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小貸+貼息 陵水聖女果產業做大做強

夏日炎炎, 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武山村, 農民楊富輝家旁邊, 正在培育聖女果苗的農田一派青翠。 新的聖女果種植期即將到來, 今年除繼續在本村種20畝聖女果外, 信心十足的楊富輝在百餘公里外也進行了佈局:他要在屯昌種四五十畝聖女果, 田地已經租好。

種苗、地租、雇工……新的計畫將有高額成本, 撐起他的雄心, 除了自己的積蓄, 還有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信用貸款。 在4月份, 他向陵水農信社光坡分社貸了10萬元。

但楊富輝並不認為這是冒風險的行為。 “早已經習慣了。 ”從2009年至今, 這已經是他連續第9年貸款了,

每年都能按時還款。

武山村是陵水著名的聖女果村, 家家戶戶種聖女果, 許多人也和楊富輝一樣, 習慣每年靠農信社小額貸款來墊付成本, 收穫得利後再還。 陵水農信社光坡分社經理周遊近日統計發現, 這個約800戶人家的村莊, 已有約500戶辦理過小額貸款, 如今每年約有400戶辦理貸款業務。

“村民只要滿足有固定住所、有勞動能力、有還款意願、有明確的貸款用途, 無吸毒、無賭博、無其他違法行為、無不良信用記錄‘四有四無’條件就能貸, 而且縣政府還全額貼息。 按時還款, 還能得誠信獎勵金。 ”周遊說, 產業的“錢”景, 加上優惠的貸款政策, 刺激了村民的貸款意願。

武山村是陵水最早種植聖女果的地方。 2007年楊富輝開始種聖女果時,

主要靠向親朋借錢墊付成本, 資金來源不穩定、欠人情債。 2008年, 我省開始試點農信社小額信貸。 2009年陵水推行小額信貸首年, 楊富輝就“吃螃蟹”, 貸了第一筆款5000元。

當年他種了9畝地, 結果出現虧損, 但依然堅持按時還款。 第二年, 受挫的楊富輝準備把規模縮小至一兩畝, 並準備不再貸款。 但考慮到他信用好, 信貸員鼓勵他再試試。 這一年他貸了兩萬元, 種了4畝, 每畝賺了三五萬元。 2011年, 他蓋起了新房。

有人嘗甜頭, 就有人“跟風”。 “種聖女果虧少賺多, 貸款還有貼息, 為什麼不貸?”2012年, 村民陳洪交也貸上了款, 逐漸擴大種植規模, 並於2014年前後蓋起新房。 周遊說, 在這一年, 武山全村約300戶農民有了小額貸款紀錄。

有資金保障, 武山整村聖女果產業發展迅猛,

種植規模從2012年的約6000畝增長至如今的1萬畝, 占陵水全縣聖女果種植面積的六分之一左右。 規模帶來產業集聚效應, 外來企業紛紛在這裡建起冷庫、收購站。

看到產業前景的楊富輝, 不甘心只做種植。 2011年建房後, 他每年貸款規模從兩萬元增長至三五萬元再到如今10萬元, 種植規模擴大到20畝的同時, 還建起村民自建的第一家冷庫, 並在陵水及其他市縣開展收購業務。 去年, 他總計賺了三四十萬元。

如今的武山村, 處處是“聖女果樓”。 周遊說, 武山村的不良貸款率僅為1%, 這從側面印證產業發展的健康和促農增收致富的成效。

“打個電話就行了。 ”由於農信社優化貸款流程, 實現一次授信、迴圈使用, 今年貸10萬元時, 楊富輝通過電話銀行就借到貸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