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隋唐演義羅成的死為何令人如此痛心,最讓人惋惜的英雄

一、死法悲壯

羅成的死狀無疑是觸目驚心。 他那時深陷淤泥, 動彈不得, 而四周是浩浩蕩蕩地敵軍。 眼前劉黑闥的囂張面孔和猙獰笑聲想必給他帶來了視覺及聽覺的嚴重迫害, 但我想最狠的還是那句, “原來你也是有勇無謀之輩”。 這簡直是對羅將軍名譽的玷污!將軍若是有勇無謀之輩, 豈能想出破朱燦的鐵甲軍陣的方法?而他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也只能是“你竟使奸計害我!”沒有豪言壯語, 沒有慷慨陳詞, 只有簡簡單單地一句, 讓空氣都充斥著悲傷, 憤怒, 無奈的話。 然後……萬箭穿心……此時我不禁想引用幾句評價《興唐傳》裡羅成的話:“其實萬箭與一箭有什麼區別?死的時候,

不過一箭。 後面的箭頭, 其實多餘, 傷得了死人嗎?只是表現了敵人對他的畏懼吧, 千軍萬馬, 竟然無一人敢上前面對他, 只能躲在遠處, 放諸萬箭, 恐其蘇醒!”妻兒的音容是他腦海中的最後意識, 夕陽下得羅家槍被染上了暮色。

二、屍骨無存

我一直認為《隋唐》中的悲壯程度就視覺上來說唯一堪與羅成之死相比的就他父親羅藝的死。 當日陰沉蒼茫的天空和眾人凝重的表情都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悲涼的氣氛。 而即使是這樣, 羅成至少替他的父親羅藝完成了生前的遺願, 葬於他生於斯長於斯的大漠。 可羅成, 這樣一個“智勇雙全、功高蓋世的美英雄”, 結局竟是“屍體已墜入河中, 找不回來了”“一生馳騁沙場, 最後卻死無全屍, 只剩下一把長槍”。 只可惜他一生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後卻無緣厚葬之禮, 甚至連回冀州故土都不可能, 只得長眠于紫金關城外的一片淤泥中, 怎教人不痛心啊!

三、死於小人之手

元吉、建成二兄弟和劉黑闥要對羅成的死負責任這是不爭的事實, 可我個人認為劉黑闥的做法還算可以理解, 畢竟, 兩軍交戰, 各有傷亡, 羅成既已誅殺後漢多名幹將, 劉黑闥理應對羅成恨之入骨, 何況為爭天下所打的仗本來就沒有什麼義不義的,

“奸計”一詞只會用在唐軍這一方, 若是劉黑闥和他的下屬們, 當會把害死羅成的這個圈套定義為“妙計”的。 那建成元吉這兩個人因私仇逼死自己陣營忠心可鑒的將領算怎麼回事, 尤其是李元吉那個人渣, 又笨又蠢, 還特犯賤。 真實歷史上的他大概確實有這麼心狠手辣, 只是那個李元吉絕對不會像這個一樣, IQ欠費如此嚴重, 還長著這麼一張讓人恨得抽搐的松鼠臉(只能說演員的演技真是不錯)。

李建成和李元吉領兵水準很次這個是人盡皆知的, 他們要是有自知之明, 就不應該爭功, 應該在宮裡好好呆著, 別惹事是要緊。 就算他們對這個太子之位格外重視, 擔心若無戰功, 想必是會被廢掉的, 那起碼應該和麾下將領搞好關係, 要不戰敗了可就不好了, 非但功立不了, 還會成立別人的笑柄, 再說了, 羅成的到來可謂雪中送炭, 人家盡釋前嫌來幫你們打仗, 幫你們立功(雖說羅成來紫金關救急是為了天下蒼生黎民百姓, 還有秦王的面子, 但就客觀上來說, 算是幫他們立功吧), 不求你們感恩戴德,起碼態度好一點嘛。就算他們真覺得這是世民的人,和羅成有心結,起碼不要表現出來嘛。表現出來就表現出來吧,可做事也不能太絕了吧,給他個下馬威就夠了(。。。對於這兩個小人,要求不能太高),何必苦苦相逼,最後將死城破,他們除了逞夠了威風,哪得到了一點好處?

不求你們感恩戴德,起碼態度好一點嘛。就算他們真覺得這是世民的人,和羅成有心結,起碼不要表現出來嘛。表現出來就表現出來吧,可做事也不能太絕了吧,給他個下馬威就夠了(。。。對於這兩個小人,要求不能太高),何必苦苦相逼,最後將死城破,他們除了逞夠了威風,哪得到了一點好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