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90後成不買房一代?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2014年, 網路紅人馬佳佳在萬科演講時, 拋出了“90後壓根兒就不買房”的言論, 嚇壞了地產商。

3年之後的今天, “90後不買房”的言論又火了!參考消息網7月17日援引新加坡媒體報導稱,

中國社科院社會藍皮書顯示, 約三成90後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一年後, 居住面積不足20平方米, 但相對於面積大小, 他們更希望提高生活品質。 這些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後大學畢業生, 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房姐瞭解到, 藍皮書的調查還顯示, 擁有自己住房, 仍是90後畢業生的剛性需求, 但他們當中只有三分之一接受“為了買房, 我願意降低生活品質”;另有超55%的90後畢業生, 選擇“如果要背上沉重的房貸, 我寧願不買房”。

和80後相比, 90後的消費觀念更為超前, 他們也更敢於花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7日報導, 1992年出生的劉慧, 是北京一家民營企業的職員, 最近剛從合租的民宅搬出, 換到月租4200元人民幣的青年公寓。

這個不到20平方米的一居室空間, 每月要耗去劉慧月薪的一半, 但她依然認為物有所值。

劉慧愉快表示, 每月多掏1800元, 換來舒適美好的每一天, 當然值得。

房姐注意到, 鏈家發佈報告顯示, 2015年中國有近1.6億人租房, 2020年將達到1.9億, 2030年將有2.7億人成為租客。

鑒於龐大的租房市場正在爆發, 各路資本都加入到了這個行業。 不但是房企, 一些互聯網企業也在這方面有所佈局, 比如支付寶攜手蘑菇租房進軍租房市場;小米創始人雷軍億元投資YOU+國際青年公寓。 此外, 一些知名酒店集團也孵化出窩趣、魔方等眾多單身品牌公寓社區。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 現在長租公寓的主要租客年齡區間在22歲到30歲, 房租在3500元到7000元左右, 90後佔據相當大的比重。 目前, 長租公寓可以提供保潔、家修、搬家等服務, 同時設有停車位元、健身房、休閒區、會客廳、餐吧等公共區域, 還會定期舉辦一些社群活動。

這些標準化的公寓產品, 為租房者提供了足夠品質的服務, 同時減少了仲介等環節, 也穩定了租房者的預期。

租房, 已經不再是充滿艱辛的事情。

不過, 90後更願意租房還有另外的原因, 而這些原因可能會讓你淚目。

一是, 買不起, 何況買房也不划算。 以劉慧為例, 她租房社區的二手房均價近7萬元一平方米。 如果購買一套60平方米的一居室, 至少要420萬元。 她用經濟賬說明租房遠比買房明智

“即便父母有錢先付120萬元, 剩下300萬元分30年還房貸, 月供還要1.8萬多元, 而300萬放在銀行理財, 每月可以進賬1.5萬元。 ”

二是, “90後成不買房一代”,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好多人都“已經買房了”。 據北京青年報之前報導, 媒體問卷調查顯示, 約55%的90後選擇了“不買房”, 其中六成是因為60後的父母已經給預備好了房子, 有四成是因為工作崗位頻繁變動, 對租房的認可度更高。

1993年出生的童羽(化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 提起北京的限購, 童羽表示很理解:

“我們家有兩套房, 我男朋友家有兩套房, 未來我們兩個人擁有四套房, 不需要買了呀!”

童羽是幸運的。 過去20年的中國樓市, 是高速發展的黃金年代, 第二波嬰兒潮中出生的人們成家立業、拼命買房。 因為可以從父母、爺爺、奶奶那裡繼承, 單純從數量上看, 很多90後並不缺少房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