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歷史上的第一件大事,更是兄弟反目的最佳案例

《鄭伯克段于鄢》這篇文章大家耳熟能詳, 它講的是鄭莊公平定他弟弟共叔段叛亂的故事。 有趣的是, 儘管是共叔段和武薑無禮在前, 又起兵叛亂, 但歷代儒家卻一致對鄭莊公大加批判。

原因何在?鄭莊公是不是背鍋黨呢?

一、一場窩裡鬥

我們先回顧下整件事的始末。

鄭莊公打小就不受他媽武姜待見。 理由也有些奇特:因為他是個難產兒。 武姜喜歡的是他弟弟共叔段, 所以鄭武公還在位的時候, 武薑就經常在枕邊吹吹風:大王, 立共叔段唄。

然而, 武公不答應。

鄭莊公即位後, 武薑仍沒有忘記共叔段。 她先是讓鄭莊公把制—也就是虎牢—封給共叔段。 莊公說:當年虢叔就死在這裡的, 不吉祥。 除了這, 其他地隨您調。

武薑選了京。 共叔段到達封地後, 肆意擴建封地的規模, 違背了禮制。 祭仲於是向莊公打小報告, 勸他儘早做打算。 莊公無奈地回答:薑氏非要這樣,

我能怎麼辦呢?同時一句名人名言脫口而出: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瞧好吧。

後來, 共叔段又命令鄭國西部和北部的邊境地區, 違背中央命令聽命於自己。 進一步地, 他又把這兩塊地方華為自己的封地, 並延伸到廩延。

公子呂和子封實在看不下去了。

一個說:天無二日, 國無二君。 您要想撂桃子直說, 我即刻侍奉共叔段。 如果不想, 就宰了那傢伙, 省得人心惶惶。

一個說:火候差不多了。 不然, 人心都歸附他了。

然而, 鄭莊公仍是不管不問, 放任自流。

直到他聽聞共叔段要偷襲鄭國, 而武薑作內應約定開啟城門的消息之後, 才下定決心消滅共叔段。 莊公先發制人, 用二百剩戰車討伐京邑, 京邑隨之叛變了共叔段。 共叔段只得棄京入鄢城。 莊公隨之攻打鄢城, 共叔段兵敗, 接著出逃到共國。

其後, 鄭莊公又把武薑驅逐到城潁, 並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 不久, 鄭莊公就後悔了。 潁考叔聽聞後, 便趕來給莊公出主意:你挖地道唄, 只要挖出泉水, 不就是黃泉了嘛, 你們母子便可以在這地道之中相見啊。

這真是赤裸裸的掩耳盜鈴啊。

不過, 鄭莊公卻依計行事, 最終與武姜和好如初。

二、為啥都罵莊公?

僅從故事本身來看, 莊公明顯是個尊老愛幼、五講四美的好青年。 反觀共叔段和武薑, 兩個人是母親不像母親, 弟弟不像弟弟。

面對共叔段和武薑一再的跋扈與逼迫,

莊公是一忍再忍, 一退再退。 直到他們要攻打鄭國國都, 這時已經退無可退了, 莊公才不得不進行反擊。

然而, 鄭莊公收穫的卻是大家的一致差評:

《左傳》:《春秋》稱呼鄭莊公為鄭伯, 是譏諷他沒有教育好弟弟。

《公羊傳》:《春秋》裡鄭莊公殺共叔段卻用了“克”這個詞, 是有意強調鄭莊公的殘暴。

《谷梁傳》:《春秋》裡把鄭莊公稱為鄭伯, 僅從這個用詞便可以看出, 整件事是鄭莊公處心積慮的陰謀。

南宋呂祖謙:鄭莊公有意縱容並引導共叔段反叛, 從而有理由加以誅滅。 莊公用心之險惡可見一斑。

《古文觀止》:如果鄭莊公平日裡能夠曉之以情、動之以義, 把利害關係講出來, 共叔段怎麼會變成那個樣子呢。 所以, 一切分明是鄭莊公故意放縱的結果嘛。

的確,從《左傳》對整件事的描述來看,對於共叔段的種種惡行,鄭莊公是知之甚詳的,而大臣也屢次勸諫,但莊公卻從來不管不問。這樣看來,似乎確實是鄭莊公姑息養奸、刻意“捧殺”共叔段。

更何況,還有那一句冷冷的預言: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瞧好吧。所以,鄭莊公果真是一個陰險狡詐、假仁假義、偽善偽孝的小人啊。

然而,當真如此嗎?

三、三大疑點

如果說整件事就是鄭莊公的一個陰謀,那這個謀劃起碼有三大疑點:

其一,從莊公即位到最終趕走共叔段,中間經歷了22年。如果是莊公有意姑息養奸,這時間也未免太長了吧?明明可以一刀除掉對方,卻不聲不響地做了22年的超級忍者神龜,鄭莊公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想的嗎?難不成他有受虐型人格障礙?

其二,鄭莊公縱容共叔段的行為,明擺著是給自己培養境內反對勢力,而且這一培養就是22年,這風險真的可控嗎?時間這麼久,他就不怕養虎為患嗎?況且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就算他最終滅掉了共叔段,就不怕在內鬥過程中有境外反鄭勢力趁虛而入?

其三,鄭莊公最終的目的是促使共叔段反叛,從而一舉消滅他。但是誰能保證共叔段真會百分百起兵作亂呢?萬一共叔段最終不叛變了怎麼辦呢?那鄭莊公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嗎?

從上述種種疑點可以看出,認為“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是鄭莊公有意為之的觀點,應該是不能成立的。莊公其實是被冤枉了。

那麼,故事的真實版本是怎樣的呢?

四、還原歷史真相

要瞭解故事的真相,我們得先知道整件事的背景。

首先,鄭莊公即位時的年齡問題。雖然《左傳》裡沒有明確記載,但通過史料我們可以推論出來。鄭武公十四年鄭莊公出生,鄭武公二十七年病重去世,傳位給莊公。所以,鄭莊公即位時只有十三周歲。

他還是個孩子啊。

其次,表面上看,在鄭莊公之前,東遷後的鄭國已經歷經兩任國君,但其實第一任的鄭桓公和周幽王一道被犬戎殺害了。也就是說,鄭武公其實是鄭國東遷後的第一任國君,年幼的莊公是鄭國的第二任國君。

所以,這時候的鄭國還是一個根基並不牢靠的新新國度。

再次,對於國君或太子來說,地位的穩固與否,母系一族的力量相當重要。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記載,陳國陳桓公去世,其子五父即位。陳厲公本來是桓公的弟弟,但他媽媽是蔡國國君的姐妹。於是蔡國人便殺掉五父擁立陳厲公為國君。

厲公能夠成為國君,完全得益于他母親家族蔡國的支持。

更著名的便是周平王的即位。當初周幽王想要廢除平王,轉而立褒姒的兒子為太子,於是平王母親家族申國便怒而出兵。戰爭的結果是周幽王死而平王立。

莊公的母親武姜便是強大的申國國君的女兒。這本來是好事,然而現在卻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因為武姜討厭鄭莊公,而喜愛共叔段。

當我們瞭解了這三點背景材料後,一個更合理的推論便出現了:鄭莊公之所以縱容共叔段22年,並非是有意為之,而是無可奈何下的退讓。

鄭莊公十三歲便登基,小小年紀自然談不上掌握國家權力。並且,此時的鄭國又是一個遠稱不上穩定、強大的政權,同時莊公又面對著一個強勢的、討厭自己的母親。

這種情況下,對於武姜和共叔段的種種無禮行為,他也只能哀歎一聲:薑氏非要這樣,我能怎麼辦呢?

但鄭莊公並不是顧影自憐的人,或者只想安靜地做一個幽怨的美男子。一句”多行不義必自斃”便是他的戰鬥宣言。於是,他一面不斷壯大鄭國國力,暗暗地積蓄個人資本,一面靜靜地尋找一個徹底消滅對手的有利時機。

這一等便是22年。

這時候,鄭國發展迅速,國力蒸蒸日上。實際上,就在鄭伯克段于鄢的第二年,便發生了著名的周鄭交質事件。堂堂的周天子,已經淪落到跟諸侯國交換質子的地步,確實悲哀。但也由此可以看出,鄭國此時的國力已經非比尋常。

申國已經不足為懼。

實力有了,時機也來了。這一年,共叔段和武薑一內一外,試圖偷襲鄭國國都。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鄭莊公由此佔據了輿論的高地,他的軍隊便成了正義之師。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先發制人,命人攻打共叔段的大本營京邑。隨後又在鄢城大敗共叔段,並將他趕出了鄭國。

內患就此一舉平定。他也終於可以將隱忍多年的憤懣之情發洩出來,狠狠地對母親說出:不到黃泉不相見。

所以,與其說“鄭伯克段于鄢”是一個陰險狡詐、引蛇出洞的暗黑故事,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年幼君王韜光養晦22載最終坐穩王位、平定內患的勵志傳奇。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 江河散人

的確,從《左傳》對整件事的描述來看,對於共叔段的種種惡行,鄭莊公是知之甚詳的,而大臣也屢次勸諫,但莊公卻從來不管不問。這樣看來,似乎確實是鄭莊公姑息養奸、刻意“捧殺”共叔段。

更何況,還有那一句冷冷的預言: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就瞧好吧。所以,鄭莊公果真是一個陰險狡詐、假仁假義、偽善偽孝的小人啊。

然而,當真如此嗎?

三、三大疑點

如果說整件事就是鄭莊公的一個陰謀,那這個謀劃起碼有三大疑點:

其一,從莊公即位到最終趕走共叔段,中間經歷了22年。如果是莊公有意姑息養奸,這時間也未免太長了吧?明明可以一刀除掉對方,卻不聲不響地做了22年的超級忍者神龜,鄭莊公你能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想的嗎?難不成他有受虐型人格障礙?

其二,鄭莊公縱容共叔段的行為,明擺著是給自己培養境內反對勢力,而且這一培養就是22年,這風險真的可控嗎?時間這麼久,他就不怕養虎為患嗎?況且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就算他最終滅掉了共叔段,就不怕在內鬥過程中有境外反鄭勢力趁虛而入?

其三,鄭莊公最終的目的是促使共叔段反叛,從而一舉消滅他。但是誰能保證共叔段真會百分百起兵作亂呢?萬一共叔段最終不叛變了怎麼辦呢?那鄭莊公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嗎?

從上述種種疑點可以看出,認為“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是鄭莊公有意為之的觀點,應該是不能成立的。莊公其實是被冤枉了。

那麼,故事的真實版本是怎樣的呢?

四、還原歷史真相

要瞭解故事的真相,我們得先知道整件事的背景。

首先,鄭莊公即位時的年齡問題。雖然《左傳》裡沒有明確記載,但通過史料我們可以推論出來。鄭武公十四年鄭莊公出生,鄭武公二十七年病重去世,傳位給莊公。所以,鄭莊公即位時只有十三周歲。

他還是個孩子啊。

其次,表面上看,在鄭莊公之前,東遷後的鄭國已經歷經兩任國君,但其實第一任的鄭桓公和周幽王一道被犬戎殺害了。也就是說,鄭武公其實是鄭國東遷後的第一任國君,年幼的莊公是鄭國的第二任國君。

所以,這時候的鄭國還是一個根基並不牢靠的新新國度。

再次,對於國君或太子來說,地位的穩固與否,母系一族的力量相當重要。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記載,陳國陳桓公去世,其子五父即位。陳厲公本來是桓公的弟弟,但他媽媽是蔡國國君的姐妹。於是蔡國人便殺掉五父擁立陳厲公為國君。

厲公能夠成為國君,完全得益于他母親家族蔡國的支持。

更著名的便是周平王的即位。當初周幽王想要廢除平王,轉而立褒姒的兒子為太子,於是平王母親家族申國便怒而出兵。戰爭的結果是周幽王死而平王立。

莊公的母親武姜便是強大的申國國君的女兒。這本來是好事,然而現在卻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因為武姜討厭鄭莊公,而喜愛共叔段。

當我們瞭解了這三點背景材料後,一個更合理的推論便出現了:鄭莊公之所以縱容共叔段22年,並非是有意為之,而是無可奈何下的退讓。

鄭莊公十三歲便登基,小小年紀自然談不上掌握國家權力。並且,此時的鄭國又是一個遠稱不上穩定、強大的政權,同時莊公又面對著一個強勢的、討厭自己的母親。

這種情況下,對於武姜和共叔段的種種無禮行為,他也只能哀歎一聲:薑氏非要這樣,我能怎麼辦呢?

但鄭莊公並不是顧影自憐的人,或者只想安靜地做一個幽怨的美男子。一句”多行不義必自斃”便是他的戰鬥宣言。於是,他一面不斷壯大鄭國國力,暗暗地積蓄個人資本,一面靜靜地尋找一個徹底消滅對手的有利時機。

這一等便是22年。

這時候,鄭國發展迅速,國力蒸蒸日上。實際上,就在鄭伯克段于鄢的第二年,便發生了著名的周鄭交質事件。堂堂的周天子,已經淪落到跟諸侯國交換質子的地步,確實悲哀。但也由此可以看出,鄭國此時的國力已經非比尋常。

申國已經不足為懼。

實力有了,時機也來了。這一年,共叔段和武薑一內一外,試圖偷襲鄭國國都。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鄭莊公由此佔據了輿論的高地,他的軍隊便成了正義之師。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先發制人,命人攻打共叔段的大本營京邑。隨後又在鄢城大敗共叔段,並將他趕出了鄭國。

內患就此一舉平定。他也終於可以將隱忍多年的憤懣之情發洩出來,狠狠地對母親說出:不到黃泉不相見。

所以,與其說“鄭伯克段于鄢”是一個陰險狡詐、引蛇出洞的暗黑故事,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年幼君王韜光養晦22載最終坐穩王位、平定內患的勵志傳奇。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 江河散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