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光大證券——宏觀經濟:歐洲復蘇,你準備好了麼?

野百合也有春天,歐洲在英國脫歐公投後,經濟超預期向好。 2017年第二季度我國GDP增速超預期,從內需來看,消費表現不俗,但主要還是外需的貢獻。 外需為何好轉呢?能否持續呢?除了美國之外,關鍵是看歐洲何去何從。 英國脫歐後,經濟未如預期墜入深淵,而歐洲其他國家居民消費水準也開始企穩增長,隨著進出口和製造業PMI震盪上行,歐元區投資逐漸走強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準。 那麼,歐洲經濟為什麼會變好,能否持續呢?

歐元區經濟好轉主要得益于歐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歐元區的財政和勞動市場改革以及黑天鵝落地後的市場信心修復。

歐央行的貨幣政策刺激了消費增長,企業債購買計畫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利於企業擴大投資規模。 主要歐元區國家對政府支出和勞動力市場進行改革,減少政府財政負擔,增強勞動力市場活力,共同助力經濟發展。 歐洲最恐慌時刻已過,歐元區消費以及投資信心觸底反彈。

歐洲經濟仍在修復,金融週期或將見底回升,但也有隱患未除。 首先,歐央行沒有表現出激烈緊縮貨幣政策的意願;其次,勞動市場改善驅動消費增長,而融資環境好轉和產能利用率的提升都暗示歐洲投資向好發展;最後,勞動力市場改革是一項長期的政策,歐洲各國勞動力市場修復將穩步進行,有利於降低失業率,增強勞動力市場活力。

房價增速改善,信貸擴張,金融週期或將見底回升。 這種情況下,通常宏觀經濟表現也會不錯。 但歐洲仍有隱患。 比如,銀行業危機和債務危機的風險點並未完全消除,儘管義大利與希臘金融體系暫時脫離險境。 從更中長期來看,統一的貨幣跟分散的財政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對歐元區未來的發展構成較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和歐洲經濟復蘇支撐中國出口,這為我國金融監管創造了空間,下半年流動性易緊難松。 尤其是,近日落幕的金融工作會議把防範金融風險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表明監管不會逆轉。 歐洲經濟向好,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將對全球利率產生溢出效應,近期美債收益跟隨歐債收益上行就是佐證。

在中外利率聯動的情況下,也會增加我國利率上行壓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