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走過最多的路是古樹茶的套路,喝過最深的路是普洱茶的水路

水路是普洱茶品飲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網上或線下都時常聽到關於水路理解的爭議, 各種說詞很多:“水很雜”、“水路持綿長”、“水路細膩”、“水路渾然”, “水路寬廣”、“水路飽足渾厚”、 “水路柔順”、“水路細是指茶水清甜, 且單薄”、“水路好, 應該是無燥幹感, 水在舌和喉之間潤, 生津回甘好。 ”等等, 觀點與理解不一, 甚至還有人認為是純屬廣東俚語, “水路即指湯感, 意為茶水的路數、路子, “細”相對於“粗”, 粵語中尤指細膩、精巧, 引申為評茶術語即指甜滑、厚潤、不顯粗澀也”。

以上說的言詞, 有對的, 有模糊的, 也有錯的, 那什麼是水路呢?應該怎麼去理解和表述?今天普洱茶之家小武將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普洱茶水路的相關問題。

一、水路的標準表述應該是什麼?

水路是一個民間品飲的通俗用語, 沒有官方的定義標準, 但在一些評茶標準的審評術一般對水路的表述用:細、細緻、粗、較粗等用詞。

水路是水性這方面的概念, 跟湯感是有區別的, 不能混為一談。

二、普洱茶的水路跟厚、薄, 回甘是否有關係呢?

普洱茶的厚、薄對水路有影響, 但這些概念的表述是屬於普洱茶品飲湯感方面的範疇, 一般不用於表述水路的感覺。 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沒有直接關係,

是屬於回味方面的範疇, 一般也不用於表述水路的感覺。

三、什麼樣為之水路粗, 什麼樣為之水路細?

“水路”指的是咽下茶湯的過程對整個相關的通道造成的感覺, 一般以粗細來區分, 譬如用一匹綢緞和一匹粗麻拖曳過人的皮膚, 前者為細, 後者為粗。

四、相關混淆概念的區分與引用說明

1、“水很雜”的區分:

雜是將其歸類到"嗅覺"裡的, 通常令人感到"雜"的茶是因為氣味, 而氣味雜的茶則通常水路會顯得比較粗, 所以大家習慣了說"粗雜", 其實, 若是再細分的話, "粗"歸於水路, 而"雜"則應歸於嗅覺。

2、“水路持綿長”:“持久”、“綿長”是屬於回味方面的範疇, 一般不用於形容水路的感覺。

3、“水路渾然”:這個詞還不太理解, 有待論證,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分享、交流。

4、“水路寬廣”:“寬廣”是屬於協調方面的概念, 一般不用於形容水路的感覺。

5、“水路飽足渾厚”:“飽足渾厚”一般指的是湯感厚度方面的概念, 一般不用於表述水路的感覺, 可以改成“茶水飽足渾厚”來形容茶湯的厚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