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固股份27億定增後的業績變臉與大裁員:虧損資產的“變相IPO”!

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 歡迎轉發, 轉載需授權

作者 | 清暉

編輯 | 湯包子

隨著百度AI大會的一聲炮響, A股的無人駕駛概念股大漲。

平時看慣財報的風雲君(ID:mvlegend)也想入鄉隨俗一回,

找個概念股投機一下, 流覽概念股名單, 一張熟悉的面孔赫然映入眼簾—金固股份(002488.SZ)——哇哦, 原來它也是無人駕駛概念股(它參股了某家跟無人駕駛有關的公司)。

一、27億定增後的大裁員

金固股份之所以給風雲君留下印象,

顯然不是因為“無人駕駛”。 我們曾經對金固股份做過深度的研究, 研究完的結論是……, 唉, 你們自己看吧:年度10倍牛股沉浮錄:資本大玩家的群口相聲, 牛市後的一地雞毛。

今年6月, 有媒體爆出金固股份子公司旗下汽車後品牌“汽車超人裁了26個城市據點,

總共300-500人, 這幾乎是公司員工總數的50%。 ”裁員規模如此之大, 讓風雲君虎軀一震菊花一緊, 畢竟就在去年8月, 幾經波折之後, 證監會才通過了金固股份27億元的定增計畫。

我們的讀者粉絲發來的資訊。

這廂金固股份的定增資金剛剛到賬, 那廂就吹響了裁員的號角。 你定增總不該是為了裁員吧?有錢了應該根據定增方案, 為股東和定增物件創造更多更好的效益啊?難道您是原來的1200人都是冗員?還是說剩下的這些人, 足以幹完裁員之前的所有員工的活?

於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看出殯不怕殯大的風雲君(ID:mvlegend)趕緊把年報翻出來, 想一探究竟, 在這位當年像說相聲一般就把自己股價吹翻了10倍的金固股份身上, 到底發生了什麼。

金固過山車

二、財技:費用資本化大計

根據金固股份2016年年報, 金固股份2016年全年營收上升49%, 但是全年淨利潤卻扭贏為虧, 暴跌近400%, 如下表所示:

看到如此“亮眼”的財務資料, 尤其是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的“完美匹配”, 感到困惑的不僅只有你我這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 就連經驗豐富又嚴肅認真的監管機構也對此表示不解, 於是發出了一封問詢函拋向了金固股份, 而首當其中的問題就是, 為何營收上升的同時, 淨利潤卻大幅下滑。

金固股份表示, 一切的虧損都是從那本英語書開始的, 偶, 不是, 是從特維輪網路開始的。

上面的圖表還需要好好地品品, 從上表可知, 雖然金固股份合併營收增長7.5億元, 同比增長49%, 但是其中5.5億的增長來自越投越虧的特維輪網路(汽車超人是其旗下品牌,

該業務毛利率只有1%——1%的毛利率, 確實牛, 估計馬雲爸爸會很生氣, 你們來買的餘額寶好不好?!)。

在此風雲君也向金固股份的勇氣致敬:只要營收漲得好, 哪管利潤要不要。

對於如此低的毛利率, 金固股份表示, 一切都是為了市場份額所致:保持較低的產品毛利率水準, 是公司在業務發展初期主動採取有針對性的行銷策略的結果。

公司的行銷策略收到了良好效果, 2016年公司汽車後市場業務(包括特維輪網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杭州金特維輪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收入89,689.92萬元, 同比增長141.74%, 並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2016年為了促進業務的增長, 公司主動維持較低產品銷售價格, 產品毛利率較低。

在這個低毛利的戰略下金固股份又花了2.8億的行銷費用主要用於汽車超人項目的業務推廣,“據說”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金固股份表示:

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旗下的“易觀千帆”(易觀千帆是基於海量移動互聯網使用者行為資料進行挖掘的大資料產品,旨在分析各類APP的運營情況)統計,2016年12月“汽車超人App”活躍用戶數約191.5萬。

好嘛,看來行銷的效果不錯。

且慢!先不說據業內人士反映,這些APP流量統計網站未必靠譜,不同網站之間因為統計口徑或者其他因素導致資料並不一致,其次就算按照金固股份提供的易觀千帆這個網站,到風雲君寫稿時(2017年7月17日),時隔半年之後,汽車超人APP活躍人數也下降到142.77萬了。

看來最近特維輪遇到了些困難嘛,要不幹嘛裁員50%呢!

汽車超人作為一款汽車後市場O2O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又給金固股份出了個難題,你說一款產品本身就虧錢,你還得不斷的增加費用,那讓視利潤如生命的上市公司怎麼想?

於是費用資本化的大計就誕生了:

公司2016年研發費用1.1個億,其中資本化淨額7200萬,同比增長近600%,不可謂不驚人。金固股份的解釋是:2016年12月“訂單中心系統”及“WMS倉儲物流系統”開發成功並上線運營,公司將歸集的開發支出確認為無形資產。

在這裡嘛,不由得不讓風雲君對金固有些擔心,連續兩年資本化了這麼多軟體產品(2016年研發資本化占比超60%),今年金固股份又能資本化些什麼東西呢?當然,隨著前期資本化產品的攤銷費用開始入帳,金固股份只有不斷增加資本化的金額才能夠不卯吃寅糧,不被前期的未入表的費用絆住手腳。

實際上嘛,2017年金固股份也不算順利,根據一季報,2017年第一季度,金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5億(與2016年第一季度4.5億大幅提升),同比增長44%。與營業收入不斷上漲的伴隨著的是繼續虧損,2017年1季度實現淨利潤-2800萬元,同比2016年1季度1900萬的虧損額,虧損幅度有所增大。

看來金固股份扭虧為盈之路可謂任重道遠。

截圖自汽車超人官網。這個資料要修正了吧,不是砍得只剩4個城市了嗎?

三、途虎、典典和汽車超人

考慮到讀者可能並不像風雲君這樣喜歡讀報表,而風雲君又是那麼善解人意,於是讓我們先從枯燥的報表中走開一下,插播一段廣告。先來看看小股東們對金固股份即時看法,而後我們會分享幾張圖片,給大家養養眼。

上市公司2017一季度繼續虧損,好多韭菜就看不下去了,畢竟上市公司去年是虧損的麼,今年繼續虧損的話,豈不是是要戴上帽子了?於是就有韭菜如是提問:

這裡就有一個跟我一樣焦急的韭菜,韭菜們都盼著中報業績反轉,儘快擺脫被帶帽的可能性,不過董秘一盆冷水潑向韭菜,中報該虧還得虧,投出去27億的東西哪那麼快盈利?

這個韭菜則直戳重點,金固虧不虧,重點看超人。董秘大人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根據公司的預測吧(考慮到今年27億元資金剛剛到賬),看來今年利潤止血是沒法靠汽車超人了。

當然這裡風雲君也給上市公司的某些董秘提些意見,你們回答個問題總得把問題看全,上面這位面黃肌瘦的韭菜一共問了3個問題,您只回答了一個。您這到底是避重就輕呢?還是避重就輕呢?還是避重就輕呢?

咳咳,風雲君雖然是窮吊絲當不上高大上的董秘,不過上面提問的那個韭菜您看過來了,您給我打賞個三塊五塊的,您這問題我就可以回答下你:汽車超人的競爭對手主要有途虎養車和典典養車。

途虎養車我們馬上就會提到,屬於行業老大;至於這典典養車嘛,媒體在6月份爆出“一邊是汽車超人的裁員傳言,另一邊是典典養車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其進入困難的‘延安時刻’,開始裁員”、“收入壓力、成本控制都在這個時候陸續到來”。

而諸葛修車、車到加油等多個車後市場曾經的融資明星去年都出現各種裁員危機。看來汽車後市場雖然前途廣闊(金固股份自己說的,這話正確與否我們不承擔責任),但是至少目前的路那還是灰常艱難滴。

四、業績不如人,卻有著夢幻估值

細心的讀者讀到這裡肯定會對兩個數字印象深刻,一個是50%的裁員比例,另外一個是27億元的定增。

汽車超人是一款O2O產品,而汽車超人的競爭對手就是途虎養車。於是風雲君仔細研究了下這兩個網站,現將對比結果列表如下:

無論在PC端的網站排名上(有興趣的讀者可登陸兩家官網自行對比,我強烈建議讀者去看下汽車超人的網站),上市公司提供的APP活躍人數檢測網站的資料上(我們採用的APP資料來自金固股份年報問詢函中採用的易觀千帆資料),或者年銷售額上(途虎的營業收入來自CEO的採訪,而汽車超人的營業收入來自上市公司年報),兩者都差別巨大。

但是在融資規模上,途虎去年剛完成D輪融資,才拿到1億美元(溢價認購,占總股本2%),由亞夏汽車投資,途虎總估值為50億元人民幣。

而我們的汽車超人一下子就拿到了27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如下圖所示:

看懂了嗎?這就是登陸A股的好處,人傻錢多啊!

這一廂對比,發現途虎實在LOW爆,雖然指標樣樣好,但是總估值也就50億元人民幣,而汽車超人隨隨便便整個故事,上來就是27億元的融資。就問你們胡不胡?就問你們想不想上市?就問你們有沒有上市的命?沒有?那一邊兒歇著去吧,看人家金固股份,這叫奉旨乞討!

不過風雲君這裡還是要點一句,以增加各位的感官刺激:無論在網頁端的排名上,還是在APP活躍用戶數量對比上再或者是年銷售額上,汽車超人和途虎養車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途虎養車估值50億元,請問您這個汽車超人到底估值幾何啊?即便不考慮O2O服務品質的差距直接按照P/S來估值,那麼汽車超人估值不應該超過25億人民幣,而你一下子融了27億,實在太強啦!

圖片來自汽車超人官網

五、虧損資產的變相IPO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27億元定增意味著什麼。

2015年的時候金固股份只有16億元的淨資產,當時就在考慮27億元的增發來開闢汽車後市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金固股份這是在變相IPO自己的虧損業務,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承擔風險投資者或者私募股權投資者承擔的風險。

風雲君一直在扒高溢價的資產並購,在這種高溢價收購模式下,將會產生大量的商譽,一般還伴隨著沒法達到的業績承諾。

金固股份的模式具有創新性,因為它既避免了體現在報表上的大額商譽,也避免了所謂的業績承諾。

請讓我們集體向80後“創二代”致敬!!!

另外,與途虎獲得產業資本增資(亞夏汽車1億美元)相比,汽車超人雖然獲得了27億元的增資但是投資方卻鮮有產業資本(除了深圳安鵬3億元占總融資11%),這實在也令風雲君驚訝。

另外一個令風雲君驚訝的是,儘管途虎養車融資較少,但是並未傳出裁員的消息,而27億元到賬的汽車超人居然裁員一半,看來後者的營運能力還得提升啊!

就在風雲君寫作此文的時候,聽到一個謠言,說是27億元定增並未全部到賬才是汽車超人裁員50%的原因,當然風雲君是絕對不信這種街頭閒言碎語的,你說中報也快出了,到時候去看看財報,不就知道這27億元到賬幾何了?

所以,大家要冷靜。

截止發稿,金固股份為了在搶佔汽車後市場的龍頭位置,為汽車超人提供了27億元的直接融資+15億元的短期借款外加上市公司賬上的8億元現金,合計50億元的資金支援,該資金規模等於途虎養車的總估值;

外加上裁員50%以“優化效率”,不知道汽車超人的競爭對手是否早就嚇得躲在被窩裡不敢出來了。

六、賣鋼材調節報表!

聊完了“新故事”汽車超人,咱們回來看下金固股份的傳統業務。

金固股份的傳統是做汽車鋼輪滴,其實表現也一般般。2016年營業收入從10.5億上升到12.8億的同時(同比增長22%),而淨利潤也略有下滑,不過應收賬款卻同比下降了4%。

同樣又是一道來自於深交所的問答題,要求金固股份作答:

金固股份對此的解釋洋洋灑灑了一大篇嘛,風雲君這裡就不複述了,免得列位看官被繞進去。我們只比較以下3個公司(日上集團和興民智通都是金固股份母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金固股份在年報問詢函中,也將三家公司做過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對比)的營收和應收賬款:

如上表所示,金固股份母公司所在行業的可比公司,其中興民智通2016年與2015年無論是營收還是應收賬款都沒有什麼變化,而日上集團隨著營業收入小幅上漲,應收賬款則增加的相對多得多,唯獨我們的金固股份隨著營業收入的大幅度增長(增長超20%),應收賬款下降了。

這裡風雲君特別要指出的是,汽車鋼圈這種產品是一種很標準化的產品,不同廠家之間的產品沒有本質的差別。所以儘管金固股份在問詢函的回復指出其對回款期的控制,但風雲君還是疑慮,相比於其他兩家公司,金固股份是怎麼樣做到在大幅度增加收入的情況下保持應收款減少的呢?

又是怎麼讓其他客戶放著寬鬆的付款條件不選用而非要緊抱著金固股份這顆大樹不放的呢?

說起金固股份的收入,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

在金固股份收入分類圖中,風雲君赫然發現有個叫做“其他”的營收分類大增1.2億元,總量已達到營收的10%,相比于其他兩項具體列出的業務汽車金融和新能源,後兩者相加才占營收的0.7%,所以風雲君倒是覺得,這兩個才應當屬於其他收入,而其他收入本該單獨列示才對。

那麼這筆增幅巨大但是毛利微薄的其他業務是什麼呢,或許問詢函的回復函給出了我們答案。

在年報問詢函中,金固股份列出了2015和2016年兩年的前5大客戶名單,從這個名單上來看,我們發現2016年金固股份新增了一位元大客戶,並且直接躍居為第一大客戶,可是這個客戶是幹嘛的呢?

根據風雲君查詢的資料顯示,這個客戶是不造車的,當然也就不需要買鋼圈,實際上金固和這位元第一大客戶之間的生意是鋼材方面的生意。

哎呦喂,這可就新鮮了,您一個個做車輪的幹嘛要去做利潤率更低的產品呢?難道莫非就只是要為了營收的增長?

這裡風雲君有兩點疑問:

第一,作為一個主營是鋼輪的公司,其鋼材交易應該屬於按照總額計算計入其他業務收入中去呢,還是應當按照淨額計算計入營業外收入中去呢?即便營業許可證上允許做鋼材交易而把鋼材交易算作其他營業收入,是不是也有誤導投資者之嫌?

畢竟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看,鋼材交易除了對利潤表的營收有影響外對淨利潤影響極小;而站在投資者的角度,購買金固股份的投資者或者看中了你的鋼圈業務或者看中了你的汽車超人業務,應該不會是看中了你的鋼鐵轉銷業務吧?

第二,按照金固股份營收確認方法,您是否真的可以隨意使用其他這個帳戶調節當年營收呢?畢竟金固股份自己也說了,“其他”(就是鋼材生意)屬於毛利低,並且不產生應收款的生意(大家懂了吧?為什麼金固股份可以增加營收而不增加應收賬款)。

所以金固股份這個財技玩得溜啊:營收漲不漲應該不全和運營有關,一旦營收增長達不到管理層預期,我們只管多賣些鋼材就可以了,畢竟這幾年以虧損為主線的經營路線也不用考慮什麼淨利潤年率一類的指標。

結束語

風雲君在這裡鄭重提醒某些上市公司,這做實業吧,還得以實幹為主。

您好歹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公眾公司了,有著大把的好資源、好名氣,踏踏實實的發展主業,在適當的時機再尋求多元化的業務,資本市場自然會給你更高的主業估值溢價,到時候又何嘗不是賺得缽滿盆滿呢?畢竟這錢,還是儘量賺得正一點,有命賺,還得有命花,對吧?

像金固股份這樣,步子扯得太大,新增的資本規模大幅度高過原有淨資產並且新業務持續虧損,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也是對投資者和全體股東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那邊賈布斯已經到了麥城的邊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勸各位大老闆們要考慮全體股東的利益,也要為公司的未來做長遠的打算。

畢竟A股可能真得要迎來自成立以來最重大的一次大變革了。

END/本文為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產品毛利率較低。

在這個低毛利的戰略下金固股份又花了2.8億的行銷費用主要用於汽車超人項目的業務推廣,“據說”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金固股份表示:

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旗下的“易觀千帆”(易觀千帆是基於海量移動互聯網使用者行為資料進行挖掘的大資料產品,旨在分析各類APP的運營情況)統計,2016年12月“汽車超人App”活躍用戶數約191.5萬。

好嘛,看來行銷的效果不錯。

且慢!先不說據業內人士反映,這些APP流量統計網站未必靠譜,不同網站之間因為統計口徑或者其他因素導致資料並不一致,其次就算按照金固股份提供的易觀千帆這個網站,到風雲君寫稿時(2017年7月17日),時隔半年之後,汽車超人APP活躍人數也下降到142.77萬了。

看來最近特維輪遇到了些困難嘛,要不幹嘛裁員50%呢!

汽車超人作為一款汽車後市場O2O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又給金固股份出了個難題,你說一款產品本身就虧錢,你還得不斷的增加費用,那讓視利潤如生命的上市公司怎麼想?

於是費用資本化的大計就誕生了:

公司2016年研發費用1.1個億,其中資本化淨額7200萬,同比增長近600%,不可謂不驚人。金固股份的解釋是:2016年12月“訂單中心系統”及“WMS倉儲物流系統”開發成功並上線運營,公司將歸集的開發支出確認為無形資產。

在這裡嘛,不由得不讓風雲君對金固有些擔心,連續兩年資本化了這麼多軟體產品(2016年研發資本化占比超60%),今年金固股份又能資本化些什麼東西呢?當然,隨著前期資本化產品的攤銷費用開始入帳,金固股份只有不斷增加資本化的金額才能夠不卯吃寅糧,不被前期的未入表的費用絆住手腳。

實際上嘛,2017年金固股份也不算順利,根據一季報,2017年第一季度,金固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5億(與2016年第一季度4.5億大幅提升),同比增長44%。與營業收入不斷上漲的伴隨著的是繼續虧損,2017年1季度實現淨利潤-2800萬元,同比2016年1季度1900萬的虧損額,虧損幅度有所增大。

看來金固股份扭虧為盈之路可謂任重道遠。

截圖自汽車超人官網。這個資料要修正了吧,不是砍得只剩4個城市了嗎?

三、途虎、典典和汽車超人

考慮到讀者可能並不像風雲君這樣喜歡讀報表,而風雲君又是那麼善解人意,於是讓我們先從枯燥的報表中走開一下,插播一段廣告。先來看看小股東們對金固股份即時看法,而後我們會分享幾張圖片,給大家養養眼。

上市公司2017一季度繼續虧損,好多韭菜就看不下去了,畢竟上市公司去年是虧損的麼,今年繼續虧損的話,豈不是是要戴上帽子了?於是就有韭菜如是提問:

這裡就有一個跟我一樣焦急的韭菜,韭菜們都盼著中報業績反轉,儘快擺脫被帶帽的可能性,不過董秘一盆冷水潑向韭菜,中報該虧還得虧,投出去27億的東西哪那麼快盈利?

這個韭菜則直戳重點,金固虧不虧,重點看超人。董秘大人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根據公司的預測吧(考慮到今年27億元資金剛剛到賬),看來今年利潤止血是沒法靠汽車超人了。

當然這裡風雲君也給上市公司的某些董秘提些意見,你們回答個問題總得把問題看全,上面這位面黃肌瘦的韭菜一共問了3個問題,您只回答了一個。您這到底是避重就輕呢?還是避重就輕呢?還是避重就輕呢?

咳咳,風雲君雖然是窮吊絲當不上高大上的董秘,不過上面提問的那個韭菜您看過來了,您給我打賞個三塊五塊的,您這問題我就可以回答下你:汽車超人的競爭對手主要有途虎養車和典典養車。

途虎養車我們馬上就會提到,屬於行業老大;至於這典典養車嘛,媒體在6月份爆出“一邊是汽車超人的裁員傳言,另一邊是典典養車發佈內部郵件,宣佈其進入困難的‘延安時刻’,開始裁員”、“收入壓力、成本控制都在這個時候陸續到來”。

而諸葛修車、車到加油等多個車後市場曾經的融資明星去年都出現各種裁員危機。看來汽車後市場雖然前途廣闊(金固股份自己說的,這話正確與否我們不承擔責任),但是至少目前的路那還是灰常艱難滴。

四、業績不如人,卻有著夢幻估值

細心的讀者讀到這裡肯定會對兩個數字印象深刻,一個是50%的裁員比例,另外一個是27億元的定增。

汽車超人是一款O2O產品,而汽車超人的競爭對手就是途虎養車。於是風雲君仔細研究了下這兩個網站,現將對比結果列表如下:

無論在PC端的網站排名上(有興趣的讀者可登陸兩家官網自行對比,我強烈建議讀者去看下汽車超人的網站),上市公司提供的APP活躍人數檢測網站的資料上(我們採用的APP資料來自金固股份年報問詢函中採用的易觀千帆資料),或者年銷售額上(途虎的營業收入來自CEO的採訪,而汽車超人的營業收入來自上市公司年報),兩者都差別巨大。

但是在融資規模上,途虎去年剛完成D輪融資,才拿到1億美元(溢價認購,占總股本2%),由亞夏汽車投資,途虎總估值為50億元人民幣。

而我們的汽車超人一下子就拿到了27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如下圖所示:

看懂了嗎?這就是登陸A股的好處,人傻錢多啊!

這一廂對比,發現途虎實在LOW爆,雖然指標樣樣好,但是總估值也就50億元人民幣,而汽車超人隨隨便便整個故事,上來就是27億元的融資。就問你們胡不胡?就問你們想不想上市?就問你們有沒有上市的命?沒有?那一邊兒歇著去吧,看人家金固股份,這叫奉旨乞討!

不過風雲君這裡還是要點一句,以增加各位的感官刺激:無論在網頁端的排名上,還是在APP活躍用戶數量對比上再或者是年銷售額上,汽車超人和途虎養車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途虎養車估值50億元,請問您這個汽車超人到底估值幾何啊?即便不考慮O2O服務品質的差距直接按照P/S來估值,那麼汽車超人估值不應該超過25億人民幣,而你一下子融了27億,實在太強啦!

圖片來自汽車超人官網

五、虧損資產的變相IPO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27億元定增意味著什麼。

2015年的時候金固股份只有16億元的淨資產,當時就在考慮27億元的增發來開闢汽車後市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金固股份這是在變相IPO自己的虧損業務,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承擔風險投資者或者私募股權投資者承擔的風險。

風雲君一直在扒高溢價的資產並購,在這種高溢價收購模式下,將會產生大量的商譽,一般還伴隨著沒法達到的業績承諾。

金固股份的模式具有創新性,因為它既避免了體現在報表上的大額商譽,也避免了所謂的業績承諾。

請讓我們集體向80後“創二代”致敬!!!

另外,與途虎獲得產業資本增資(亞夏汽車1億美元)相比,汽車超人雖然獲得了27億元的增資但是投資方卻鮮有產業資本(除了深圳安鵬3億元占總融資11%),這實在也令風雲君驚訝。

另外一個令風雲君驚訝的是,儘管途虎養車融資較少,但是並未傳出裁員的消息,而27億元到賬的汽車超人居然裁員一半,看來後者的營運能力還得提升啊!

就在風雲君寫作此文的時候,聽到一個謠言,說是27億元定增並未全部到賬才是汽車超人裁員50%的原因,當然風雲君是絕對不信這種街頭閒言碎語的,你說中報也快出了,到時候去看看財報,不就知道這27億元到賬幾何了?

所以,大家要冷靜。

截止發稿,金固股份為了在搶佔汽車後市場的龍頭位置,為汽車超人提供了27億元的直接融資+15億元的短期借款外加上市公司賬上的8億元現金,合計50億元的資金支援,該資金規模等於途虎養車的總估值;

外加上裁員50%以“優化效率”,不知道汽車超人的競爭對手是否早就嚇得躲在被窩裡不敢出來了。

六、賣鋼材調節報表!

聊完了“新故事”汽車超人,咱們回來看下金固股份的傳統業務。

金固股份的傳統是做汽車鋼輪滴,其實表現也一般般。2016年營業收入從10.5億上升到12.8億的同時(同比增長22%),而淨利潤也略有下滑,不過應收賬款卻同比下降了4%。

同樣又是一道來自於深交所的問答題,要求金固股份作答:

金固股份對此的解釋洋洋灑灑了一大篇嘛,風雲君這裡就不複述了,免得列位看官被繞進去。我們只比較以下3個公司(日上集團和興民智通都是金固股份母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手,金固股份在年報問詢函中,也將三家公司做過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對比)的營收和應收賬款:

如上表所示,金固股份母公司所在行業的可比公司,其中興民智通2016年與2015年無論是營收還是應收賬款都沒有什麼變化,而日上集團隨著營業收入小幅上漲,應收賬款則增加的相對多得多,唯獨我們的金固股份隨著營業收入的大幅度增長(增長超20%),應收賬款下降了。

這裡風雲君特別要指出的是,汽車鋼圈這種產品是一種很標準化的產品,不同廠家之間的產品沒有本質的差別。所以儘管金固股份在問詢函的回復指出其對回款期的控制,但風雲君還是疑慮,相比於其他兩家公司,金固股份是怎麼樣做到在大幅度增加收入的情況下保持應收款減少的呢?

又是怎麼讓其他客戶放著寬鬆的付款條件不選用而非要緊抱著金固股份這顆大樹不放的呢?

說起金固股份的收入,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

在金固股份收入分類圖中,風雲君赫然發現有個叫做“其他”的營收分類大增1.2億元,總量已達到營收的10%,相比于其他兩項具體列出的業務汽車金融和新能源,後兩者相加才占營收的0.7%,所以風雲君倒是覺得,這兩個才應當屬於其他收入,而其他收入本該單獨列示才對。

那麼這筆增幅巨大但是毛利微薄的其他業務是什麼呢,或許問詢函的回復函給出了我們答案。

在年報問詢函中,金固股份列出了2015和2016年兩年的前5大客戶名單,從這個名單上來看,我們發現2016年金固股份新增了一位元大客戶,並且直接躍居為第一大客戶,可是這個客戶是幹嘛的呢?

根據風雲君查詢的資料顯示,這個客戶是不造車的,當然也就不需要買鋼圈,實際上金固和這位元第一大客戶之間的生意是鋼材方面的生意。

哎呦喂,這可就新鮮了,您一個個做車輪的幹嘛要去做利潤率更低的產品呢?難道莫非就只是要為了營收的增長?

這裡風雲君有兩點疑問:

第一,作為一個主營是鋼輪的公司,其鋼材交易應該屬於按照總額計算計入其他業務收入中去呢,還是應當按照淨額計算計入營業外收入中去呢?即便營業許可證上允許做鋼材交易而把鋼材交易算作其他營業收入,是不是也有誤導投資者之嫌?

畢竟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看,鋼材交易除了對利潤表的營收有影響外對淨利潤影響極小;而站在投資者的角度,購買金固股份的投資者或者看中了你的鋼圈業務或者看中了你的汽車超人業務,應該不會是看中了你的鋼鐵轉銷業務吧?

第二,按照金固股份營收確認方法,您是否真的可以隨意使用其他這個帳戶調節當年營收呢?畢竟金固股份自己也說了,“其他”(就是鋼材生意)屬於毛利低,並且不產生應收款的生意(大家懂了吧?為什麼金固股份可以增加營收而不增加應收賬款)。

所以金固股份這個財技玩得溜啊:營收漲不漲應該不全和運營有關,一旦營收增長達不到管理層預期,我們只管多賣些鋼材就可以了,畢竟這幾年以虧損為主線的經營路線也不用考慮什麼淨利潤年率一類的指標。

結束語

風雲君在這裡鄭重提醒某些上市公司,這做實業吧,還得以實幹為主。

您好歹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公眾公司了,有著大把的好資源、好名氣,踏踏實實的發展主業,在適當的時機再尋求多元化的業務,資本市場自然會給你更高的主業估值溢價,到時候又何嘗不是賺得缽滿盆滿呢?畢竟這錢,還是儘量賺得正一點,有命賺,還得有命花,對吧?

像金固股份這樣,步子扯得太大,新增的資本規模大幅度高過原有淨資產並且新業務持續虧損,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也是對投資者和全體股東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那邊賈布斯已經到了麥城的邊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勸各位大老闆們要考慮全體股東的利益,也要為公司的未來做長遠的打算。

畢竟A股可能真得要迎來自成立以來最重大的一次大變革了。

END/本文為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