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流浪乞兒,擁有三個過人的帝王心術,奪取東北橫掃天下

有趣, 有料, 有深度

本文作者|霧滿攔江

文章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偷牛賊

努爾哈赤以一介流浪乞兒起家, 轉瞬間橫掃東北, 奠定了大清吞併天下的根基,

這與他過人的帝王心術是分不開的。

早在他還沒有一統東北的時候, 各方部落都對其虎視眈眈, 諜影重重, 努爾哈赤連覺都睡不踏實。 一天夜裡, 他正在炕上打盹, 忽然被門外的異響驚醒。 但他一聲也不吭地操起鋼刀, 悄無聲息地摸出門去。

借著朦朧的月光, 只見前面有一個人影, 手執明亮亮的利刃, 緊貼著牆根, 正在挨屋子地探頭探腦, 像是在尋找什麼。 努爾哈赤躡手躡腳走過去, 用刀背將那夜行人拍倒在地。 緊接著, 就聽努爾哈赤放開喉嚨, 大呼小叫起來:“有賊啊, 快來捉賊啊……”

護衛聽到喊聲, 急忙奔跑過來, 仔細一看, 說:“老大, 這不像是賊, 分明是敵人派來的奸細……”努爾哈赤卻呵斥道:“胡說, 你當我不認得奸細長什麼模樣?這傢伙明擺著,

十足的一個偷牛賊。 ”

護衛還要說什麼, 努爾哈赤卻制止了他, 喝令將那夜行人揪起來, 厲聲問道:“老實交代, 半夜三更你鬼鬼祟祟的, 是不是看中了我家的肥牛, 想要偷走?”

那奸細還在猶豫, 就聽努爾哈赤再次吼叫一聲:“你招還是不招?到底是不是偷牛賊?如果敢不招, 大刑伺候!”奸細被嚇得一個激靈, 急忙就坡下驢:“我招, 我招, 我全招……我真不該見財起意……我就是個偷牛賊!”

努爾哈赤得意揚揚地對護衛說道:“我早就說過了, 這傢伙肯定是個偷牛賊, 果然沒看錯吧?”護衛心裡說不出來的彆扭, 極力提醒努爾哈赤, 那人肯定是個奸細, 卻被努爾哈赤一瞪眼:“別打岔, 看我好好教訓教訓他!”又見他指著奸細的鼻子,

一頓苦口婆心, 諄諄教導:“小夥子, 不是我說你, 你看你有手也有腳, 幹點什麼吃不上飯?怎麼可以做賊呢……”

如此這般, 努爾哈赤將那名奸細狠狠地教育了一番, 直到那傢伙涕淚交加, 發誓要痛改前非, 再也不幹偷牛盜驢的營生, 努爾哈赤這才盡興, 給那奸細拿了幾錠銀子, 放他走了。

奸細抓起銀子, 飛也似的逃了。 這時候護衛再也忍不住了, 大叫起來:“他分明就是個奸細!”“還用你說?”努爾哈赤冷笑道, “你當我沒見過偷牛賊長什麼模樣啊?我一見他那鬼鬼祟祟的背影就知道他是個奸細。 ”

護衛聽得糊塗了, 努爾哈赤笑著說:“我問你, 現在咱們部落的勢力, 是不是能夠稱雄遼東?”

那護衛連連搖頭, 就這十幾個人, 七八條槍, 差得遠呢。

努爾哈赤又冷笑道:“對, 我們勢力不足,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韜光養晦, 千萬不能引起其他部落的注意。 一旦我說破了他是奸細, 就等於和對方把底牌掀開了, 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萬一他威脅我們, 又該怎麼辦?殺了他嗎?這豈不是正好給了對方進兵消滅我們的藉口嗎?如果任由對方污辱, 卻不敢吭聲, 那我們以後就更抬不起頭來了……所以, 今天這事只能這樣。 只要事情不說破, 就仍然有迴旋的餘地。 ”

《孫子兵法》說:“古之善勝者, 勝於易勝者也。 ”只有在有必勝把握的前提之下, 才可以進行戰爭。 努爾哈赤一生中幾乎百戰百勝, 正是因為他從不迷信軍事冒險主義。 在弱小的時候, 絕不貿然挑戰強者的力量, 以免陷自己於被動;在強大的時候,

絕不放過摧毀弱者的機會, 以免錯失良機。 這就是努爾哈赤的必勝之術。

帶著弓箭如廁

努爾哈赤向來非常機警, 刀劍從不離手, 就連去洗手間, 都拖槍帶刀攜弓箭。

早年間, 東北的洗手間堪稱人世間最能應付差事的土木工程, 無非是在家門口附近掘一個土坑, 坑上搭兩塊木板,講究的再搭一個木棚子,不講究的,乾脆就這麼席天幕地,大有“君子坦蕩蕩”的味道。努爾哈赤去的這個洗手間,就是這樣一個坦蕩之所。

他如廁的時候還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他總是將長弓拿在手上,搭箭上弦,引而不發。那天夜裡,努爾哈赤就是這麼蹲在土坑上,張弓搭箭。正在吭哧憋肚之餘,他眼角一掃,忽然看到一條黑影,悄無聲息地潛伏而來。他的弓箭對準那條黑影,“嗖”的就是一箭,就聽黑暗之中,傳來了一聲響亮的慘號。

努爾哈赤不緊不忙地提起棉褲,走過去一瞧,果然見到一個刺客正趴在雪地裡,腳踝之上,被他一箭貫穿。他的兩個弟弟聽到動靜,也急忙趕來了,揪起那倒楣蛋一問,原來此人正是要來刺殺努爾哈赤的。

“幹掉這傢伙!”兩個弟弟都火了,“太缺德了,趁人上廁所的時候搞暗殺,幸虧大哥你有提防,否則……那大哥你就死在糞坑裡了,傳出去名聲多臭啊!”

“是啊是啊,”努爾哈赤笑眯眯地道,“這個人……放他走吧。”

兩個弟弟同時吃了一驚,努爾哈赤卻笑著解釋:“你們不懂,這個人,是殺不得的。我們殺這個人容易,可是別忘了,他還有家人,有部落的。今天你殺了他,那麼他的家人和部落成員,就會絡繹不絕地趕來找我們報仇,到時候你是殺不勝殺啊,人家在暗處,咱們在明處,萬一什麼時候讓人得了手,那可就划不來了。”

一個弟弟聽了不服,抗議道:“照你這麼個說法,咱們乾脆放下兵刃,當和尚算了,現在我們征戰,哪天不是殺得血流成河?難道那些人就不會報復我們了嗎?”

努爾哈赤笑道:“那不一樣,行軍作戰,對方是父子兄弟上陣,一家人,一族人,甚至整個部落都在一起,一旦你擊敗了他們,就等於征服了整個部落。而且戰爭的殺戮血腥殘忍,會讓許多人產生強烈的恐懼心理,再也興不起反抗的意念。而這個人不同,他是個單獨的刺客,無論你用何種方式殺害他,非但不會在他的家人心中引發恐懼,反而會激發起仇恨。仇恨之心既生,想再以恐懼懾服對方,那可就難了。所以像這種刺客,與其殺掉,結怨於人,莫不如放他走,反而不會有後患。”

殺一個人和殺一百萬個人,就是莽夫與帝王的區別。莽夫會追求一時的殺戮快感,之後讓自己付出代價。帝王則會將大規模殺人合法化,這會在民眾心裡產生強烈的恐懼與畏懼,也就掃除了後患,並開闢了帝王之路。因此,能夠理直氣壯、名正言順地發動戰爭,就是帝王的天賦。

黃金肉

除此之外,努爾哈赤還具備第三種帝王心術: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能力。

老子說,治理國家,就跟在廚房裡炒菜是一個道理。炒菜看起來很簡單,過程卻極為細膩複雜,火候、刀工、放鹽、加醋,哪怕有一個小小的環節出了紕漏,菜還是那道菜,味道卻是判若雲泥。

令人驚訝的是,基本沒讀過書的努爾哈赤恰恰有“烹小鮮”的能力,中國菜譜上那道著名的“黃金肉”就是努爾哈赤的個人專利發明。而發明出這道菜的時候,他還不過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戰俘營中的一名俘虜而已。

史學家堅信,努爾哈赤是以他父親遺留下來的13副鎧甲為本錢,開創了大清帝國的基業。但是史學家們錯了,努爾哈赤開基創業的資本,其實就是這道黃金肉,與13副或12副鎧甲沒有半點關係。

中國人是講究吃的民族,中國的廚師猶如過江之鯽,數也數不過來,但是也有很多人,終其一生在廚房裡忙忙碌碌,煙薰火燎,弄得狼狽不堪,可炒出來的菜,跟開水煮過的木頭沒什麼兩樣。而努爾哈赤在遼東戰俘營中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的窘迫,就在那種窘迫的環境之下,他還有心思琢磨吃,發明出了黃金肉,並借此得到李成梁的賞識,這表明了努爾哈赤淡定從容的人生哲學風格。

淡定從容的人,總是有機會的。

到了24歲那一年,努爾哈赤的機會終於來了。

這個機會就是女真阿台部落大舉向明軍發動進攻,惹怒了李成梁。於是李成梁決意狂攻阿台的老巢古勒城,徹底消滅阿台部落。這場戰役,表面上看起來跟努爾哈赤沒什麼關係,但是由於大家都是女真人,婚迎嫁娶,沾親帶故,阿台的妻子,說起來算是努爾哈赤的表姐。為了把這個倒楣丫頭救出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一同進城,理由是他們要去勸說阿台投降—如果李成梁不是太缺心眼的話,估計根本不信他們這一套。

果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古勒城一攻而下,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還有那位一不留神嫁給阿台的表姐,一股腦兒地都被明軍砍得肢體不全,死於非命。

這下子努爾哈赤可得理了,他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天長慟,壯懷激烈,質問大明各級領導:“你們是領導還是土匪?是領導就要講道理是不是?你們憑啥殺我祖父?殺我爹?給我一個理由先!”

這事能怪大明各級領導嗎?古勒城已經成為兩軍交戰的戰場,殺聲連天,炮矢橫飛,你祖父和你爹偏偏要跑去湊熱鬧?生死陣前,血肉相搏,講究的就是一個各安天命,除非你不哭著喊著非要往戰場上湊,去了,你就得認命。

本來是很簡單的道理,可是大明領導幹部可能是腦子進水,硬是想不起這層關係來,於是努爾哈赤愈發地糾纏不休,非要大明王朝的領導們給他個說法不可。雙方糾纏到最後,明朝官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歸還了努爾哈赤祖父及父親的屍體,此外還做出了國家賠償,賠付努爾哈赤敕書30道、馬30匹。

這是努爾哈赤人生中取得的最重大、最關鍵的“戰役”,讓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從此他就可以走出廚房,把“烹小鮮”的經驗及技巧,推廣到戰場與談判桌上來,從而一步步奪取東北,謀劃天下。

中國的一項技術機密,沒有人把它當機密,慷慨送給印度,後果很嚴重

努爾哈赤側妃,不得寵愛鬱鬱而終,死後得17字諡號、尊崇兩百年不衰

為努爾哈赤征戰20年,努爾哈赤用一杯毒酒送他上路

坑上搭兩塊木板,講究的再搭一個木棚子,不講究的,乾脆就這麼席天幕地,大有“君子坦蕩蕩”的味道。努爾哈赤去的這個洗手間,就是這樣一個坦蕩之所。

他如廁的時候還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他總是將長弓拿在手上,搭箭上弦,引而不發。那天夜裡,努爾哈赤就是這麼蹲在土坑上,張弓搭箭。正在吭哧憋肚之餘,他眼角一掃,忽然看到一條黑影,悄無聲息地潛伏而來。他的弓箭對準那條黑影,“嗖”的就是一箭,就聽黑暗之中,傳來了一聲響亮的慘號。

努爾哈赤不緊不忙地提起棉褲,走過去一瞧,果然見到一個刺客正趴在雪地裡,腳踝之上,被他一箭貫穿。他的兩個弟弟聽到動靜,也急忙趕來了,揪起那倒楣蛋一問,原來此人正是要來刺殺努爾哈赤的。

“幹掉這傢伙!”兩個弟弟都火了,“太缺德了,趁人上廁所的時候搞暗殺,幸虧大哥你有提防,否則……那大哥你就死在糞坑裡了,傳出去名聲多臭啊!”

“是啊是啊,”努爾哈赤笑眯眯地道,“這個人……放他走吧。”

兩個弟弟同時吃了一驚,努爾哈赤卻笑著解釋:“你們不懂,這個人,是殺不得的。我們殺這個人容易,可是別忘了,他還有家人,有部落的。今天你殺了他,那麼他的家人和部落成員,就會絡繹不絕地趕來找我們報仇,到時候你是殺不勝殺啊,人家在暗處,咱們在明處,萬一什麼時候讓人得了手,那可就划不來了。”

一個弟弟聽了不服,抗議道:“照你這麼個說法,咱們乾脆放下兵刃,當和尚算了,現在我們征戰,哪天不是殺得血流成河?難道那些人就不會報復我們了嗎?”

努爾哈赤笑道:“那不一樣,行軍作戰,對方是父子兄弟上陣,一家人,一族人,甚至整個部落都在一起,一旦你擊敗了他們,就等於征服了整個部落。而且戰爭的殺戮血腥殘忍,會讓許多人產生強烈的恐懼心理,再也興不起反抗的意念。而這個人不同,他是個單獨的刺客,無論你用何種方式殺害他,非但不會在他的家人心中引發恐懼,反而會激發起仇恨。仇恨之心既生,想再以恐懼懾服對方,那可就難了。所以像這種刺客,與其殺掉,結怨於人,莫不如放他走,反而不會有後患。”

殺一個人和殺一百萬個人,就是莽夫與帝王的區別。莽夫會追求一時的殺戮快感,之後讓自己付出代價。帝王則會將大規模殺人合法化,這會在民眾心裡產生強烈的恐懼與畏懼,也就掃除了後患,並開闢了帝王之路。因此,能夠理直氣壯、名正言順地發動戰爭,就是帝王的天賦。

黃金肉

除此之外,努爾哈赤還具備第三種帝王心術: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能力。

老子說,治理國家,就跟在廚房裡炒菜是一個道理。炒菜看起來很簡單,過程卻極為細膩複雜,火候、刀工、放鹽、加醋,哪怕有一個小小的環節出了紕漏,菜還是那道菜,味道卻是判若雲泥。

令人驚訝的是,基本沒讀過書的努爾哈赤恰恰有“烹小鮮”的能力,中國菜譜上那道著名的“黃金肉”就是努爾哈赤的個人專利發明。而發明出這道菜的時候,他還不過是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戰俘營中的一名俘虜而已。

史學家堅信,努爾哈赤是以他父親遺留下來的13副鎧甲為本錢,開創了大清帝國的基業。但是史學家們錯了,努爾哈赤開基創業的資本,其實就是這道黃金肉,與13副或12副鎧甲沒有半點關係。

中國人是講究吃的民族,中國的廚師猶如過江之鯽,數也數不過來,但是也有很多人,終其一生在廚房裡忙忙碌碌,煙薰火燎,弄得狼狽不堪,可炒出來的菜,跟開水煮過的木頭沒什麼兩樣。而努爾哈赤在遼東戰俘營中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的窘迫,就在那種窘迫的環境之下,他還有心思琢磨吃,發明出了黃金肉,並借此得到李成梁的賞識,這表明了努爾哈赤淡定從容的人生哲學風格。

淡定從容的人,總是有機會的。

到了24歲那一年,努爾哈赤的機會終於來了。

這個機會就是女真阿台部落大舉向明軍發動進攻,惹怒了李成梁。於是李成梁決意狂攻阿台的老巢古勒城,徹底消滅阿台部落。這場戰役,表面上看起來跟努爾哈赤沒什麼關係,但是由於大家都是女真人,婚迎嫁娶,沾親帶故,阿台的妻子,說起來算是努爾哈赤的表姐。為了把這個倒楣丫頭救出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一同進城,理由是他們要去勸說阿台投降—如果李成梁不是太缺心眼的話,估計根本不信他們這一套。

果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古勒城一攻而下,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還有那位一不留神嫁給阿台的表姐,一股腦兒地都被明軍砍得肢體不全,死於非命。

這下子努爾哈赤可得理了,他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天長慟,壯懷激烈,質問大明各級領導:“你們是領導還是土匪?是領導就要講道理是不是?你們憑啥殺我祖父?殺我爹?給我一個理由先!”

這事能怪大明各級領導嗎?古勒城已經成為兩軍交戰的戰場,殺聲連天,炮矢橫飛,你祖父和你爹偏偏要跑去湊熱鬧?生死陣前,血肉相搏,講究的就是一個各安天命,除非你不哭著喊著非要往戰場上湊,去了,你就得認命。

本來是很簡單的道理,可是大明領導幹部可能是腦子進水,硬是想不起這層關係來,於是努爾哈赤愈發地糾纏不休,非要大明王朝的領導們給他個說法不可。雙方糾纏到最後,明朝官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歸還了努爾哈赤祖父及父親的屍體,此外還做出了國家賠償,賠付努爾哈赤敕書30道、馬30匹。

這是努爾哈赤人生中取得的最重大、最關鍵的“戰役”,讓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從此他就可以走出廚房,把“烹小鮮”的經驗及技巧,推廣到戰場與談判桌上來,從而一步步奪取東北,謀劃天下。

中國的一項技術機密,沒有人把它當機密,慷慨送給印度,後果很嚴重

努爾哈赤側妃,不得寵愛鬱鬱而終,死後得17字諡號、尊崇兩百年不衰

為努爾哈赤征戰20年,努爾哈赤用一杯毒酒送他上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