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報深度解析:一文告訴你海康威視值不值得買

文/飛笛智投研究員 陳萌

公司簡介

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52研究所控股的一家中外合資公司。 公司專業從事安防監控產品的開發與銷售。 公司產銷量2013年全國第一, 並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2016年躍居全球安防50強榜首。

公司以視頻監控產品為開端, 逐漸形成了從後端到前端, 再到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和安防運營的佈局。 近年來, 結合人工智慧這一大趨勢, 推出了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產品, 大資料服務以及若干智慧產品。

行業簡析

總體上來看, 安防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巨大。

其一, 我國安防市場起步於20實際70年代, 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猛。

這其中作為安防市場核心的視頻監控市場, 從2010到2016年間連續保持正增長。

根據《中國安防行業“十三五” (2016-2020年)發展規劃》, 到2020年, 安防企業總收入達到 8000 億元左右。 行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預期較強。

其二, 根據IHS2016年發佈的資料, 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三者的市場佔有率之和為28.9%。 而在較為成熟的海外市場此項資料通常在50%以上, 例如日本為66%, 美國為70%。

可見, 國內安防龍頭在市場佔有率方面的空間還是很大。

業務狀況

公司業務方面與視頻監控密切相關的前端產品和後端產品占收入比例一直較高,

毛利率也較高。

除了傳統的視頻監控業務, 海康威視近來秉承AI+安防的理念, 推出了以“深眸”“超腦”為代表的若干智能化攝像頭;以移動機器人為載體, 推出了智慧搬運、分揀和泊車機器人;在汽車電子方面推出了智慧後視鏡、車載監控像機等產品。

這些創新業務也帶來了公司收入的增長。

公司在境外市場的大力拓展亦逐見成效。

財務狀況

公司已於昨日公佈了2017年半年報, 主要資料如下。

通過計算近年來海康威視的權益收益率, 可以發現海康威視的業績表現是很不錯的。

從盈利能力來看, 海康威視近年來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 但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卻基本不受影響。

在公司營收從72億飆升到319億的五年間, 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在營收中的占比基本比較穩定, 可見公司的內控管理比較優秀。

海康威視作為一家安防公司,身上始終不可避免的帶有製造業的影子。在整個安防行業逐漸擁抱智慧化,產品更新換代加速的情況下,公司的運營效率如何呢?

由上可見,其存貨周轉率一直在上升,則其存貨周轉天數不斷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公司運營效率高,另一方面也從側面佐證了公司產品的暢銷。

公司業務不斷擴張,不可避免的要進行財務融資。

從長期償債指標看,公司的負債權益比在逐年增加,這與公司不斷擴張的業務規模相匹配。

從短期償債指標看,公司的流動比率有升有降,但總體處於較高水準,在公司流動資產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流動比率高企,說明公司流動負債規模也較大,作為產業鏈中游公司,可見其在產業鏈下游企業中佔用資金較多。作為行業寡頭,這種情況的出現應當不算意外,畢竟公司在產業鏈中話語權比較大。

科技實力

除了上面的財務分析外,公司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其技術的發展和技術的落地也是分析時很重要的一部分。公司在創立之初對研發方面就很重視,目前研發投入基本維持在銷售額的7%, 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員工數量的40%以上,根據有關媒體披露的資料,截至2016年末,公司共獲得專利1252件,其中288項為發明專利,國際專利30項以上。

公司在全球設有五大研發中心。與德州儀器共建了“數位信號處理方案實驗室”,與賽靈思共建了“FPGA聯合實驗室”。在香港、美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韓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子公司。

可能存在的風險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等待海康威視的不全是機會也會有挑戰。

首先,海康威視的國內業務擴張已經開始放緩,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些概念火熱發展的情況下,海康威視要想搭上這趟車,除了要在產品上接著努力外,政府專案回款速度慢,週期相對較長會對企業資金鏈產生考驗,更不要說部分地區政府資金狀況不健康,債務高企。

海外業務方面,海康威視要想打入國外市場,尤其是較為成熟的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一方面存在可拓展空間有限的問題。另一方面競爭對手的強大也不可不重視。

此外,從安防行業產業鏈來看,上游的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晶片市場毛利率高,技術壁壘也高,目前半導體晶片市場主要是由德州儀器、亞德諾和安霸佔據,感測器市場還是索尼和三星的天下。海思和中星微已經開始在半導體晶片方面發力,但目前尚未進入主流市場。

中游的硬體供應商、系統集成商、運營服務商方面國產化程度很高,目前國內市場產生了海康威視和大華的雙寡頭局面。

下游的銷售代理商工作繁瑣、利潤微薄,而且地域性較強,目前尚未形成公認的領導企業。

海康威視目前雖然已成為行業寡頭,但其地位始終處於產業鏈中游,雖然與因特爾和英偉達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議價能力也較強,但始終缺乏對上游關鍵技術的掌握。這對公司未來的繼續擴張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海康威視作為一家安防公司,身上始終不可避免的帶有製造業的影子。在整個安防行業逐漸擁抱智慧化,產品更新換代加速的情況下,公司的運營效率如何呢?

由上可見,其存貨周轉率一直在上升,則其存貨周轉天數不斷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公司運營效率高,另一方面也從側面佐證了公司產品的暢銷。

公司業務不斷擴張,不可避免的要進行財務融資。

從長期償債指標看,公司的負債權益比在逐年增加,這與公司不斷擴張的業務規模相匹配。

從短期償債指標看,公司的流動比率有升有降,但總體處於較高水準,在公司流動資產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流動比率高企,說明公司流動負債規模也較大,作為產業鏈中游公司,可見其在產業鏈下游企業中佔用資金較多。作為行業寡頭,這種情況的出現應當不算意外,畢竟公司在產業鏈中話語權比較大。

科技實力

除了上面的財務分析外,公司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其技術的發展和技術的落地也是分析時很重要的一部分。公司在創立之初對研發方面就很重視,目前研發投入基本維持在銷售額的7%, 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員工數量的40%以上,根據有關媒體披露的資料,截至2016年末,公司共獲得專利1252件,其中288項為發明專利,國際專利30項以上。

公司在全球設有五大研發中心。與德州儀器共建了“數位信號處理方案實驗室”,與賽靈思共建了“FPGA聯合實驗室”。在香港、美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韓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子公司。

可能存在的風險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等待海康威視的不全是機會也會有挑戰。

首先,海康威視的國內業務擴張已經開始放緩,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些概念火熱發展的情況下,海康威視要想搭上這趟車,除了要在產品上接著努力外,政府專案回款速度慢,週期相對較長會對企業資金鏈產生考驗,更不要說部分地區政府資金狀況不健康,債務高企。

海外業務方面,海康威視要想打入國外市場,尤其是較為成熟的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一方面存在可拓展空間有限的問題。另一方面競爭對手的強大也不可不重視。

此外,從安防行業產業鏈來看,上游的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晶片市場毛利率高,技術壁壘也高,目前半導體晶片市場主要是由德州儀器、亞德諾和安霸佔據,感測器市場還是索尼和三星的天下。海思和中星微已經開始在半導體晶片方面發力,但目前尚未進入主流市場。

中游的硬體供應商、系統集成商、運營服務商方面國產化程度很高,目前國內市場產生了海康威視和大華的雙寡頭局面。

下游的銷售代理商工作繁瑣、利潤微薄,而且地域性較強,目前尚未形成公認的領導企業。

海康威視目前雖然已成為行業寡頭,但其地位始終處於產業鏈中游,雖然與因特爾和英偉達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議價能力也較強,但始終缺乏對上游關鍵技術的掌握。這對公司未來的繼續擴張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