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人民日報》等熱評揚州木偶 具有時代氣息的“非遺木偶科幻片”

原標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熱評揚州木偶

揚州網訊 本月16日、17日, 作為我市首部在國家大劇院亮相的精品劇碼, 江蘇省木偶劇團(揚州市木偶研究所)排演的新編大型木偶劇《嫦娥奔月》在京演出, 以傳神的木偶表演、先進的舞臺技術, 對傳統神話故事進行了全新演繹, 不僅獲得首都觀眾點贊、引起專家學者熱議, 也得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級媒體的關注。

昨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了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原副主席廖奔的文藝評論《古老神話的全新演繹——看揚州木偶劇〈嫦娥奔月〉》。

無獨有偶, 《光明日報》當天也刊發了題為《木偶劇〈嫦娥奔月〉:傳統神話的全新演繹》的文藝評論。 “古老(傳統)神話”“全新演繹”這兩個關鍵字, 不約而同構成了兩篇文藝評論的主題, 也是對這部木偶劇的解讀與肯定。

《嫦娥奔月》是家喻戶曉的傳統神話故事, 上世紀80年代揚州市木偶劇團就曾排演過《嫦娥奔月》, 並成為保留劇目。 數十年後的今天重新演繹, 讓人眼前一亮。

“這次翻新演出, 結合現代認知, 加進新式科技效果, 進行重新構設, 使得劇碼獲得新穎的時代色彩, 令人觀來耳目一新。 ”廖奔在文中評論道, “中國遠古創世神話裡, 透示出中華先民們篳路藍縷、不避艱辛的開拓精神。 如何對其進行合理剪裁, 提煉出精彩的戲劇看點, 構成適合於人們觀賞的現代木偶劇,

需要精巧構思。 原始神話裡後羿射日與嫦娥奔月並沒有因果聯繫, 這台木偶劇把後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熔鑄為統一的情節, 加工成連貫完整的封閉式結構, 為我們呈現了一台創新大戲。 ”

《光明日報》在文章中則給予了“單純而又高度提煉的劇情, 豐富的想像力, 賦予了《嫦娥奔月》傳統而又時尚的意境”“形式活潑新穎、高科技手段的應用以及音樂劇式的表現手法, 都賦予該劇濃厚的現代氣息”“高科技聲光電的運用, 同樣為整台演出增光添彩”等評價, 稱讚《嫦娥奔月》是“注入‘新鮮血液’的傳統木偶劇, 為廣大觀眾上演了一部更具時代氣息的‘非遺木偶科幻大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