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外投資被嚴管,但這六家中國汽車公司依然想接管全球市場

這幾天, 關於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最重磅消息是, 國家發改委對境外投資的表態。

關鍵的一段話是:

尤其支持企業投資和經營“一帶一路”建設及國際產能合作專案。 同時, 有關部門將繼續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 防範對外投資風險, 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

已經很明確的表示了被管控的, 也指出了政策鼓勵的。

被管控的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 大多容易有無形溢價, 從而為資產轉移提供便利。 這是管理層所警惕。

但“一帶一路”專案和國際產能合作專案,

卻是鼓勵的。

其中, 國際產能專案, 就是實體經濟的輸出和合作, 包括裝備和生產線、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等。

而汽車, 正式其中重要的一個類別。

因而在一些領域收緊的時候, 中國汽車公司對外的投資及擴展, 卻依然大踏步前進。 自2008年以來, 對外投資累計已超過340億美元。

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 中國企業共達成八宗海外汽車企業收購交易, 共計投資55億美元, 而與之相比, 去年全年共達成九宗投資交易。

外媒甚至認為, 全球汽車產業中, 有越來越多的工人要靠中國企業來給他們發工資了!

1

在積極的對外投資者名單上包括這六家:

吉利、寧波均勝電子、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萬向集團等。

吉利是最活躍的一家。 今年3月份, 吉利以2.35億美元收購了陷入困境的馬來西亞汽車製造商Proton及其子公司蓮花汽車(Lotus Cars)。 6月份又收購了美國飛行汽車初創公司Terrafugia。

吉利通過收購, 大大提升了自身實力

吉利的信心在於2010年收購了富豪汽車公司﹐並扭轉了富豪的虧損局面——這經常被引用為迄今為止中國汽車企業最成功的收購案例,

除了重振這一瑞典品牌, 吉利還利用富豪技術升級了自己的產品線。

寧波均勝電子是一個低調的玩家。 在今年上半年的八項交易中, 均有寧波均勝的身影。 比如上個月收購已破產日本安全氣囊製造商高田(Takata Corp.)的交易。 如果這筆規模15.9億美元的交易最終達成, 將是均勝電子兩年內的第四筆收購交易。

業內知名的日本高田公司, 成為了中國企業

此外, 寧波均勝去年以9.20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密西根州的安全氣囊和其它汽車安全設備製造商Key Safety Systems Inc.。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則創造了中國汽車業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 2015年以78.6億美元收購義大利輪胎製造商倍耐力(Pirelli)。

而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萬向集團, 近年來通過一系列並購, 在海外汽車零部件市場佔據12%的份額。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這個你可能聽都沒有聽過的名字, 則買下了博世集團的起動機與發電機業務, 交易價格為5.45億歐元左右。

2

為什麼在其他公司海外並購被嚴格管理時, 汽車公司卻高歌猛進?

諮詢公司Dunne Automotive的總裁MichaelDunne認為, 這反映出了兩個因素。 其中一個是, 相比娛樂等行業的其他中資公司, 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在挑選收購對象時更加謹慎, 並且實現了良好的投資價值。

另一個因素是, 中國汽車業顯然得到了中國政府最高層的支援, 其目的是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個制高點。

倍耐力輪胎也被中國企業收走了

而寧波均勝電子更是直接的表示,儘管中國政府加大了對其它其它海外收購交易的審查力度,但對汽車企業的擴張卻沒有約束,這凸顯了汽車業在中國決策者眼中的戰略價值。

而且他們有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沒有政府的支持是無法在海外展開並購的。

3

但有政策支援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雄心,即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老大——這是最原始的驅動力。

不過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在核心技術領域,以及品牌影響力方面,中國企業還有不少的差距。

因而中國公司更多是通過收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小型汽車製造商,或在國外建立合資公司來達到這一目的。

換句話說,這是在產業的週邊,通過一步步獲得戰略資產,來縮小與世界頂級車廠的差距。並控制產業鏈中幾個關鍵的位置。

這就有點像在下圍棋,先從邊緣開始,再一步步逼近棋盤中心。所以儘管目前還沒有哪家公司突出重圍,成為世界一流公司,但這種趨勢卻已經開始顯現。

倍耐力輪胎也被中國企業收走了

而寧波均勝電子更是直接的表示,儘管中國政府加大了對其它其它海外收購交易的審查力度,但對汽車企業的擴張卻沒有約束,這凸顯了汽車業在中國決策者眼中的戰略價值。

而且他們有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沒有政府的支持是無法在海外展開並購的。

3

但有政策支援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顯示了前所未有的雄心,即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老大——這是最原始的驅動力。

不過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在核心技術領域,以及品牌影響力方面,中國企業還有不少的差距。

因而中國公司更多是通過收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小型汽車製造商,或在國外建立合資公司來達到這一目的。

換句話說,這是在產業的週邊,通過一步步獲得戰略資產,來縮小與世界頂級車廠的差距。並控制產業鏈中幾個關鍵的位置。

這就有點像在下圍棋,先從邊緣開始,再一步步逼近棋盤中心。所以儘管目前還沒有哪家公司突出重圍,成為世界一流公司,但這種趨勢卻已經開始顯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