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小媳婦和媽吵起來了,寶玉怎麼辦?

小媳婦和媽吵起來了, 寶玉怎麼辦?

婉如清揚

其實清揚寫下這題目, 也是心裡發毛的。 因為嚴格來講, 這個媳婦的位置只能稱為寶二奶奶, 而這個媽也只能是王夫人。 按照老高續寫的紅樓故事, 寶二奶奶只能是寶釵, 寶釵和王夫人是永遠不會吵的, 至少是表面上, 兩個人是好得不得了的關係。

那麼, 這個問題是怎麼提出來的呢?其實還是通俗化的說法, 這會兒, 寶玉唯一的那啥伴侶就是襲人, 勉強稱為小媳婦, 而這個媽, 也只是奶媽, 李嬤嬤。 雖然這問題不是很恰當, 但還是有那麼一點妙處。 妙在何處?襲人以未來的姨娘自居,

而李嬤嬤, 又恰好是把自己當成了寶玉的親媽, 這麼一歪連, 還好像是那麼回事, 所以, 朋友們, 就不要介意了哈。

這麼一來, 以下的事就好理解了。

那一天, 寶玉在黛玉那裡杜撰耗子精的事, 兩個人拉閑天, 很開心。 寶玉就是這樣, 時常在飯後和黛玉說說話, 怕她飯後馬上睡覺, 不是保養身體的好法子。 偏偏寶釵又“無意”撞了來, 三人雖一時有說有笑, 但卻總免不了有那麼點點尷尬。

他們正不知如何處下去時, 怡紅院裡吵吵了起來, 準確地來講, 是聽到了李嬤嬤高聲大罵的聲音。 原來李嬤嬤上次吃了茶被寶玉罵, 昨天又吃了寶玉留給襲人的酥酪, 寶玉發火, 她心裡不爽。 這會她來看寶玉, 剛巧寶玉不在, 襲人裝睡。 李嬤嬤覺得自己沒受到禮待, 發起飆來罵襲人。 誰讓襲人是第一丫頭呢。

寶玉聽了釵黛二人的勸, 忙忙回去, 準備做和事佬。

他回得院裡, 仍然看見李嬤嬤拄著拐棍, 當著眾人的面罵:“忘了本的小娼婦!我抬舉起你來, 這會子我來了, 你大模大樣的躺在炕上,

見我來也不理一理。 一心只想妝狐媚子哄寶玉, 哄的寶玉不理我, 聽你們的話。 你不過是幾兩臭銀子買來的毛丫頭, 這屋裡你就作耗, 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個小子, 看你還妖精似的哄寶玉不哄!”

李嬤嬤是寶玉的奶娘, 她奶大了寶玉有功, 在怡紅院裡也是時常擺主子的譜的。 對此, 賈母她們也是默認的。 她每次來看寶玉, 丫頭們都是稱她李奶奶, 好茶好水的侍候, 恭恭敬敬地。 可是, 這次來, 襲人竟然躺著裝死!襲人是買來的丫頭, 她李嬤嬤卻是寶玉的娘, 襲人憑什麼敢如此無視她?

在她看來, 襲人這麼倡狂(作耗), 就在於她是個狐媚子, 她是個娼婦蹄子, 會妖精似的哄寶玉。

襲人是狐媚子嗎?論相貌, 她肯定不是, 人家狐媚子可都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像芳官就有這潛質, 一舉一動, 都充滿了風情。 襲人實在算不得長得出色, 最多算是中等水準罷了。 論口才, 她算不上拔尖, 賈母就認為她是沒嘴的葫蘆, 和王夫人是一個類型的。 論手工, 那也算不上。 她樣樣中等, 但是李嬤嬤為什麼就沒罵其他人, 直罵她, 而且還罵她哄寶玉呢?

李嬤嬤擺譜是擺錯了, 但罵襲人的話, 還真沒冤枉她, 她就是勾引了寶玉那什麼了。

這麼一說, 襲人的確是狐媚子, 是一個沒有姿色, 但卻是聰明(有心機)的狐媚子。 怎麼說呢?如果是晴雯被這麼罵, 肯定會叉起腰, 跳起腳回罵, 讓李嬤嬤說清楚, 什麼勾引, 什麼哄的, 說不得還要拉她到老太太那去對質, 就算是秋紋, 碧痕也一樣會駁那麼幾句,

總之, 就是硬氣得很。 可是襲人呢, 並沒有跳起腳來回敬她老人家, 而是在說自己病了沒看見之後, 開始哭, 哭個不停。 就這樣一直哭, 看起來好柔弱的樣子。

寶玉看著梨花帶雨的襲人, 再也忍不住了, 站出來為她出頭, 還拉帶了一干丫頭作證。 李嬤嬤本來罵也罵了, 出了口氣就得了, 聽得寶玉為襲人出頭, 更氣得不得了。 嚷嚷著也哭了, 說“你只護著那起狐狸, 那裡認得我了, 叫我問誰去?誰不幫著你呢, 誰不是襲人拿下馬來的!我都知道那些事, 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講了, 把你奶了這麼大, 到如今吃不著奶了, 把我丟在一旁, 逞著丫頭們要我的強。 ”

李嬤嬤也的確挺不容易,雖然她老把自己當正經主子,但她真的是疼寶玉,哪怕被寶玉罵了,她也會偷偷來看看他。可如今被襲人這狐狸一哄,什麼都忘了,聯合著丫頭們欺負她,她看穿了“作耗”的襲人,可是卻不能奈何寶玉這正經主子。

一面是奶大了他,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李嬤嬤對著釵黛哭,一面是自己身邊最最貼心的大丫頭襲人對著他淚流滿面,在寶玉看來,頭都大了。

幸好鳳姐來了,她一來就拉住了李嬤嬤,說“好媽媽,別生氣。大節下老太太才喜歡了一日,你是個老人家,別人高聲,你還要管他們呢,難道你反不知道規矩,在這裡嚷起來,叫老太太生氣不成?你只說誰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

鳳姐處理問題俐落得很。李嬤嬤和襲人,兩個人會鬧起來,無非是在爭寶玉的愛,把她們分開就得了。她們都沒在一起,怎麼對立?李嬤嬤罵也罵了,哭也哭了,她又沒有處分襲人的權力,這會兒有個臺階下,那就走唄。

鳳姐是個明白人,襲人將來是要做姨娘的。李嬤嬤畢竟是奶娘,寶玉越大,依著寶玉的性子,她這會兒越給襲人難堪,將來她越不得好。趁著這會兒還沒有翻臉,趕緊走了是正經。何況襲人是老太太給的,她和襲人鬧,就是往老太太臉上抹黑——她派來的人都是勾引寶玉的,傳出去名聲不好。

何況李嬤嬤來院裡,襲人沒來見理,是襲人不對,既然李嬤嬤占著理,守了規矩,又得了便宜,她先走,不算丟臉。

襲人和李嬤嬤的對立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甚至可能終生得不到解決。如果是要讓寶玉選的話,估計是會選襲人。為什麼呢?

很明顯,這會兒他看到的就是無理取鬧的李嬤嬤和賢慧識大體的襲人。

李嬤嬤走後,襲人仍然在哭。寶玉說估計是李嬤嬤把別人的賬算在她頭上,沖她發火。晴雯一語道破:“誰又不瘋了,得罪他作什麼。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帶累別人!”

晴雯是張快嘴,她的話其實就是真相。李嬤嬤就是沖襲人發火,就是襲人得罪了李嬤嬤。後來李嬤嬤說過,她吃了酥,就是襲人告了狀,然後寶玉就為襲人出頭,對此,李嬤嬤是很不滿的。這事吧,其實也不完全怪襲人,她並沒有告狀,但是風起於飄萍之末,李嬤嬤會發難,還是看不慣襲人裝賢慧,她妒忌的。細想想也是,自己好不容易養大的兒子,竟然有一天為了一丁點吃食就替一個丫頭責駡她!是可忍,孰不可忍,發火是自然。

襲人真賢慧的話,應該是給李嬤嬤說明真相,勸寶玉多親近李嬤嬤,至少不能當著眾人罵她,這是不孝——雖然李嬤嬤只是一個奶娘。

襲人在與李嬤嬤的交鋒,看起來真的沒出招,但其實無招勝有招,在寶玉的心裡,她的眼淚簡直就是被李嬤嬤給逼出來的。

襲人得了寶玉的心。李嬤嬤雖占理,但卻不講理,以大欺小。襲人多明事理啊,連一句重話都沒有說,就是李嬤嬤巴拉巴拉的,講了一大堆傷人自尊的話。何況事情鬧大了,襲人沒有任何優勢,她的地位還沒有到不可撼動。只有示弱。

晴雯戳破襲人被冤枉的假像,寶玉很想澄清。襲人趕緊拉寶玉:“為我得罪了一個老奶奶,你這會子又為我得罪這些人,這還不夠我受的,還只是拉別人。”

寶玉聽得這話,和晴雯的尖利比一比,襲人真是賢極了!爾後,寶玉安慰她不要生氣,襲人還說“要為這些事生氣,這屋裡一刻還站不得了。但只是天長日久,只管這樣,可叫人怎麼樣才好呢。時常我勸你,別為我們得罪人,,你只顧一時為我們那樣,他們都記在心裡,遇著坎兒,說的好說不好聽,大家什麼意思。”

她不要寶玉為她出頭。她和其他人本質上是一樣的,寶玉太過寵她,只會讓她樹敵無數,犯不得得罪這些人。不要受到她人的妒忌。才是生存之道。

爾後,襲人對寶玉說:“你吃飯不吃飯,到底老太太,太太跟前坐一會子,和姑娘們頑一會子再回來。我就靜靜的躺一躺也好。”

李嬤嬤罵了襲人,這事情總會傳到上層主子們那裡去。襲人這一招用得很好,她又得了主子們的歡心。她生了病,李嬤嬤來鬧,雖然她沒有爬起來磕頭,但是她也沒說什麼違禮的話。寶玉為她出了頭,卻終究沒有給李嬤嬤難堪,過後還是一樣給老太太太太們請安,禮數上一點不虧,她勸諫有方。這樣一個能忍能吃虧又識大體的丫頭,怎麼能趕走呢?要趕走的也是那個無理取鬧,老是有非份之想的人啊。於是,後來,李嬤嬤被趕走了,襲人留下來了,還升了級,成了准姨娘。

李嬤嬤也的確挺不容易,雖然她老把自己當正經主子,但她真的是疼寶玉,哪怕被寶玉罵了,她也會偷偷來看看他。可如今被襲人這狐狸一哄,什麼都忘了,聯合著丫頭們欺負她,她看穿了“作耗”的襲人,可是卻不能奈何寶玉這正經主子。

一面是奶大了他,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李嬤嬤對著釵黛哭,一面是自己身邊最最貼心的大丫頭襲人對著他淚流滿面,在寶玉看來,頭都大了。

幸好鳳姐來了,她一來就拉住了李嬤嬤,說“好媽媽,別生氣。大節下老太太才喜歡了一日,你是個老人家,別人高聲,你還要管他們呢,難道你反不知道規矩,在這裡嚷起來,叫老太太生氣不成?你只說誰不好,我替你打他。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

鳳姐處理問題俐落得很。李嬤嬤和襲人,兩個人會鬧起來,無非是在爭寶玉的愛,把她們分開就得了。她們都沒在一起,怎麼對立?李嬤嬤罵也罵了,哭也哭了,她又沒有處分襲人的權力,這會兒有個臺階下,那就走唄。

鳳姐是個明白人,襲人將來是要做姨娘的。李嬤嬤畢竟是奶娘,寶玉越大,依著寶玉的性子,她這會兒越給襲人難堪,將來她越不得好。趁著這會兒還沒有翻臉,趕緊走了是正經。何況襲人是老太太給的,她和襲人鬧,就是往老太太臉上抹黑——她派來的人都是勾引寶玉的,傳出去名聲不好。

何況李嬤嬤來院裡,襲人沒來見理,是襲人不對,既然李嬤嬤占著理,守了規矩,又得了便宜,她先走,不算丟臉。

襲人和李嬤嬤的對立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甚至可能終生得不到解決。如果是要讓寶玉選的話,估計是會選襲人。為什麼呢?

很明顯,這會兒他看到的就是無理取鬧的李嬤嬤和賢慧識大體的襲人。

李嬤嬤走後,襲人仍然在哭。寶玉說估計是李嬤嬤把別人的賬算在她頭上,沖她發火。晴雯一語道破:“誰又不瘋了,得罪他作什麼。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帶累別人!”

晴雯是張快嘴,她的話其實就是真相。李嬤嬤就是沖襲人發火,就是襲人得罪了李嬤嬤。後來李嬤嬤說過,她吃了酥,就是襲人告了狀,然後寶玉就為襲人出頭,對此,李嬤嬤是很不滿的。這事吧,其實也不完全怪襲人,她並沒有告狀,但是風起於飄萍之末,李嬤嬤會發難,還是看不慣襲人裝賢慧,她妒忌的。細想想也是,自己好不容易養大的兒子,竟然有一天為了一丁點吃食就替一個丫頭責駡她!是可忍,孰不可忍,發火是自然。

襲人真賢慧的話,應該是給李嬤嬤說明真相,勸寶玉多親近李嬤嬤,至少不能當著眾人罵她,這是不孝——雖然李嬤嬤只是一個奶娘。

襲人在與李嬤嬤的交鋒,看起來真的沒出招,但其實無招勝有招,在寶玉的心裡,她的眼淚簡直就是被李嬤嬤給逼出來的。

襲人得了寶玉的心。李嬤嬤雖占理,但卻不講理,以大欺小。襲人多明事理啊,連一句重話都沒有說,就是李嬤嬤巴拉巴拉的,講了一大堆傷人自尊的話。何況事情鬧大了,襲人沒有任何優勢,她的地位還沒有到不可撼動。只有示弱。

晴雯戳破襲人被冤枉的假像,寶玉很想澄清。襲人趕緊拉寶玉:“為我得罪了一個老奶奶,你這會子又為我得罪這些人,這還不夠我受的,還只是拉別人。”

寶玉聽得這話,和晴雯的尖利比一比,襲人真是賢極了!爾後,寶玉安慰她不要生氣,襲人還說“要為這些事生氣,這屋裡一刻還站不得了。但只是天長日久,只管這樣,可叫人怎麼樣才好呢。時常我勸你,別為我們得罪人,,你只顧一時為我們那樣,他們都記在心裡,遇著坎兒,說的好說不好聽,大家什麼意思。”

她不要寶玉為她出頭。她和其他人本質上是一樣的,寶玉太過寵她,只會讓她樹敵無數,犯不得得罪這些人。不要受到她人的妒忌。才是生存之道。

爾後,襲人對寶玉說:“你吃飯不吃飯,到底老太太,太太跟前坐一會子,和姑娘們頑一會子再回來。我就靜靜的躺一躺也好。”

李嬤嬤罵了襲人,這事情總會傳到上層主子們那裡去。襲人這一招用得很好,她又得了主子們的歡心。她生了病,李嬤嬤來鬧,雖然她沒有爬起來磕頭,但是她也沒說什麼違禮的話。寶玉為她出了頭,卻終究沒有給李嬤嬤難堪,過後還是一樣給老太太太太們請安,禮數上一點不虧,她勸諫有方。這樣一個能忍能吃虧又識大體的丫頭,怎麼能趕走呢?要趕走的也是那個無理取鬧,老是有非份之想的人啊。於是,後來,李嬤嬤被趕走了,襲人留下來了,還升了級,成了准姨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