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豆福傳》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豆福傳》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國產動畫片的信心自兩年前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斬獲近10億票房被提振以來, 一路保持著高昂的創作熱情, 大步流星、奮發圖強向大銀幕進軍, 力爭在中國電影市場上提升動畫片的份額, 吸納更多的觀影人群。

暑期檔歷來是動畫片的兵家必爭之地, 《豆福傳》、《大護法》、《阿唐奇遇》各具動畫特色的三駕馬車在7月相遇, 眼看著一番激戰降臨。 《豆福傳》跟《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師出同門, 在影像風格、畫質呈現上保持了超一流的水準。 兩部影片也都以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 力爭讓觀眾趣味化地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 而《豆福傳》則以淮南王劉安修仙為契機, 講述豆族修仙過程中的大小趣事。 修仙也是中國道教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上至太上老君煉丹, 下至嶗山道士苦習穿牆術, 都是“我欲成仙”的終極代言人。
《豆福傳》中的小主人公豆福在豆族世代修仙的感召下, 也苦練仙術, 可惜生不逢時, 它身邊的戰友日漸減少, 最後只孤零零地留他一人。 “一個人在戰鬥”, 這是何等的孤獨, 但豆福也並未放棄, 為了信念勇往直前, 永不言棄就是豆福給觀眾傳遞的正能量。 另外, 古典韻味濃郁的畫面、大氣磅礴的場景設置、矮胖敦厚討喜的豆族形象、豆仙和豆福溫暖純真的愛情誓言、豆福和神經豆之間逗趣的師徒情誼……這些可圈可點之處, 足以讓《豆福傳》在暑期檔的動畫片中脫穎而出。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中特別為人稱道的一點是孫悟空的形象脫離了中國傳統的認知, 而借鑒了北美熱血漫畫中的淩厲形象, 使得孫悟空這一家喻戶曉的中國傳統形象插上了新時代的翅膀, 具備國際化的前提。 在致敬好萊塢的道路上, 《豆福傳》也承繼《大聖歸來》的先進經驗。 觀眾在觀影過程中, 能夠在豆福身上看到不少好萊塢經典動畫的影子。 比如豆福的形象像是在致敬《怪物史萊克》,
耳朵尤像;豆族的黃色皮膚跟《小黃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且都有膠囊狀的身體特徵;豆福修仙時的武打動作似乎也能看出《功夫熊貓》的影子, 憨態可掬;最後出來的未來戰士黑噠則讓人聯想起《星球大戰》中酷酷的黑武士。 如此多經典動畫及電影形象的綜合, 是否讓你有眼花繚亂之感?放心!《豆福傳》還是秉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 借觀眾喜愛的動畫形象拉近該片跟觀眾的距離, 再潛心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

此外, 影片的配音陣容不要太強大了!陳佩斯、李立群、季冠霖傾情獻聲, 主題曲方文山詞曲, 王力宏演唱, 這陣容莫不是要逆天, 炸!(文:踩花小盜, 特約發佈。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