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法書欣賞」明 · 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

【法書欣賞】

明 · 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

明 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詩卷 匡時2012秋拍

作品鑒賞

對書法家的歷史評價向來與其人品、氣節相聯繫,

遂影響了我們對其書法本質上的實際的判斷。 張瑞圖雖為魏忠賢“閹黨”之輩, 並多次為迎合魏氏而出手為其書生伺碑文, 但若能客觀地就書法之美的角度來講, 他的藝術成就是不容忽視的。 張瑞圖打破傳統筆法, 于“鍾王外辟一蹊徑”, 是晚明書壇革新的主要力量, 亦是對傳統反叛的一個強有力的例證。 其書法不僅對明末的狂逸書風有所啟發, 並且輻射扶桑, 在日本書壇影響極劇, 日人稱他的書法藝術“氣脈一貫, 獨自風格”。

作為“晚明四家”之一, 張瑞圖的書法明顯與其他三公風格迥異。 雖同在晚明個性解放思潮影響之下, 邢侗、米萬鐘二者暫且不論, 他與董其昌之簡淡、率意、典雅就相去甚遠。 其風格更接近于倪元璐、傅山及王鐸的奇崛放縱。

此件作品《草書杜甫詩》, 體現了張氏成熟之風格。 張瑞圖草書初學孫過庭《書譜》, 後學蘇東坡草書《醉翁亭》, 得其神妙而不刻意模仿。 其用筆爽利勁健、硬峭放縱, 一改元明兩際媚俏之風。 結體扁平, 注重橫勢。 在章法上, 此作品與其以往手卷處理方法無異, 皆是字距緊, 行距松, 放縱間又有靈動之氣。 張瑞圖草書杜甫《渼陂行》手卷亦有其他版本, 然與此件相比, 或謂此作更具逸趣。 此作鋒芒淩厲, 方筆甚多, 折多過於轉, 有時亦用圓筆來破鋒芒。 線條渾厚, 多用中鋒。 筆勢多取橫勢, 較平穩而無造作的欹側。 每行字數安排較多, 雖然緊湊, 仍字字獨立, 並無密不透風之感, 疏密把握得恰到好處。

果亭山人之書不同時風,

求奇逸, 避柔媚, 崇尚放縱淩厲、交錯跌宕。 這在當時競尚柔媚的明代書風實屬異端, 然其一任自然, 力求扭轉時風確實值得稱讚, 亦有利於明末書壇展現更紛呈的面目。 此件作品, 可謂是其在這一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之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張瑞圖的審美趣味以及藝術追求, 誇大來講也可視為當時明際書壇審美意識轉捩之表現。 對於張瑞圖的評價我們應該著重於其作品, 從其作品中反觀其人。 他“獨標氣骨”于自己的書法藝術, 我們可以借助此件絕妙的草書手卷來重新審視。

附 杜甫《渼陂行》

岑參兄弟皆好奇, 攜我遠來遊渼陂。

天地黤慘忽異色, 波濤萬頃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 事殊興極憂思集。

鼉作鯨吞不復知, 惡風白浪何嗟及。

主人錦帆相為開, 舟子喜甚無氛埃。

鳧鷖散亂棹謳發, 絲管啁啾空翠來。

沈竿續蔓深莫測, 菱葉荷花靜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 下歸無極終南黑。

半陂已南純浸山, 動影嫋窕沖融間。

船舷暝戛雲際寺, 水面月出藍田關。

此時驪龍亦吐珠, 馮夷擊鼓群龍趨。

湘妃漢女出歌舞, 金支翠旗光有無。

咫尺但愁雷雨至, 蒼茫不曉神靈意。

少壯幾時奈老何, 向來哀樂何其多。

作品資料

作者 張瑞圖

尺寸27×220cm

估價 RMB 2,000,000-2,500,000

成交價RMB 2,300,000

專場歷代書法專場

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會2012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款識:瑞圖。

鈐印:張瑞圖印

鑒藏印:太儒進侍珍藏、環翠山房珍藏、單子堅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作品資料

作者 張瑞圖

尺寸27×220cm

估價 RMB 2,000,000-2,500,000

成交價RMB 2,300,000

專場歷代書法專場

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拍賣會2012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款識:瑞圖。

鈐印:張瑞圖印

鑒藏印:太儒進侍珍藏、環翠山房珍藏、單子堅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