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盛夏,謹防小兒手足口!

炎熱的溫度、濕悶的氣候, 這個夏季的天氣把夏天應有的氣候特點, 展現的淋漓盡致。 人們在大力防暑、乘涼的同時, 孩子們卻在以自己的方式玩的不亦樂乎,

殊不知在這個手足口病高發的時期, 一不注意就有可能患病。 那麼, 一旦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 應如何及時助其恢復呢?

消毒隔離。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 一般情況下, 患兒應留在家中, 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 隔離期約為7~10天左右。 患兒康復後, 亦應將其患病期間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徹底消毒。

空氣流通。 夏季天熱, 家庭常備的避暑聖器空調自是必不可少的, 但一定記得保證室內的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並應定期開窗通風, 以防止空氣污濁, 避免繼發感染。

注意休息及飲食。 孩子患病的一周內應臥床休息, 多飲溫開水, 且飲食應保持清淡、可口、易消化。 記得要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護理。 患兒在患病期間, 應保持口腔清潔, 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如定時用溫水漱口, 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 以減輕疼痛, 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發熱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 無需特殊處理, 可讓患兒多飲水, 如其體溫超過38.5℃, 可在醫生指導下給其服用退熱劑。 而如過孩子高燒至38.5℃並持續4小時, 則必須將其留院觀察。

注意觀察病情。 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 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 故家長應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

發現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 應立即送其就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