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四川歷史名人⑨杜甫:窮年憂黎元 濟時肯殺身

說到詩聖杜甫, 相信在中國, 男女老少幾乎是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 西元759年, 杜甫棄官入川, 雖然躲避了戰亂, 生活相對安定, 但他仍然心系蒼生,

胸懷國事。 在四川的這段時期, 也是詩聖杜甫創作最為豐富的一段時期, 讓我們一起走近杜甫在四川期間的那段時光。

杜甫, 字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 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 被後人稱為 “詩聖”, 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西元759年冬天, 為避 “安史之亂”, 杜甫攜家帶口來到成都。 今天的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青羊區, 是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 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雖然暫時有了安身之所, 然而好景不長, 大風破屋, 大雨又接踵而至 。 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 詩人由自身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 長夜難眠, 感慨萬千, 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在巴山蜀水的這段時期, 杜甫創作達到了高潮, 不到兩年, 作詩四百三十多首, 占現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 雖然杜甫在成都居住生活的時間很短, 產生的影響力卻是空前的。 與其他地區相比, 杜甫在四川地區創作的詩歌內容更為豐富。 山水、農時、政治、民間疾苦, 都是他創作的題材。 其中的很多詩作, 也表現出杜甫對四川這塊土地的熱愛。

《四川觀察》編輯:楊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