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稱霸全國的10只豬

它沒有牛的矜貴, 沒有羊的膻香, 更沒有各種蝦蟹貝類那般高大上, 但它們卻是最受歡迎的肉類, 身上佈滿勾人魂魄的肥美脂香, 入口豐腴甘滑;細細咀嚼, 豐盈的肉汁在舌尖流轉, 滿嘴香甜。 沒錯, 它就是自有另一番風味的豬肉料理。

吃到豬肉, 便讓人覺得吉祥和滿足, 相信這是大多數中國人都會認同的感受。 由於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盛行農耕文化, 尤其是在物資貧乏的年代, 日常所食, 多為地裡出產的瓜菜果蔬, 因此每到年底, 殺年豬、吃豬肉是一件再喜氣洋洋不過的事情了。 民間吃豬, 大多將100多公斤以上的肥豬分而食之, 各部位被依次分割, 而後以鮮食、香腸、臘肉、火腿等形式, 在一年之間, 慢慢顯示豬肉之美味。

但是比起將豬肉分割開來再食用, 最喜慶也是最激動人心的吃法, 還是整豬入饌。 所謂整豬, 是宰了一頭豬後, 就以此一頭豬作為材料進行烹飪。 想要一次便享用到整豬的樂趣, 則莫過於以10斤以下的乳豬為原料。 在我國各地都有善烹乳豬者, 因為各地所出產的原材及制法的不同, 最終的成品也風味各異, 具有自己獨有的風情。

滿漢雙烤

清代最負盛名的“滿漢全席”中, 烤乳豬與烤鴨合稱“雙烤”, 是其中的主要菜肴。 當時, 這道“雙烤”的上席過程也顯得非常隆重, 要以紅綢覆蓋, 端放席上。 然後由廚師當眾揭去綢布, 用刀將皮片割成小塊置盤中, 供客人食用, 氣氛熱烈。 這充分體現出了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特色, 所以有人稱烤乳豬為“國菜”。

廣式烤乳豬

烤乳豬是廣東最著名的特色菜, 並且是“滿漢全席”中的主打菜肴之一。 早在西周時此菜已被列為“八珍”之一, 那時稱為“炮豚”。 在南北朝時, 賈思勰已把烤乳豬作為一項重要的烹飪技術成果而記載在《齊民要術》中了。 他寫道:“色同琥珀,

又類真金, 入口則消, 壯若淩雪, 含漿膏潤, 特異凡常也。 ”1400多年前的烤乳豬就有如此之高的造詣, 實在讓人驚歎。

烤乳豬也是許多年來廣東人祭祖的祭品之一, 是家家都少不了的應節之物, 用乳豬祭完先人後, 親戚們再聚餐食用。 清明前, 廣東各地的賓館、酒店都紛紛將烤乳豬作為清明祭品銷售的一大招牌, 在大門口大做廣告。那一隻只乳豬烤得焦黃,是祭祖儀式上最為誘人的祭品。

時至今日,中國最有名的烤乳豬在廣東,且分“化皮”和“光皮”兩派。所謂的吃乳豬,其實便是稀罕那一口酥鬆的豬皮,化皮又稱“芝麻皮”,炙烤時火要旺,並須不斷在豬皮表面抹油和醬料,利用油爆出來的氣泡疏鬆乳豬皮,最後形成芝麻大小的均勻微凸酥皮。光皮則勝在外觀,製作起來沒有化皮那麼麻煩。兩種乳豬,各家喜歡,見仁見智。只要是達到了《齊民要術》中說的“入口則消,狀若淩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的境界,相信就一定是好乳豬了。

均安蒸豬

雖然均安蒸豬採用的並不是乳豬,而是重約50公斤重的成年豬,但它的確也是蒸豬入饌。最早期最傳統的均安蒸豬,與古老的祠堂文化一脈相承。在傳統的風俗裡,在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即所謂春秋二祭)於祠堂舉行祭祖儀式,儀式後由村內德高望重之人將豬肉分別分給各個村坊各戶人家,以求全村人獲得庇佑,共用殷實飽餐。

均安蒸豬選用的是50公斤重的豬,將豬宰殺洗淨後,去盡毛髮,拆除豬骨。先用曲酒塗抹全身以去除豬本身氣味,再用五香粉、沙薑粉、羅漢果、精鹽醃制6小時。蒸豬需要猛火,將整頭豬放進特製的蒸櫃,不停加柴添火,待蒸櫃內噴出白煙,將蒸籠提起,再用鋼針不停紮入豬肉內,讓豬皮下的豬油能夠流出來,把豬肉紮遍後,再用冰水淋遍蒸豬,回爐上再蒸15至20分鐘。出鍋時,再趁著熱將肉切成塊狀,撒上芝麻、香油等。

對某些人來說,吃過均安蒸豬,才發現原來豬肉最好的烹飪方法是蒸。而最好吃的蒸豬在均安,其他都是浮雲。由於整豬蒸制過程中用鋼針紮過,油脂通過圓孔滴入鍋內,豬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特製的蒸櫃可將多餘的水蒸氣吸收,因此豬肉乾爽清雅。成品保留了農家豬的原味,不騷帶少甜,入口是分不清豬皮、肥肉同瘦肉的,因為蒸的緣故,肉很緊湊而爽,加上五香粉的提味,沒有燒肉的幹,燉肉的膩,扣肉的油,唯覺肥而不膩、嫩而不柴、清鮮爽口。

臨高乳豬

臨高乳豬產于海南北部的臨高縣,是當地的特色美食。在臨高地區,每逢有親朋好友前往,都要以臨高乳豬招待。臨高縣地處丘陵山地地帶,素有"海南小平原"之稱。臨高乳豬是經過當地多年的自然篩選形成的優良品種,豬外觀黑背白肚,前額有一白色倒三角形,身小腰直,皮薄骨細,瘦肉率高。臨高乳豬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能圈養,平時都在野外吃青草,自由嬉戲,因此肉質緊實,野味較濃。

乳豬養到45天左右即可出欄,此時重量為10來斤。臨高乳豬的最佳屠宰重量為12至15斤,小些則略嫌奶腥味,大些則稍有肥膩感。臨高乳豬的烹製方法豐富,有烤乳豬、香炸乳豬、紅燒乳豬以及清蒸乳豬等等,但以燒烤最佳。

這裡的乳豬都是現烤現賣的,一般從早上六點開始,賣到中午便收攤了,晚餐是不吃烤乳豬的。最終烤出的乳豬要全身焦黃、油光可鑒、散發著濃郁香味,夾起一塊送入嘴中,真是皮酥肉嫩,鮮香滿口,就連骨頭都是酥的,吃完之後仍是滿口餘香。

東方四更烤乳豬

烤乳豬作為海南的招牌名菜,自然是百吃不厭,可你除了知道臨高烤乳豬外,是否知道還有響噹噹的四更烤乳豬呢?四更烤乳豬在海南東方已經是久享盛名了,據傳已有300年的歷史,是海南省一道著名的美食。

據說四更村農民很久以前從臨高引進了乳豬種,加上自已獨特的飼料和飼養方式。就養出了體小腰直,皮薄肉瘦的四更乳豬。聽四更乳豬店老闆講,小豬出生後他們是有大米煮稀飯,然後伴上小魚來喂小豬。後漸加花生餅、細米糠等,促其長膘。其間還讓乳豬到野外,吃青草,嬉戲玩耍,使其具有野味。乳豬養到30天左右即可出欄,此時重量為6斤左右是烤豬的上等原料。

“四更烤豬”的制法也是與眾不同,師傅一般是先用蔥蒜、生薑、南乳、老抽、陳酒及其它香料醃制數小時,然後用炭火炙烤,大約一隻乳豬要烤上三個小時左右,至表皮呈醬紅色便可斬體裝盤。夾一塊入口,輕輕一嚼,只覺皮脆、肉嫩、骨酥、吃下後滿口餘香,如吃時佐以“四更辣椒”和糖醋拌制的醬料則味道更佳。

巴馬烤香豬

巴馬烤香豬採用的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出產的巴馬香豬。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這裡遠離塵囂,山清水秀,由於環境得天獨厚,當地的農副產品不僅自然健康,而且味道純美,巴馬香豬便是其中代表。巴馬香豬又名“石頭豬”、“芭蕉豬”、“兩頭烏”,體型極小,一般只有10多公斤,猶如袖珍品。飼養巴馬香豬的方式也極其有趣,以野外放養為主,香豬餓食菜葉根果,渴飲山澗清泉,日升而出,日落而歸,在山野裡自由覓食生長。

如此飼養出的巴馬香豬舉世聞名,皮薄肉細,胴體瘦肉多,肌肉鮮紅,肌纖維細嫩,脂肪潔白,味美甘香,營養豐富,勝似山珍野味,因而外地人食之甚感鮮香,逐傳名為“香豬”。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裡之遙聞其味”之美稱,而被譽為豬類的“名門貴族”。

巴馬烤香豬以上好鮮嫩的小香豬為原料,在配好的味料湯中稍事浸泡,然後放炭火上烤,邊烤邊刷蜂蜜,烤熟後顏色金黃鮮紅,香味撲鼻,外焦裡嫩,已開始躍出深山,走俏南北,成為美食林的搶手貨。烤香豬有三吃,首先是吃皮(包面皮點醬料,有點象北京烤鴨);把切剩的豬皮帶蹄成二吃;最後是肉加上辣椒放上鐵鍋,做幹鍋。

灶種乳豬

灶種乳豬產自江蘇東台市四灶鎮,具有身長、腿短、頭小、嘴短、耳立、肉嫩味美等特點,被人們形象稱為“畜中人參”、“豬中珍品”,曾載入《中國名都.名鄉.名號》一書。因其面額部皺紋極像“壽”字,與我國南方及東南亞華人祈求福壽的傳統文化相吻合,為此,它成了高檔宴席和祭祖供桌上的極品,產品知名度很高。用灶種豬製成的“烤乳豬”,色澤晶瑩,鮮嫩可口,是筵席上的美味佳餚,超市上的珍貴禮品,遠銷日本、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雲南火燒豬

到了地處雲南省西部的盈江,當地人都說火燒豬是必須要嘗嘗的,不然就不算到過盈江。這種火燒豬很特別,被稱為“盈江三味”之一,必須要由專門的手藝人來操作,不是任何人想做就能做得來的。

用來做火燒豬的豬可不是一般的豬,那是不用飼料餵養的40斤以下的小豬。刮毛開膛後,馬上就往豬的肚腹中填入各種香料。為了讓裡面的肉也能熟,在之前得燒一些鵝卵石放到裡面,讓裡面也充滿熱氣。拿竹簽縫合腹腔,用竹杠將豬整個穿好,抬到已經備好的柴木堆上,點燃,讓火焰剛剛舔到小豬。在明火延燒的一個多小時中,需要不斷翻轉竹杠,以保證受熱均勻。最重要的,是需要在合適的時候戳破不斷鼓脹的表皮,而且要不斷給滋滋流油的小豬塗刷灶灰和鹽水調成的稀泥,好讓表皮上黑炭樣的焦糊隨後可以洗淨。

從屠宰到擺盤,整個火燒豬的製作過程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填料、火候、炭灰水都要到位。最後的工序是抬著燒得炭黑的小豬到井邊沖洗,當外層的焦泥被洗刷乾淨,一頭金黃誘人的火燒豬立刻呈現在眼前。吃的時候把肉切成薄片,再蘸上用酸醃菜膏、折耳根、芫荽、米醋、木瓜、小米辣做的蘸水,皮子又脆又香,肉吃起來又嫩又有嚼勁,別提有多爽了!火燒豬兩肋的肉是最好吃的,肥瘦均勻,當地人喜歡吃8成熟的,還帶點血色的最好。

壯家烤乳豬

壯家烤乳豬是崇左壯族的特色菜,廣西的傳統佳餚。壯家烤乳豬從選材、烹製到食用都非常講究,首先必須選用還未斷奶的4公斤左右的乳豬為佳,這些乳豬從小以糯米或大米餵養, 使其肉細皮嫩;將乳豬風乾後放在炭火上烤,同時抹上醬油、蜂蜜等香料加工烤制。烤成的乳豬皮色呈金黃色,敲擊時聲音清脆,肉質細軟爽口。食用時將其履於盤中,以刀切成小塊,拌以黃皮醬、白糖或酸甜醬食之,入口酥脆,難以停筷,食後口有餘香。

雲南琵琶肉

雲南人也善烹飪乳豬。琵琶肉是雲南滇西北及與四川接壤地區普米族、納西族、藏族和傈僳族的傳統醃臘製品。當地人將乳豬屠宰後取走內臟剔除大骨,保留完整軀體。在肚內塞上花椒、胡椒、草果、辣椒,再在表皮上抹燒酒,之後將將其開口縫合,在縫線部塗敷上水或香油調好的灶灰,並用木塞或玉米芯把豬鼻塞嚴,以防蟲蛀。乳豬的兩隻耳朵裡也要各塞上一隻核桃,以防香氣洩漏。醃制好後,就可放在火塘篾笆上熏或晾在房頭,等到乳豬徹底幹了以後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肉”。

琵琶肉可保存的時間很長,若不切開,可保持三、四年不變味。其肉色透明,色鮮味香,風味獨特,是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餚。據說看當地人家境是否殷實,便是看那家的火塘上放著幾隻這樣的琵琶形狀的乳豬,只數越多,自然越富裕。

琵琶肉可烤、可煮、可蒸,也可切片與辣椒同炒。當地人最喜斬成大塊食用,而城裡人得到琵琶肉,則大多嫌肥膩,所以都切片用炒。若有貴客光臨,端上桌的也許就是一頭醃全豬,從上面割下的第一刀肉會放在客人面前,請遠方到來的佳賓首先品嘗。

在大門口大做廣告。那一隻只乳豬烤得焦黃,是祭祖儀式上最為誘人的祭品。

時至今日,中國最有名的烤乳豬在廣東,且分“化皮”和“光皮”兩派。所謂的吃乳豬,其實便是稀罕那一口酥鬆的豬皮,化皮又稱“芝麻皮”,炙烤時火要旺,並須不斷在豬皮表面抹油和醬料,利用油爆出來的氣泡疏鬆乳豬皮,最後形成芝麻大小的均勻微凸酥皮。光皮則勝在外觀,製作起來沒有化皮那麼麻煩。兩種乳豬,各家喜歡,見仁見智。只要是達到了《齊民要術》中說的“入口則消,狀若淩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的境界,相信就一定是好乳豬了。

均安蒸豬

雖然均安蒸豬採用的並不是乳豬,而是重約50公斤重的成年豬,但它的確也是蒸豬入饌。最早期最傳統的均安蒸豬,與古老的祠堂文化一脈相承。在傳統的風俗裡,在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即所謂春秋二祭)於祠堂舉行祭祖儀式,儀式後由村內德高望重之人將豬肉分別分給各個村坊各戶人家,以求全村人獲得庇佑,共用殷實飽餐。

均安蒸豬選用的是50公斤重的豬,將豬宰殺洗淨後,去盡毛髮,拆除豬骨。先用曲酒塗抹全身以去除豬本身氣味,再用五香粉、沙薑粉、羅漢果、精鹽醃制6小時。蒸豬需要猛火,將整頭豬放進特製的蒸櫃,不停加柴添火,待蒸櫃內噴出白煙,將蒸籠提起,再用鋼針不停紮入豬肉內,讓豬皮下的豬油能夠流出來,把豬肉紮遍後,再用冰水淋遍蒸豬,回爐上再蒸15至20分鐘。出鍋時,再趁著熱將肉切成塊狀,撒上芝麻、香油等。

對某些人來說,吃過均安蒸豬,才發現原來豬肉最好的烹飪方法是蒸。而最好吃的蒸豬在均安,其他都是浮雲。由於整豬蒸制過程中用鋼針紮過,油脂通過圓孔滴入鍋內,豬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特製的蒸櫃可將多餘的水蒸氣吸收,因此豬肉乾爽清雅。成品保留了農家豬的原味,不騷帶少甜,入口是分不清豬皮、肥肉同瘦肉的,因為蒸的緣故,肉很緊湊而爽,加上五香粉的提味,沒有燒肉的幹,燉肉的膩,扣肉的油,唯覺肥而不膩、嫩而不柴、清鮮爽口。

臨高乳豬

臨高乳豬產于海南北部的臨高縣,是當地的特色美食。在臨高地區,每逢有親朋好友前往,都要以臨高乳豬招待。臨高縣地處丘陵山地地帶,素有"海南小平原"之稱。臨高乳豬是經過當地多年的自然篩選形成的優良品種,豬外觀黑背白肚,前額有一白色倒三角形,身小腰直,皮薄骨細,瘦肉率高。臨高乳豬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能圈養,平時都在野外吃青草,自由嬉戲,因此肉質緊實,野味較濃。

乳豬養到45天左右即可出欄,此時重量為10來斤。臨高乳豬的最佳屠宰重量為12至15斤,小些則略嫌奶腥味,大些則稍有肥膩感。臨高乳豬的烹製方法豐富,有烤乳豬、香炸乳豬、紅燒乳豬以及清蒸乳豬等等,但以燒烤最佳。

這裡的乳豬都是現烤現賣的,一般從早上六點開始,賣到中午便收攤了,晚餐是不吃烤乳豬的。最終烤出的乳豬要全身焦黃、油光可鑒、散發著濃郁香味,夾起一塊送入嘴中,真是皮酥肉嫩,鮮香滿口,就連骨頭都是酥的,吃完之後仍是滿口餘香。

東方四更烤乳豬

烤乳豬作為海南的招牌名菜,自然是百吃不厭,可你除了知道臨高烤乳豬外,是否知道還有響噹噹的四更烤乳豬呢?四更烤乳豬在海南東方已經是久享盛名了,據傳已有300年的歷史,是海南省一道著名的美食。

據說四更村農民很久以前從臨高引進了乳豬種,加上自已獨特的飼料和飼養方式。就養出了體小腰直,皮薄肉瘦的四更乳豬。聽四更乳豬店老闆講,小豬出生後他們是有大米煮稀飯,然後伴上小魚來喂小豬。後漸加花生餅、細米糠等,促其長膘。其間還讓乳豬到野外,吃青草,嬉戲玩耍,使其具有野味。乳豬養到30天左右即可出欄,此時重量為6斤左右是烤豬的上等原料。

“四更烤豬”的制法也是與眾不同,師傅一般是先用蔥蒜、生薑、南乳、老抽、陳酒及其它香料醃制數小時,然後用炭火炙烤,大約一隻乳豬要烤上三個小時左右,至表皮呈醬紅色便可斬體裝盤。夾一塊入口,輕輕一嚼,只覺皮脆、肉嫩、骨酥、吃下後滿口餘香,如吃時佐以“四更辣椒”和糖醋拌制的醬料則味道更佳。

巴馬烤香豬

巴馬烤香豬採用的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出產的巴馬香豬。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這裡遠離塵囂,山清水秀,由於環境得天獨厚,當地的農副產品不僅自然健康,而且味道純美,巴馬香豬便是其中代表。巴馬香豬又名“石頭豬”、“芭蕉豬”、“兩頭烏”,體型極小,一般只有10多公斤,猶如袖珍品。飼養巴馬香豬的方式也極其有趣,以野外放養為主,香豬餓食菜葉根果,渴飲山澗清泉,日升而出,日落而歸,在山野裡自由覓食生長。

如此飼養出的巴馬香豬舉世聞名,皮薄肉細,胴體瘦肉多,肌肉鮮紅,肌纖維細嫩,脂肪潔白,味美甘香,營養豐富,勝似山珍野味,因而外地人食之甚感鮮香,逐傳名為“香豬”。烹調時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氣撲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鄰香,七裡之遙聞其味”之美稱,而被譽為豬類的“名門貴族”。

巴馬烤香豬以上好鮮嫩的小香豬為原料,在配好的味料湯中稍事浸泡,然後放炭火上烤,邊烤邊刷蜂蜜,烤熟後顏色金黃鮮紅,香味撲鼻,外焦裡嫩,已開始躍出深山,走俏南北,成為美食林的搶手貨。烤香豬有三吃,首先是吃皮(包面皮點醬料,有點象北京烤鴨);把切剩的豬皮帶蹄成二吃;最後是肉加上辣椒放上鐵鍋,做幹鍋。

灶種乳豬

灶種乳豬產自江蘇東台市四灶鎮,具有身長、腿短、頭小、嘴短、耳立、肉嫩味美等特點,被人們形象稱為“畜中人參”、“豬中珍品”,曾載入《中國名都.名鄉.名號》一書。因其面額部皺紋極像“壽”字,與我國南方及東南亞華人祈求福壽的傳統文化相吻合,為此,它成了高檔宴席和祭祖供桌上的極品,產品知名度很高。用灶種豬製成的“烤乳豬”,色澤晶瑩,鮮嫩可口,是筵席上的美味佳餚,超市上的珍貴禮品,遠銷日本、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雲南火燒豬

到了地處雲南省西部的盈江,當地人都說火燒豬是必須要嘗嘗的,不然就不算到過盈江。這種火燒豬很特別,被稱為“盈江三味”之一,必須要由專門的手藝人來操作,不是任何人想做就能做得來的。

用來做火燒豬的豬可不是一般的豬,那是不用飼料餵養的40斤以下的小豬。刮毛開膛後,馬上就往豬的肚腹中填入各種香料。為了讓裡面的肉也能熟,在之前得燒一些鵝卵石放到裡面,讓裡面也充滿熱氣。拿竹簽縫合腹腔,用竹杠將豬整個穿好,抬到已經備好的柴木堆上,點燃,讓火焰剛剛舔到小豬。在明火延燒的一個多小時中,需要不斷翻轉竹杠,以保證受熱均勻。最重要的,是需要在合適的時候戳破不斷鼓脹的表皮,而且要不斷給滋滋流油的小豬塗刷灶灰和鹽水調成的稀泥,好讓表皮上黑炭樣的焦糊隨後可以洗淨。

從屠宰到擺盤,整個火燒豬的製作過程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填料、火候、炭灰水都要到位。最後的工序是抬著燒得炭黑的小豬到井邊沖洗,當外層的焦泥被洗刷乾淨,一頭金黃誘人的火燒豬立刻呈現在眼前。吃的時候把肉切成薄片,再蘸上用酸醃菜膏、折耳根、芫荽、米醋、木瓜、小米辣做的蘸水,皮子又脆又香,肉吃起來又嫩又有嚼勁,別提有多爽了!火燒豬兩肋的肉是最好吃的,肥瘦均勻,當地人喜歡吃8成熟的,還帶點血色的最好。

壯家烤乳豬

壯家烤乳豬是崇左壯族的特色菜,廣西的傳統佳餚。壯家烤乳豬從選材、烹製到食用都非常講究,首先必須選用還未斷奶的4公斤左右的乳豬為佳,這些乳豬從小以糯米或大米餵養, 使其肉細皮嫩;將乳豬風乾後放在炭火上烤,同時抹上醬油、蜂蜜等香料加工烤制。烤成的乳豬皮色呈金黃色,敲擊時聲音清脆,肉質細軟爽口。食用時將其履於盤中,以刀切成小塊,拌以黃皮醬、白糖或酸甜醬食之,入口酥脆,難以停筷,食後口有餘香。

雲南琵琶肉

雲南人也善烹飪乳豬。琵琶肉是雲南滇西北及與四川接壤地區普米族、納西族、藏族和傈僳族的傳統醃臘製品。當地人將乳豬屠宰後取走內臟剔除大骨,保留完整軀體。在肚內塞上花椒、胡椒、草果、辣椒,再在表皮上抹燒酒,之後將將其開口縫合,在縫線部塗敷上水或香油調好的灶灰,並用木塞或玉米芯把豬鼻塞嚴,以防蟲蛀。乳豬的兩隻耳朵裡也要各塞上一隻核桃,以防香氣洩漏。醃制好後,就可放在火塘篾笆上熏或晾在房頭,等到乳豬徹底幹了以後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肉”。

琵琶肉可保存的時間很長,若不切開,可保持三、四年不變味。其肉色透明,色鮮味香,風味獨特,是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餚。據說看當地人家境是否殷實,便是看那家的火塘上放著幾隻這樣的琵琶形狀的乳豬,只數越多,自然越富裕。

琵琶肉可烤、可煮、可蒸,也可切片與辣椒同炒。當地人最喜斬成大塊食用,而城裡人得到琵琶肉,則大多嫌肥膩,所以都切片用炒。若有貴客光臨,端上桌的也許就是一頭醃全豬,從上面割下的第一刀肉會放在客人面前,請遠方到來的佳賓首先品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