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獲王小帥濮存昕盛讚、斬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獎,導演卻稱看淡榮譽

被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王小帥稱讚為“有溫度、不矯情、清新自然”的電影《八月》終於要與觀眾見面了。 3月22日,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八月》在北京某劇場舉行了發佈會, 導演張大磊以舞臺劇的形式還原電影場景。

一片漆黑下忽然亮起微弱的光, 12歲小主演孔維一挑大樑還原了角色曉雷在片中的日常。 “披著”雙節棍的孔維一笑說, 生活中他也會入戲, 現今更喜歡被叫做“曉雷”。

發佈會在擁有杜比聲的劇場舉行,

懷舊的佈景以及畫外音一下子把觀眾帶回到影片中的90年代。 在電影製片廠大院中長大的導演張大磊稱, 《八月》中小雷孤獨的童年有自己的影子:“我的童年有很多孤獨感, 但是這個孤獨感並不是讓人痛苦的, 它就是讓生活變得很空很大, 時間變得很滿。 ”

現場張大磊還在黑暗中獻唱一曲, 化身“文藝青年”。

他稱影片代表了那個年代典型的父子關係, “父愛很少表達出來, 但父子更像朋友”。 被問及如果有時光機讓自己回到1994年, 會對過去的自己說什麼, 張大磊說:“你就這樣, 挺好的。

以後也會挺好的。 ”他笑說, 只有熱愛電影, 才會走到現在。

談及片中的父子情, 飾演曉雷父親的張晨表示:“我是代入自己父親的形象, 演繹一個父權形象很重, 但又努力為家庭承受一切的人。 ”他稱看了五遍電影, 每次都是新的理解。 主演郭燕芸演曉雷媽媽,

她透露戲裡戲外自己都是老師。

此前, 導演王小帥也給了《八月》較高評價, 他說:“《八月》是有色彩的, 它的質感很好地體現出那個年代。 大磊的這部處女作非常精彩, 他抓住了年代電影的重點, 還原了無法被複製的90年代。 ”不過對於這些讚譽, 張大磊卻稱自己早已沒壓力。

在濮存昕心裡,這部青年導演的處女作之所以能夠備受行家好評,是因為這部《八月》與臺灣電影人熟悉的新浪潮經典作品氣質很相似,都是關注本土生活和本土題材。也正是因為這份帶有年代烙印的父輩記憶,讓他對電影《八月》有了特別的共鳴。

《八月》背景為1990年代,透過小男孩小雷的眼光看到周遭的大人因為國有單位轉型,開始失去鐵飯碗,生活產生變化的故事。《八月》將於3月24日全國公映。

在濮存昕心裡,這部青年導演的處女作之所以能夠備受行家好評,是因為這部《八月》與臺灣電影人熟悉的新浪潮經典作品氣質很相似,都是關注本土生活和本土題材。也正是因為這份帶有年代烙印的父輩記憶,讓他對電影《八月》有了特別的共鳴。

《八月》背景為1990年代,透過小男孩小雷的眼光看到周遭的大人因為國有單位轉型,開始失去鐵飯碗,生活產生變化的故事。《八月》將於3月24日全國公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