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什麼情況?這麼多銀行理財都不保本了!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銀行理財淨值化的事。

因為年前年後這段時間, 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啊。

尤其是年後去銀行做理財的時候, 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都不保本了, 有些股份制銀行, 乾脆所有的理財產品都不往上收益了, 而是像基金一樣按照淨值申購贖回。

這就意味著投資人要承擔可能產生的損失了, 應該說啊, 銀行的理財產品的變化已經開始了。 而且淨值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啥叫淨值化呢?很簡單啊, 就是以前這種預期年化收益是3%、4%、5%, 沒有了, 如果這個理財產品表現的好咱們就多掙點, 表現得不好咱們就少掙點。 表現得特別不好, 有可能我們還要損失。

剛兌這個事兒看來, 是逐漸地退出歷史舞臺了。 銀行也不會像以前一樣, 給咱們貼錢來保障收益。

怎麼就產生了這樣一個狀況呢?當然原因有很多。

我覺著直接的原因應該是去年下半年, 債市整個表現都很不好。

去年十月份開始債市下跌, 十二月份債市暴跌。 大家看到了很多的新聞, 那麼超九成的債基都是負收益。 以這些債基為標的的這些銀行理財產品啊。 很多這個收益就沒達到預期。

沒有達到預期, 那按照以前情況, 就銀行來貼錢。 再加上年前年後這段時間銀行資金比較緊張, 壓力也比較大, 銀行要保障利潤。 那你說這個事兒銀行不就越做越累, 越做越難受嗎?

乾脆, 好不容易撐到過年, 然後就把這個風險轉移出來了。 我也不承諾剛兌了, 咱們按照淨值來辦吧, 把風險轉移了。 這是一個直接原因。

當然其實從監管層上來看, 也是逐步地引導銀行在做理財產品的結構性調整。

剛兌這個事也是要被打破的。

比如說傳聞出來的銀行產品的新規。 如果你是有預期年化收益的, 風險準備金的計提要到15%。 如果是一種淨值的, 計提只有10%。 從這些政策上的引導來看, 這個趨勢應該是非常的明顯了。

當然了我覺得很多朋友看完這期節目都會委婉的批評, 銀行啊, 監管層啊, 這那那這。

其實我個人覺著, 剛兌這個事是早晚要被打破的。 原來咱們就強調過, 這個銀行, 不管是銀行還是其他的投資理財它跟存款是不一樣的, 零風險的投資理財是不存在的。

別說投資理財了, 就是去年我們看到這個存款保險條例, 也出臺了。 五十萬以上的存款, 如果銀行破了產之後都會出現比較大的風險了, 那更不要說這些理財和投資了。

所以咱們在這塊兒, 我覺著也該逐漸調整咱們的心理去適應這種變化, 去選擇更好的投資理財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