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業務持續增長 中信銀行零售二次轉型再推進

本報記者 姜業慶

在各大商業銀行經營轉型的大背景下, 素以傳統的對公業務見長的中信銀行, 自啟動零售戰略二次轉型以來, 零售業務轉型速度明顯加快。

根據3月23日上午發佈的中信銀行2016年年度業績報告, 2016年中信銀行總資產達59310.50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15.79%;淨利潤416.29億元。 報告期內, 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80.62億元, 比上年增長20.10%, 占本行營業收入的25.95%;零售銀行非利息收入231.90億元, 比上年增長34.88%, 占本行非利息淨收入的51.53%。

“這主要得益於中信銀行的零售二次轉型戰略。 ”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指出, 近年來,

中信銀行以零售銀行作為轉型突破口, 通過零售銀行二次轉型, 重點推動了個人信貸、管理資產、收單業務等三大業務發展。

據悉, 自中信銀行啟動零售銀行二次轉型以來, 無論是在零售銀行的經營服務體系方面, 還是在網點產能和投入產出效率方面, 都獲得了全面提升。 目前, 中信銀行在出國金融、薪金煲、手機銀行、房抵貸、中信信用卡在內的五大單品將成為角逐零售市場的重要武器。 據2016年年報顯示, 報告期內, 中信銀行個人客戶管理資產餘額達到1.3萬億元, 增量同比增幅41%;全行客戶量達到6747萬戶, 其中中高端客戶超過50萬戶, 增幅20%;個人信貸業務規模近萬億元, 增幅43%;信用卡新增髮卡700萬張;移動銀行客戶超過2000萬戶。

業界人士分析,

能夠得到6000多萬客戶的信任, 與中信近年來的零售創新轉型密不可分。 中信銀行重點打造網點產能與服務水準的提升, 以產能促服務。 在創新方面, 中信銀行零售銀行還與百度共同發起設立“百信銀行”, 開創了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攜手共贏新格局。 業績報告顯示, 中信銀行為繼續保持互聯網金融領域先發優勢, 與百度聯合發起設立的百信銀行獲得銀監會批准籌建, 將以獨立法人形式開展直銷銀行業務。

記者還獲悉, 中信銀行還牽頭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聯合發起設立 “商業銀行網路金融聯盟”, 引領電子帳戶行業標準, 通過聯盟行間的系統互聯、帳戶互認、資金互通, 為客戶帶來更加安全的帳戶保障和更多創新的金融服務。

電子銀行創新支付方式, 發佈“信e付”“雲閃付”等創新產品。 信用卡中心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 先後與順豐、京東、小米、華為、返利網等多領域公司跨界合作。 整合集團及9家金融子公司資源, 舉辦“中信財富論壇”, 正式發佈中信財富管理品牌, 建立起中信財富指數工作機制, 組建中信財富專家顧問團隊, 並形成中信產品精選方案等。

中信銀行的零售能力整體提升, 除了創新之外, 重要的還有做實基礎業務。 據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介紹, 提升零售整體實力, 中信銀行主要堅持了三個做大。 一是做大管理資產。 二是做大資產業務。 三是做大收單業務。 中信銀行2016年大力拓展收單業務, 使其在優化客戶結構、提升中收、吸收存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另外, 從年報中也可看出, 如何整合現有優勢及資源, 建立起零售板塊整合的綜合行銷體系也是中信銀行零售二次轉型的一大特色。 記者瞭解到, 中信銀行正致力打造的以“三卡一金”(菁英卡、香卡、幸福年華卡和出國金融服務)為特色的家庭財富管理體系, 重點挖掘女性客群需求, 同時帶動幸福年華卡老年客群、菁英卡年輕客群的增長, 並進一步強化出國金融特色業務。 2016年, 中信銀行與美國國土安全部簽署了EVUS協議, 説明所有赴美客戶辦理兩年一次的EVUS資訊登記服務, 中信銀行赴美簽證代繳費、代傳遞和護照返還業務等服務再升級。 中高端客戶經營方面, 逐步確立 “利潤中心、管營合一、上管下營”的私人銀行新模式。

同時做強網點產能。 全行開展網點分類管理, 加強產能監測評估, 實行“一行一策”,有效提升網點行銷服務能力。

針對未來零售銀行的發展, 李慶萍坦言, 中信銀行零售銀行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 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 以推進服務升級為路徑, 持續深化零售戰略二次轉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