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西藏新發現20處古代遺存

中新社拉薩3月22日電 (趙玉芹 德吉曲珍)記者22日從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西藏文研所)獲悉, 2015年至2016年考古調查中,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境內新發現20處古代遺存, 為探索雅礱河流域古代歷史文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礱河谷自古以來就是西藏早期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西藏文研所研究員陳祖軍表示, 希望通過對雅礱河流域的史前至吐蕃時期考古遺存的系統調查、試掘和研究, 探索此區域從雅礱悉補野部落(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生活在山南雅礱河谷的瓊結、澤當一帶的部落聯盟)發展成吐蕃王朝的歷史進程及其內在動因。

實地調查前, 西藏文研所通過查閱《瓊結縣文物志》和西藏自治區第三次文物普查資料, 初步瞭解雅礱河支流瓊結河流域文物分佈情況。 後期, 西藏文研所的考古學家們通過走訪當地百姓、徒步踏查等方法對可能有早期人類活動遺存的區域進行詳細調查。

此次考古調查發現的20處古代遺存涵蓋4處古建築遺址、9處墓地、7處岩畫, 遺存的年代、性質、功能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

古建築遺址中包括德慶寺遺址、香達佛塔廢墟、拉玉溝莊園遺址、邦嘎村東北寺院遺址。 陳祖軍介紹, 德慶寺遺址位於瓊結縣拉玉鄉白那村彭塘自然村東南約800米的山脊上,

始建年代不詳, 現存狀態能夠分辨出大殿建築群、拉康、尼舍建築群等。

陳祖軍介紹, 這9處墓地43座墓葬均為封土墓葬, 以中小型居多。 他表示, 瓊結河流域考古工作還未結束, 整個雅礱河流域的考古工作至少仍需五至七年的時間進行深入調查與研究。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