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017多彩貴州“非遺週末聚” 百花興義非遺力作震撼上演

7月22日, 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戶外勝地 百花興義“非遺週末聚”開幕式及興義非遺展演系列活動在貴陽市多彩貴州文化創意園拉開序幕。

開幕式啟動儀式 圖:沈輝

出席活動的有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黃康生、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班程農、省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省網信辦專職副主席劉沖、省國資委監事會主席張北平、黔西南州委常委、州委組織部部長顧先林、黔西南州委常委、興義市委書記許風倫共同開啟“2017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戶外勝地·百花興義’非遺週末聚”活動。

本次活動以“布依族板凳龍舞”、和“布依族高臺獅燈舞”的表演迎來了第一批客人。

“布依族板凳龍舞”, 是流傳在貴州省興義市萬峰林辦事處一帶布依村寨一種世代相傳的民間舞蹈藝術。 其表演程式是以獨具布依族特色的情歌對唱情景表演, 引入歡快熱烈的板凳龍舞。 表演時一般是以長板凳紮龍頭,

三人執板凳腳(男女搭配, 前二後一, 前二人各以側手執一腿, 後一人雙手執兩腿)玩耍。 2014年, 布依族板凳龍舞被列入第四批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而“布依族高臺獅燈舞”, 是布依族世代相傳的民間雜技藝術, 主要是用六張或八張四方桌疊成高臺,

一布依男、女扮成“獅子(猴子)”自上而下, 淩空起舞, 並配以獅子鑼(即打擊樂)表演的藝術形式。

據瓦戛獅燈藝人介紹, 他們的祖先玩獅子要搭三十六張桌子, 目前, 僅有瓦戛一支隊伍能表演《唐僧取經》一套故事。 2008年, 布依族高臺獅燈舞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副檔名錄。

10點展演開始, 以非遺專案為元素的歌舞相繼登場。

此次展演具有帶代表性的節目有《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古歌》、《布依族舞蹈》、《布依族風情表演:浪哨》、《布依族勒尤》等。

據悉《布依族八音坐唱》是首批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被譽為“聲音的活化石”、“凡間絕響, 天籟之音”。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 亦稱“八音坐彈”, 是布依族世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說唱藝術。 布依八音最初是由八種不同的樂器同台演奏而得名, 隨著發展又逐漸的加入了其它的樂器。 而每種樂器又取材于自然。 其旋律古樸、流暢、優美、悅耳, 常用於布依族節日、婚慶、祝壽、建房等喜慶場合。 2006年, 布依族八音坐唱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 興義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布依八音)之鄉”。

布依族八音坐唱

據瞭解《布依族勒尤》中的勒尤是布依族人民獨有的樂器, 是布依語的譯音, “勒”作名詞, 意為“喇叭”;作動詞, 意為“追”。 “尤”意為“情人”、“戀人”。 勒尤漢譯為“對情人發出信號的小嗽叭”或“喚醒情人的小嗽叭”。 用於布依族各種集會、慶典活動和青年男女的愛情、娛樂生活中。2008年,布依族勒尤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布依族勒尤圖

此次活動中還展出了大量布依族繡品。

木葉、排簫、勒尤重奏 《思念》 圖:沈輝

布依月琴彈唱《米酒竹筍迎賓客》 圖:沈輝

布依族服飾是燦爛的華夏服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西南邊陲,尤其是南盤江沿岸世世代代居住的布依族人民生產、生活習俗的反映。

興義布依族服飾以市境內沿南盤江一帶的鄉鎮最具代表。傳統的布依族服飾常用布依族婦女自織靛染的土布手工縫製。

一套完整的布依族婦女盛裝包括頭帕、上衣、圍裙、腰帶、短褶裙(甩褲),繡花鞋等大小6件套。2014年,布依族服飾被貴州省申報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布依族刺繡”是布依族女性世代傳承的一種手工技藝,興義的布依刺繡多為剪貼繡和平繡。刺繡圖案豐富,工藝精湛。繡品多用作服飾、帳簷、門簾、被面、背帶、頭帕、荷包、鞋面、手帕等飾物。2009年,布依族刺繡被列入第三批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演出圓滿結束,同時也贏得全場觀眾的掌聲,也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興義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深厚的非遺文化。現場除了一些既富地域風情的非遺文化展演外,還有獨具特色的興義醬香羊肉粉、糯香衝衝糕、脆香盒子粑等20來種特色小吃和商品,誠邀八方賓客欣賞非遺展演,品嘗興義美食。

興義是一個文化底蘊厚重的地方,它美在厚重的人文、美在優美自然風光、美在濃郁的民族風情。

圖:王曦

圖:王曦

興義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區,境內現有國家級風景區3個,省級風景區5個,各種人文景觀120餘處,且景點集中,各具特色。在興義“天然氧吧”、觀光田園、度假療養、尋幽訪古、體驗風情,可以盡享天人合一的生生不息。

圖:唐可

相關熱詞搜索:興義百花貴州

用於布依族各種集會、慶典活動和青年男女的愛情、娛樂生活中。2008年,布依族勒尤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布依族勒尤圖

此次活動中還展出了大量布依族繡品。

木葉、排簫、勒尤重奏 《思念》 圖:沈輝

布依月琴彈唱《米酒竹筍迎賓客》 圖:沈輝

布依族服飾是燦爛的華夏服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西南邊陲,尤其是南盤江沿岸世世代代居住的布依族人民生產、生活習俗的反映。

興義布依族服飾以市境內沿南盤江一帶的鄉鎮最具代表。傳統的布依族服飾常用布依族婦女自織靛染的土布手工縫製。

一套完整的布依族婦女盛裝包括頭帕、上衣、圍裙、腰帶、短褶裙(甩褲),繡花鞋等大小6件套。2014年,布依族服飾被貴州省申報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布依族刺繡”是布依族女性世代傳承的一種手工技藝,興義的布依刺繡多為剪貼繡和平繡。刺繡圖案豐富,工藝精湛。繡品多用作服飾、帳簷、門簾、被面、背帶、頭帕、荷包、鞋面、手帕等飾物。2009年,布依族刺繡被列入第三批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演出圓滿結束,同時也贏得全場觀眾的掌聲,也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興義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深厚的非遺文化。現場除了一些既富地域風情的非遺文化展演外,還有獨具特色的興義醬香羊肉粉、糯香衝衝糕、脆香盒子粑等20來種特色小吃和商品,誠邀八方賓客欣賞非遺展演,品嘗興義美食。

興義是一個文化底蘊厚重的地方,它美在厚重的人文、美在優美自然風光、美在濃郁的民族風情。

圖:王曦

圖:王曦

興義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區,境內現有國家級風景區3個,省級風景區5個,各種人文景觀120餘處,且景點集中,各具特色。在興義“天然氧吧”、觀光田園、度假療養、尋幽訪古、體驗風情,可以盡享天人合一的生生不息。

圖:唐可

相關熱詞搜索:興義百花貴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