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華晨宇不敵直呼“對不起人類”,他卻引發《明日之子》跨次元罵仗

打敗人類的可能是機器人, 這個曾經看起來是天方夜譚的預言如今已經兌現。 除開許多專業領域, 連養成類節目中也開啟了破次元壁的競爭。

上周的《明日之子》中, 華晨宇的盛世魔音賽道裡來自二次元的荷茲就搶足了勢頭。

和許多真人參與者比起來, 荷茲的這首《搞不清的姐姐們的想不通的愛情》真是可以成為閱讀斷句考核題。

這首載歌載舞的歌其實不少唱段都是來自大冪冪的招牌曲《愛的供養》。 。 。

擁有純正的漫畫腿、漫畫形象, 荷茲如同一股泥石流, 來自二次元的標準電音引來全場成員的起立, 華晨宇也嗨得忘乎所以。

不僅如此, 這個虛擬人物連剪刀石頭布這種遊戲也玩得6的飛起, 讓華晨宇都敗在其之下, 高呼“我覺得我對不起全人類”

二次元與三次元的這次碰撞雖然是節目中的亮點, 然而也引起了罵仗, “異次元修音惡勢力”“人造產物”“浪費名額”等一系列惡意標籤被強制貼在了荷茲的身上。

2017年6月24日, 荷茲出現在由華晨宇坐鎮的《明日之子》魔音賽道。

首次登場後, 被荷茲圈粉的網友們開始在《明日之子》百度貼吧安利自己的愛豆, 但跟帖人的態度卻是分為支持和貶低兩個極端。

即使荷茲處在輿論的風口,但依舊不妨礙他超高的人氣。資料顯示,荷茲在《明日之子》的個人表演視頻,在短短兩小時內就已突破百萬點擊率,直接碾壓節目裡的其他選手。

從初音未來到洛天依,二次元人物在三次元空間遭受追捧和爭議早已非新鮮事,之所以會產生次元間的“交惡”,歸根究底還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還記得初音未來最開始宣佈將舉行演唱會時,國內網友發出一片質疑聲,“虛擬偶像開演唱會誰去看啊?”“什麼鬼?那還要真實歌手幹嘛?”。可結果呢?去年初音未來到上海舉辦演唱會時,造成一票難求的場面,有網友甚至提前2天到達場地排隊購票。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以及網生一代隊伍的壯大,二次元文化逐漸從“亞文化”的灰色地帶投入“主流文化”的懷抱。7月9日,歌手許嵩還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到國內著名的虛擬偶像洛天依登場表演,兩人打破次元壁,上演了一場跨時空、跨次元的奇幻演出。

其實,早在2016年《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洛天依就已成為首位以虛擬歌手身份登上主流電視媒體的二次元人物,與楊鈺瑩合唱《花兒納吉》。

知乎上有人提問“虛擬人物參加真人選秀意味著什麼?能走長遠麼?”其中獲得最多點贊的一條回答是,虛擬歌手和真實選手本身就不在同一個評價體系內,但虛擬歌手的走紅並不意味著我們將放棄對真實人類的喜愛,只不過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罷了。

其實,不論是洛天依還是荷茲的走紅,都說明二次元文化已經開始從“亞文化”向“主流文化”邁進,並對其進行挑戰,對於市場來說,這無疑是可喜的。據資料統計,目前國內的二次元群體中,核心受眾約在7千萬人上下,而二次元消費者卻達到2.6億人的規模,可以預期的是,這看似小眾實則大眾的群體發展空間還有很大。當禦宅文化逐步從小眾自嗨走向大眾狂歡,那麼就意味著主流文化的接納度越來越高,同時市場的表達形式也越來越多元化。

事實上,荷茲所引發的這起二次元與三次元的“惡戰”,其實還是印證了那句——“十年後的偶像是什麼樣子?”十年前,李宇春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但如今她依然是華語樂壇的中堅力量,是不折不扣的時代偶像;十年前,薛之謙登上《我型我秀》成為全國四強,現在的他是全國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

反觀如今同樣遭受爭議的荷茲,誰也無法斷定他有沒有成為“明日之子”的實力和能力。只不過,日本能有初音未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存在荷茲呢?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種突破次元壁的過程,相信存在即合理。當漫天的輿論和成群的譏諷冷靜下來後,大眾也是時候回歸理性了。

即使荷茲處在輿論的風口,但依舊不妨礙他超高的人氣。資料顯示,荷茲在《明日之子》的個人表演視頻,在短短兩小時內就已突破百萬點擊率,直接碾壓節目裡的其他選手。

從初音未來到洛天依,二次元人物在三次元空間遭受追捧和爭議早已非新鮮事,之所以會產生次元間的“交惡”,歸根究底還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還記得初音未來最開始宣佈將舉行演唱會時,國內網友發出一片質疑聲,“虛擬偶像開演唱會誰去看啊?”“什麼鬼?那還要真實歌手幹嘛?”。可結果呢?去年初音未來到上海舉辦演唱會時,造成一票難求的場面,有網友甚至提前2天到達場地排隊購票。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以及網生一代隊伍的壯大,二次元文化逐漸從“亞文化”的灰色地帶投入“主流文化”的懷抱。7月9日,歌手許嵩還在自己的演唱會上邀請到國內著名的虛擬偶像洛天依登場表演,兩人打破次元壁,上演了一場跨時空、跨次元的奇幻演出。

其實,早在2016年《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洛天依就已成為首位以虛擬歌手身份登上主流電視媒體的二次元人物,與楊鈺瑩合唱《花兒納吉》。

知乎上有人提問“虛擬人物參加真人選秀意味著什麼?能走長遠麼?”其中獲得最多點贊的一條回答是,虛擬歌手和真實選手本身就不在同一個評價體系內,但虛擬歌手的走紅並不意味著我們將放棄對真實人類的喜愛,只不過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罷了。

其實,不論是洛天依還是荷茲的走紅,都說明二次元文化已經開始從“亞文化”向“主流文化”邁進,並對其進行挑戰,對於市場來說,這無疑是可喜的。據資料統計,目前國內的二次元群體中,核心受眾約在7千萬人上下,而二次元消費者卻達到2.6億人的規模,可以預期的是,這看似小眾實則大眾的群體發展空間還有很大。當禦宅文化逐步從小眾自嗨走向大眾狂歡,那麼就意味著主流文化的接納度越來越高,同時市場的表達形式也越來越多元化。

事實上,荷茲所引發的這起二次元與三次元的“惡戰”,其實還是印證了那句——“十年後的偶像是什麼樣子?”十年前,李宇春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但如今她依然是華語樂壇的中堅力量,是不折不扣的時代偶像;十年前,薛之謙登上《我型我秀》成為全國四強,現在的他是全國最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

反觀如今同樣遭受爭議的荷茲,誰也無法斷定他有沒有成為“明日之子”的實力和能力。只不過,日本能有初音未來,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存在荷茲呢?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種突破次元壁的過程,相信存在即合理。當漫天的輿論和成群的譏諷冷靜下來後,大眾也是時候回歸理性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