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和時間賽跑,搶救烏橋島記憶!橄欖台與汕大烏橋專案組發起聯合招募令

“叮!叮!叮!”烏橋島草粿小車叫賣聲喚醒了潮汕人童年的記憶;在如今髮廊遍佈的城市裡, 幾十年如一日的老式剃頭是如此的親切;享祠直巷、振球右巷、同興街、增太街等巷道的名字, 代表的是家, 也是潮汕文化……隨著烏橋的發展, 新式逐漸代替舊式, 新人逐漸代替舊人, 可以想像, 伴隨著社區的改造, 多少歷史的文化將會流失, 伴隨著青年的遠出拼搏, 留下的老人又如何將故鄉的記憶傳承……

和時間賽跑, 搶救的不容丟失的記憶

汕頭大學烏橋口述史公益專案組與汕頭橄欖台聯合發起招募令……

① 尋找烏橋故事口述人

② 尋找老照片等影像或族譜等資料

③ 邀請對保護地方文化有想法的志願者

一起讓烏橋的歷史和故事流傳下去, 搶救漸漸消失的以往文化民俗和發展歷程, 為後人留存一個時代的文字故事和珍貴影像。

烏橋島與舊城區隔河相望, 是舊城風貌的集中體現, 隱隱可見已漸消失的以往的文化優勢和傳統商業優勢, 這裡曾經是潮汕百載商埠商業中心的市級次中心, 是城市歷史文脈和商業傳統重要的載體之一。

隨著汕頭市區的擴大和自身地理位置特殊等原因, 如今, 烏橋島的社區面貌和居民生活水準在發展變遷中逐漸落後。 現在島上80%的房屋屬於危舊房屋, 歷史上亂搭亂建的磚屋、蓬屋也相當多, 島上磚房木屋雜陳, 到處可見是因危房排危而拆了一半的殘簷斷牆。 除了越來越多的危房影響著島上的居民, 已經“服役”超過半個世紀的下水管道同樣是居民們日常生活中的“痛處”……近日, 烏橋島被列入省棚戶區改造項目, 整體搬遷建設也即將進行, 烏橋歷史文化的記錄工作迫在眉睫。

地名文化、祭祀文化、工業遺址文化、火車與貨棧文化、屠業文化、橋樑文化、渡頭文化、民娛民俗文化、烏橋居民生活史都是十分具有傳承意義的屬於烏橋的獨特文化記憶,如果你對烏橋歷史文化有一定的瞭解,如果你願意分享你和烏橋之間的故事,請一起參與記錄烏橋的公益活動。

△今年春季學期,汕頭大學烏橋口述史項目團隊正式成立,成員包括來自不同院系的20位同學和2位老師

你有故事,我有茶

有意者可登錄汕頭橄欖台APP將個人資訊和簡單介紹發送到報料平臺,也可聯繫汕大黃同學(電話:13531286096)。

歲月悠悠,一座烏橋島蘊藏多少滄桑故事。一起拾起散落在烏橋石板路上的歷史和文化,歡迎在辦辦的頁面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烏橋歷史文化的記錄工作迫在眉睫。

地名文化、祭祀文化、工業遺址文化、火車與貨棧文化、屠業文化、橋樑文化、渡頭文化、民娛民俗文化、烏橋居民生活史都是十分具有傳承意義的屬於烏橋的獨特文化記憶,如果你對烏橋歷史文化有一定的瞭解,如果你願意分享你和烏橋之間的故事,請一起參與記錄烏橋的公益活動。

△今年春季學期,汕頭大學烏橋口述史項目團隊正式成立,成員包括來自不同院系的20位同學和2位老師

你有故事,我有茶

有意者可登錄汕頭橄欖台APP將個人資訊和簡單介紹發送到報料平臺,也可聯繫汕大黃同學(電話:13531286096)。

歲月悠悠,一座烏橋島蘊藏多少滄桑故事。一起拾起散落在烏橋石板路上的歷史和文化,歡迎在辦辦的頁面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