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個依託整個中信集團產業生態系統的孵化器,正在找好項目

中國有句俗話, 船小才好調頭。 大型企業如何在瞬息萬變的複雜商業環境像小機構一樣靈活反應, 如何跳出窠臼進行創新,

這些都是商界亙古不變的命題。

縱觀全球大型機構的發展歷程為鑒, 會發現體積越是龐大, 居於安而思憂患的意識越足。 以 GE 和西門子為例。 歷史可以追溯至發明家愛迪生的 GE, 從電燈泡起家, 如今業務足跡遍佈全球, 所涉行業從飛機發動機、發電設備、醫療設備再到能源與運輸等不一而足。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 具有前瞻意義的 GE 多措並舉對組織與業務架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力求打破大企業不夠靈活難以創新的魔咒。

始創於 1847 年德國西門子公司, 也走過了類似的軌跡。 在不斷革新求變的同時, 不僅推出了產業互聯網平臺 MindSphere, 寄望於用新技術催生新商業模式;同時還在去年成立了一個新的獨立業務部門 Next47。 這一新部門將面向西門子內部員工、外部初創企業與創業者,

和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公司, 支援其在西門子所規劃的戰略創新領域的商業構想。

從佈局產業互聯網到借助初創企業來實現精益與靈活創新, 已成為當前新技術浪潮下, 大型企業集團不約而同邁出的求新求變之選。

在中國, 情況也莫不如是。

以中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企業集團中信集團為例, 成立于改革開放同年的它本身就是革新與創新的代名詞。 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視窗, 走過三十多年, 時至今日其業務從金融到實業無所不包。 與上文提到的 GE、西門子一樣, 在當今新技術浪潮推動下, 中信再次主動尋求創新, 在去年推出了中信集團雙創孵化器, 作為其進行早期項目投資的平臺。

這個去年成立的孵化器, 希望能以“提供有溫度的孵化服務”和“做產業生態化”的理念來更好地服務創業者。

中信旗下兩千多家子公司橫跨六十多個行業分類。 打個比方說, 事實上一個消費者一生各個階段的需求, 中信都有相應的產業為其服務, 從醫院醫療、出版零售、銀行證券再到保險養老等。

依託這樣龐大的產業生態, 中信雙創孵化器期望能以投資孵化新專案的方式, 圍繞中信產業生態, 選擇能與自身業務結合, 能為自身業務帶來戰略創新促進作用的新項目, 通過靈活創新的小團隊來激發自身業務與架構的創新。 這也是中信雙創孵化器與其它孵化器的最大不同—— 中信集團背後的龐大資源與業務覆蓋,

以及各大業務多年經營的經驗, 都能成為助推器, 幫助入孵項目在創業路上披荊斬棘高速成長。 可以說, 初創專案入駐中信雙創孵化器的那一刻起, 它就已經被接納進入了龐大的中信產業生態系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