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廈門推“風暴指數”,聯合美亞柏科打造互金“風控門”

作者:陳劍銳

說到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 李銘用了四個字來描述“天羅地網”。

首個發佈地方性“備案指引”的廈門金融辦又出監管新招, 聯合上市公司美亞柏科(300188.SZ)共同推出“風險防控系統”。

據瞭解, 接入風險防控系統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將接受“天羅地網”和存證雲三方面的資料評估, 最終得出“風暴指數”作為平臺安全性的考量標準之一。

廈門市“備案指引”發出後, 野馬財經(公號ID:ymcj8686)也受邀來到廈門金融辦, “備案指引”、風險防控預警平臺等問題, 對廈門金融辦協調服務處處長李銘進行了採訪。

搭建“天羅地網”風險防控系統

據瞭解, 廈門市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是廈門金融辦綜合了北京、上海的監管經驗, 和廈門市的金融環境打造而成的。

“2016年3月份, 廈門金融辦和市委政法委、公安局聯合到北京和上海去學習, 實際上我們也借鑒了北京、上海的做法, 依託一家上市公司——美亞柏科, 共同來研發廈門市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 ”李銘介紹道。

資料顯示, 美亞柏科是國內電子資料取證的龍頭企業, 自主研發出國內第一套電子資料取證勘查箱、建立了國內第一個電子資料鑒定實驗室等, 也是全國網路員警培訓基地。

說到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 李銘用了四個字來描述“天羅地網”。

天羅地網中的“天羅”, 就是利用大資料把企業在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的相關資訊和網路輿情做一個全方面搜索、整理;而“地網”是將線下的網格員和廈門百姓APP平臺作為風險預警的抓手,

目前廈門百姓 App的註冊量為20萬, 除了社區外, 還有公安、民警、志願者, 他們都可以通過廈門百姓App上傳線索。

除了天羅地網, 存證雲也是廈門市金融風險防控預警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存證雲首批引入了五家P2P企業作為試點單位, 接入企業的每一份合同, 都要在傳真掃描後上傳到存證雲平臺裡面, 存證雲利用了廈門大學提供的數學模型, 將合同資訊和銀行流水資訊做匹配, 如果匹配不上就會預警。

據瞭解, 2016年初, 廈門金融辦聯合《金融時報》共同召開了一次互聯網金融論壇, 會議上, 廈門金融辦提出了對於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防範風險提出一個初步設想,

“金融合同、資金要有一個流向痕跡”。

讓互聯網金融企業加入存證雲的出發點, 正是為了對互聯網金融痕跡進行流向做存證, 最終綜合“天羅地網”和存證雲三方面資料, 進行評價、打分得出風暴指數, 根據分值區別對待, 40分以下日常跟蹤, 40分到60分發出一些預警信號, 60分到80分是行政介入, 80分以上直接通知公安局立案。

風險防控預警系統

李銘提到, 廈門市公安局、政法委和金融辦一致認為, 金融風險把控要堅持“打早打小, 防微杜漸”, 風險防控預警系統就是起到這個作用, 所以廈門市“備案指引”的核心的要點就是協力廠商機構和接入風險防控預警平臺, 通過協力廠商機構和風險防控平臺來進行監測以達到指引的目的。 ”

以互聯網手段應對互聯網金融

現存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分為兩類, 一類是“金融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 金融互聯網化”;還有一類就是, “互聯網企業涉足到金融領域”, 李銘表示, 廈門金融辦的理念是“用互聯網的手段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業態”。

李銘介紹到, 人海戰術的監管方式對於當下的互聯網金融顯得不太現實, 因為資訊的不對稱, 很有可能出現非主觀意識造成的選擇性執法, 查到有問題的企業, 可以去處罰它, 但是沒被查到的則無法處理,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行政效率的問題。

據瞭解, 在美亞柏科研發的風險防控預警平臺基礎上, 廈門市金融辦增加了一個網貸機構的備案管理平臺, 有望在3月底之前把平臺介面開放給企業。 開放後, 備案申請中的注意事項, 廈門金融辦也將掛到備案平臺上, 讓企業充分瞭解, 同時企業註冊備案管理平臺之後, 也可以通過該平臺提交相關資料和申請, 資料和申請通過審核後,廈門金融辦在通過系統去通知企業將紙質的行政材料到金融辦進行最終審核,如此一來便可極大地提供備案申請效率。

李銘對野馬財經(公號ID:ymcj8686)表示,接下來廈門金融辦會出兩份指引,一個是對法律意見書的指引,一個是專項審計報告的指引,兩個指引會對企業常見問題進行答疑,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服務、協調、引導違規企業軟著陸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斷趨嚴,相關政策接連下發,互聯網金融行業一時間也風聲鶴唳,對監管有期待的同事也有擔憂。

李銘表示,政府監管的目的絕對不是一刀切,而是引導行業正規發展、軟著陸。

李銘舉了一個例子,“去年廈門金融辦曾發現一個有非法集資的嫌疑的企業,當時一行三局,公安局、工商局共同開會剖析後,覺得可能認定存在問題,隨後金融辦聯合農業局、區政府、鎮政府一起下到現場走訪約談,由銀監會、農業局、工商局、公安局分別告知企業違反了哪一條,最後由廈門金融辦表明問題的嚴重性,讓企業明白,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擁抱監管。之後相關部門給了兩個月的緩衝期,期間各部門共同引導其合規,之後那家企業違規的業務全部砍掉了,合規的東西再繼續做大,現在已經全面合規。用這種辦法,讓這類企業軟著陸,現在那家企業現在會主動找銀監局、農業局溝通尋求它的發展之路”。

最後李銘強調:金融辦的職能不只是執法,也有服務。

3月21日-24日期間

“野馬財經

文末留言評論

即可獲得一份現金紅包

每天留言被點贊量最高的前三位

將獲得現金紅包30元、20元、10元

瞭解規則詳情,請在“野馬財經點贊。還在等什麼?趕緊來發表神評論吧!

版權聲明:此文為野馬財經原創稿件,轉載須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野馬財經是專注于金融創新報導的新媒體,涉及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等領域,致力於成為財經金融領域領先的新媒體機構

資料和申請通過審核後,廈門金融辦在通過系統去通知企業將紙質的行政材料到金融辦進行最終審核,如此一來便可極大地提供備案申請效率。

李銘對野馬財經(公號ID:ymcj8686)表示,接下來廈門金融辦會出兩份指引,一個是對法律意見書的指引,一個是專項審計報告的指引,兩個指引會對企業常見問題進行答疑,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服務、協調、引導違規企業軟著陸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斷趨嚴,相關政策接連下發,互聯網金融行業一時間也風聲鶴唳,對監管有期待的同事也有擔憂。

李銘表示,政府監管的目的絕對不是一刀切,而是引導行業正規發展、軟著陸。

李銘舉了一個例子,“去年廈門金融辦曾發現一個有非法集資的嫌疑的企業,當時一行三局,公安局、工商局共同開會剖析後,覺得可能認定存在問題,隨後金融辦聯合農業局、區政府、鎮政府一起下到現場走訪約談,由銀監會、農業局、工商局、公安局分別告知企業違反了哪一條,最後由廈門金融辦表明問題的嚴重性,讓企業明白,要想繼續發展,就必須擁抱監管。之後相關部門給了兩個月的緩衝期,期間各部門共同引導其合規,之後那家企業違規的業務全部砍掉了,合規的東西再繼續做大,現在已經全面合規。用這種辦法,讓這類企業軟著陸,現在那家企業現在會主動找銀監局、農業局溝通尋求它的發展之路”。

最後李銘強調:金融辦的職能不只是執法,也有服務。

3月21日-24日期間

“野馬財經

文末留言評論

即可獲得一份現金紅包

每天留言被點贊量最高的前三位

將獲得現金紅包30元、20元、10元

瞭解規則詳情,請在“野馬財經點贊。還在等什麼?趕緊來發表神評論吧!

版權聲明:此文為野馬財經原創稿件,轉載須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野馬財經是專注于金融創新報導的新媒體,涉及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等領域,致力於成為財經金融領域領先的新媒體機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