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朗逸下滑,淩渡、途安L突然暴漲,這半年上汽大眾發生了什麼?

每月中旬, 《童濟仁汽車評論》都會獨家撰文, 對上個月銷量排名靠前的乘用車企業的新車市場表現、銷量結構、及新產品佈局做解讀, 每月關注對象為合資乘用車企TOP 3和自主乘用車企TOP 3。

2017年6月, 上汽大眾共銷售新車174,836輛, 同比增長20.1%, 環比增長14.9%, 排名國內合資乘用車企第一名。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吳邪

時間匆匆而過, 轉眼已是半載, 汽車品牌們也到了“期中考”的時候。 6月, 車市大盤漸漸復蘇, 狹義乘用車合計售出1,787,689輛, 同比增長2.8%, 環比增長4.9%, 幅度不大, 但“雙增長”的卷面成績還是給長期胸悶的汽車市場“打了回雞血”。

前幾個月車市遇冷, 終端市場壓力陡增, 加大折扣力度, 儼然已是最粗放、最無奈的救市藥方, 逢著“期中考”的月末衝刺, 消費者訂單轉換率的效果初步顯現。

視線重新移回上汽大眾, 兩位數的“雙增長”, 已經把車市大盤甩在了身後, 繼續蟬聯單月銷量冠軍。

而就半年的合計銷量來看, 上汽大眾同樣佔據榜首。

▎VW品牌:主銷車型多點開花, 途昂單月銷量繼續增長

VW品牌銷量:146,528輛, 同比增長20.8%, 環比增長14.7%

【6月亮點】

1、淩渡6月銷量超過1萬9千台, 同比、環比“意外”暴漲;

2、途昂(6,675輛)銷量“三連跳”, 6月再創新高;

3、途安L(9,356輛)銷量“突然”增加, 衝擊去年的最好月銷量。

【潛在風險】

1、朗逸、桑塔納雙雙下滑, 與品牌整體走勢相悖;

2、朗行/朗境(2,552輛)相比於5月狀態回歸, 但同比跌幅仍超過了50%。

“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 這句話寫給上汽大眾同樣合適。

從轎車市場來看, 主銷車型朗逸、桑塔納波動性下滑:朗逸(32,871輛)仍是VW品牌賣得最好的車型,

但從5月份的銷量榜首退了下來, 讓位于別克英朗(35,766輛);桑塔納(13,690輛)相比去年同期, 銷量減少超一萬台, 轎車排行榜也被甩出了前十開外。

轎車市場無疑是上汽大眾下半年需要格外重視的“暗灘”。 朗逸、英朗、軒逸已經形成鼎立之勢, 相互的份額均在伯仲之間。 但在這種情況下, 均勢很容易因為某款產品“意外”的舉動而被打破。 比如, 英朗將在今年11月推出新款車型, 並且增加旅行版車型, 此舉對於主流合資家用轎車市場的影響將不可忽視。 此時, 朗逸/朗行將如何應對?

同樣的事情同樣發生在桑塔納身上。 面對老對手捷達, 桑塔納今年顯得有些後勁不足, 原因出在哪裡?也許上汽大眾應該比較一下桑塔納和捷達的配置表,

看看細分市場的用戶群體究竟更傾向於哪些配置。 同樣面對細分市場的萎縮, 捷達主動求變, 以1.5L發動機替代1.6L發動機, 終端價格上也要更有競爭力。

至於高端轎車帕薩特和輝昂也面臨的巨大的壓力。 產品落後邁騰半代的帕薩特已經顯出老態, 而日系雙雄雅閣和凱美瑞相繼將迎來換代,市場聲量和關注流量屆時勢必會被搶奪。帕薩特除了穩定的終端促銷,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而輝昂始終無法打開市場,不僅不能起到原本樹立形象的作用,反而是在用實際行動“傷害”品牌。與ABB中大型車過分同質化的設定,缺少亮點的設計與產品爆點,目前來看是在用自己的短板硬碰別人的長處,不僅無法打動目標消費群體,更無法做到分流ABB潛在客戶。

有趣的是,上汽大眾其他車型卻“多點開花”。

淩渡(19,009輛)創造了上市以來的最好記錄,再憋一口氣,就要捅破2萬輛“這層天”了。這幾年,主打運動風格的車型產品,銷量一般都不差。畢竟,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年輕了,中庸之道已成為“過去式”,顏值即正義,討年輕人歡心要從運動化的設計風格開始。思域、淩渡,都是這樣的例子。

途安L(9,356輛)銷量“意外”暴漲,但如此穀峰式的跳動,並不能改變途安L背後細分市場的焦慮狀態。雖然說,途觀L在15萬級別的MPV市場,幾乎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競品車型,但可替代車型卻層出不窮,尤其是大兩廂、類旅行車等車型的出現,分流了猶豫不決的潛在消費者。

淩渡和途安L略顯“奇怪”的銷量,背後到底是為了完成半年衝量的目標,還是真的獲得了多數消費者的認可,目前還有待觀察。但事實上兩款車型都是上汽大眾跳開常規車型,打開細分市場之舉。

如今,淩渡除了要和速騰、威朗爭奪市場外,還要面對在年輕人中有極高號召力的思域。淩渡做了多年的年輕人市場培育,經歷了數次定位調整才有了今日的市場地位。而身背“黑科技”、“本田大法”的思域卻能在極短的上市時間裡就能獲得高聲量,背後原因值得思考。

對於途安L來說同樣如此,最早進入15-20萬元MPV市場的途安卻始終未能真正打開希望購買同價位德系非轎車的用戶群體。在今年11月,別克GL6預計即將上市,有了GL8多年來在MPV市場上霸主地位的背書,留給途安L培育市場的時間不多了。

Polo(16,803輛)繼續稱霸小型車市場,銷量同比也有超過30%的漲幅。而在6月中旬,全新一代Polo在柏林正式發佈,新車將基於MQB平臺打造,車身加大一圈,海外版軸距增加了94mm,科技配置也有升級,未來將會引入國產。

新一代Polo▐

至於SUV板塊,正逐漸成為上汽大眾的“銷量奶牛”和“利潤奶牛”。搶手的途昂(6,675),月銷量“三連跳”成就達成,6月再創紀錄,幾乎完全擺脫了車市淡季的消費力限制,產能爬坡之後,銷量還會有更大的期待值。

大眾品牌的形象提升任務,原本應是交由輝昂完成。而在當下的中國市場,SUV則成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更好的載體。上汽大眾在途觀L上推出尺寸更大的途昂,它的銷量增長、供不應求恰恰反映了消費者對於一輛30-50萬元懸掛VW標識車的認可。

途觀/途觀L(合計28,828輛)雖然環比出現了銷量下滑的現象,但在SUV榜單中仍排第四位,僅落後于自主品牌陣營的哈弗H6、傳祺GS4、寶駿510。在三大細分市場,僅SUV保持銷量正增長的大背景下,上汽大眾的產品佈局已經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在哪裡?要看斯柯達能否追上來,而柯迪亞克的銷量表現是關鍵。

▎斯柯達:柯迪亞克月銷超5000輛

斯柯達品牌:28,308輛,同比增長16.5%,環比增長16.1%

【5月亮點】

1、速派(4,251輛)同比增長66.6%,環比也有“兩位數”增長;

2、柯迪亞克(5,152輛)終於“月超五千”,新品效應拉動銷量整體走高。

【潛在風險】

6月,柯迪亞克的銷量終於超過了5,000輛。4月、5月,柯迪亞克並不出色的銷量成績惹來了很多質疑,產能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接下來,會是“黑色”的7月、8月,往年都會成為銷量低谷,以至於有些主機廠開始放“高溫假”,檢修設備,休整產能。不過,柯迪亞克應該還會“卯足了勁”開工,逐漸消化市場火熱的訂單需求,產能爬坡之後,可以在銷量層面,為斯柯達整個品牌“提振士氣”。

下半年,斯柯達的新車計畫並不複雜,首先會在8月中旬推出明銳旅行版,然後有可能在年底的廣州車展發佈新車Koraq,定位介於柯迪亞克和Yeti之間。柯迪亞克是斯柯達布下的第一招棋,預示著斯柯達不再是僅僅依靠轎車的汽車品牌,斯柯達正在爭取著更多突圍的機會。

而日系雙雄雅閣和凱美瑞相繼將迎來換代,市場聲量和關注流量屆時勢必會被搶奪。帕薩特除了穩定的終端促銷,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而輝昂始終無法打開市場,不僅不能起到原本樹立形象的作用,反而是在用實際行動“傷害”品牌。與ABB中大型車過分同質化的設定,缺少亮點的設計與產品爆點,目前來看是在用自己的短板硬碰別人的長處,不僅無法打動目標消費群體,更無法做到分流ABB潛在客戶。

有趣的是,上汽大眾其他車型卻“多點開花”。

淩渡(19,009輛)創造了上市以來的最好記錄,再憋一口氣,就要捅破2萬輛“這層天”了。這幾年,主打運動風格的車型產品,銷量一般都不差。畢竟,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年輕了,中庸之道已成為“過去式”,顏值即正義,討年輕人歡心要從運動化的設計風格開始。思域、淩渡,都是這樣的例子。

途安L(9,356輛)銷量“意外”暴漲,但如此穀峰式的跳動,並不能改變途安L背後細分市場的焦慮狀態。雖然說,途觀L在15萬級別的MPV市場,幾乎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競品車型,但可替代車型卻層出不窮,尤其是大兩廂、類旅行車等車型的出現,分流了猶豫不決的潛在消費者。

淩渡和途安L略顯“奇怪”的銷量,背後到底是為了完成半年衝量的目標,還是真的獲得了多數消費者的認可,目前還有待觀察。但事實上兩款車型都是上汽大眾跳開常規車型,打開細分市場之舉。

如今,淩渡除了要和速騰、威朗爭奪市場外,還要面對在年輕人中有極高號召力的思域。淩渡做了多年的年輕人市場培育,經歷了數次定位調整才有了今日的市場地位。而身背“黑科技”、“本田大法”的思域卻能在極短的上市時間裡就能獲得高聲量,背後原因值得思考。

對於途安L來說同樣如此,最早進入15-20萬元MPV市場的途安卻始終未能真正打開希望購買同價位德系非轎車的用戶群體。在今年11月,別克GL6預計即將上市,有了GL8多年來在MPV市場上霸主地位的背書,留給途安L培育市場的時間不多了。

Polo(16,803輛)繼續稱霸小型車市場,銷量同比也有超過30%的漲幅。而在6月中旬,全新一代Polo在柏林正式發佈,新車將基於MQB平臺打造,車身加大一圈,海外版軸距增加了94mm,科技配置也有升級,未來將會引入國產。

新一代Polo▐

至於SUV板塊,正逐漸成為上汽大眾的“銷量奶牛”和“利潤奶牛”。搶手的途昂(6,675),月銷量“三連跳”成就達成,6月再創紀錄,幾乎完全擺脫了車市淡季的消費力限制,產能爬坡之後,銷量還會有更大的期待值。

大眾品牌的形象提升任務,原本應是交由輝昂完成。而在當下的中國市場,SUV則成為了完成這一任務更好的載體。上汽大眾在途觀L上推出尺寸更大的途昂,它的銷量增長、供不應求恰恰反映了消費者對於一輛30-50萬元懸掛VW標識車的認可。

途觀/途觀L(合計28,828輛)雖然環比出現了銷量下滑的現象,但在SUV榜單中仍排第四位,僅落後于自主品牌陣營的哈弗H6、傳祺GS4、寶駿510。在三大細分市場,僅SUV保持銷量正增長的大背景下,上汽大眾的產品佈局已經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在哪裡?要看斯柯達能否追上來,而柯迪亞克的銷量表現是關鍵。

▎斯柯達:柯迪亞克月銷超5000輛

斯柯達品牌:28,308輛,同比增長16.5%,環比增長16.1%

【5月亮點】

1、速派(4,251輛)同比增長66.6%,環比也有“兩位數”增長;

2、柯迪亞克(5,152輛)終於“月超五千”,新品效應拉動銷量整體走高。

【潛在風險】

6月,柯迪亞克的銷量終於超過了5,000輛。4月、5月,柯迪亞克並不出色的銷量成績惹來了很多質疑,產能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接下來,會是“黑色”的7月、8月,往年都會成為銷量低谷,以至於有些主機廠開始放“高溫假”,檢修設備,休整產能。不過,柯迪亞克應該還會“卯足了勁”開工,逐漸消化市場火熱的訂單需求,產能爬坡之後,可以在銷量層面,為斯柯達整個品牌“提振士氣”。

下半年,斯柯達的新車計畫並不複雜,首先會在8月中旬推出明銳旅行版,然後有可能在年底的廣州車展發佈新車Koraq,定位介於柯迪亞克和Yeti之間。柯迪亞克是斯柯達布下的第一招棋,預示著斯柯達不再是僅僅依靠轎車的汽車品牌,斯柯達正在爭取著更多突圍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