周關於Oculus四月降價的採訪中說。

這就又讓我們想到了微軟。400美元這個價格直接把Rift拉到了和微軟同一水準。微軟也打算在今年假期和宏碁合作,發佈一套400美元左右的VR套裝,包括頭顯和手部控制器。

實際上,這就使得2017年假期的PC VR市場變為Facebook和微軟之間的戰場。Vive在這場戰役中是什麼地位,還真說不好。最糟的狀況是,Vive被排擠到消費市場的角落,僅為遊戲廳和一小部分專門市場服務。

HTC Vive的艱難處境

我個人非常欣賞HTC Vive和Vive上搭載的由Valve開發的創新追蹤系統。Vive的高自由度和手部控制不知比Rift早到哪裡去,激勵了整整一個世代的VR內容。

但儘管如此,Vive現在確實處境艱難,高價和其他一些因素可能會使Vive只能佔據PC VR市場中的一小塊,甚至更慘。

Vive現在最令人激動的是,HTC正在和開發者共同構建追蹤器外設生態系統。一系列追蹤感測器將被整合到一個小型設備當中,這些感測器能夠在房間裡精確定位玩家的位置。這樣一來,以後VR遊戲中就可以引入槍械、攝錄設備、以及多玩家同時遊戲,等等。

但對於這個外設,還有一個問題:它如何與Valve軟體驅動的硬體系統相適應?

現在,所有HTC Vive的關鍵驅動技術都屬Valve擁有。Valve我們很熟悉了,業務包括Steam VR,Steam商店和一系列廣為人知的遊戲:Dota 2、《軍團要塞2》(Team Fortress 2)、《半條命2》(Half Life 2)和《傳送門》(The Portal)系列。到今年下半年,Valve的追蹤技術就會升級到第二代。新一代的追蹤技術能提供更便宜和性能更強的基站,幾乎在每一個方面都比現有的技術更好。這個新設備甚至可能使追蹤範圍進一步極大擴寬。這項新技術可以使定位基站取代現在的定位設備,而後者是現在許多VR內容初創公司的選擇,比如迪士尼所支持的The VOID。

現在還不清楚HTC打算怎麼樣來支持這個新一代的低成本追蹤硬體。簡而言之,HTC Vive在家用領域的計畫現在完全還是未知。

Vive當如何自處?

我認為HTC Vive需要大幅降價以保持競爭力。

在Rift四月的降價之後,Vive仍然保持著800美元的價格,只是偶爾有一些短暫的促銷,小降50美元或100美元。但如果Rift固定到500美元的價格,並且在各種假期再來幾次400美元促銷,800甚至900美元的Vive是無力與之競爭的。

我個人希望Vive的價格至少能在今年降到600美元,好好利用Valve的新一代追蹤基站技術。理論上,Vive在推出新一代的追蹤器的同時可以推出一些利潤較高的配套外設。

但是,如果HTC還不打算升級產品呢?如果HTC想用第一代燈塔追蹤技術用得久一點,這也是很合理的,因為現在的資金可能並不足夠重做一套新的生產線。不僅如此,如果HTC想要在推出新追蹤器的時候和Oculus劃清界限,讓新追蹤器只能和第一代燈塔追蹤技術相容呢?那將會是災難性的。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Valve和HTC是完全不同的兩家公司,有著完全不同的目標和內部結構。HTC一直致力於從硬體上賺錢,而Valve是通過賣軟體來賺錢。Valve是私營公司,扁平化管理,員工自主程度很高,出於興趣投身到各個項目當中;而HTC是上市跨國公司,還必須得伺候股東。Valve只是部分參與到VR這個領域當中,而HTC可能把這個方向當成整個公司的救命稻草。

“我們很樂觀。我們認為VR的前景非常好,它的發展符合我們的預期。不過,如果它最後徹底失敗了,我們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Valve老總Gabe Newell今年早些時候對媒體這樣說。

底線在於,這兩家公司必須保持步調一致、共同前進,或者換句話說,Valve的SteamVR追蹤技術和HTC Vive的追蹤器,這兩者的創新,哪一方都不能冒進。如果Valve的新一代基站技術發佈了,但卻與Vive追蹤器不相容,那別指望誰會買HTC的硬體了。我們已經聯繫了HTC,詢問Vive追蹤器和SteamVR的新追蹤技術到底是否會相容。

但是,無論Vive使用的追蹤技術發生了什麼變化,設備價格可能都不會下降太多,因為HTC沒辦法從軟體上賺錢。與此同時,Facebook可以虧本賣Rift,指望著靠賣軟體或者其他服務來賺錢。HTC需要在硬體上保持健康的邊際利潤來支持自己的運作。Valve在這方面幫不上HTC什麼忙,因為Steam和Rift完全可以配合得很好。可能就像上面Valve老總Newell的話中暗示的那樣,即使HTC Vive被Rift在價格戰中徹底擊敗,Valve也不會受到什麼傷害。

HTC必須得要更主動、更有侵略性一些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