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保險資產負債管理體系建設全面推進

□記者 張偉楠

關於“保險行業全面推進資產負債管理體系建設、提升防範化解風險能力”又掀起一波新的討論。

近日,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資協”)組織召開了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研究成果發佈會。 會議就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思路與框架、行業資產負債管理與資產配置調研情況、資產負債管理監管國際研究及資產負債管理對保險公司經營影響等內容進行了專題演講和深入交流。

會上, 諮詢機構安永公佈了《2016年保險業資產負債管理與資產配置調研結果》。 安永高級經理張佳稱,

調研結果顯示, 資產與負債不匹配問題突出, 部分保險公司在資產負債期限匹配、成本收益匹配、現金流匹配方面存在潛在缺口風險。

資產負債管理助保險業“強身健體”

資產負債管理是指保險公司在風險偏好和其他約束條件下, 持續對資產和負債相關策略進行制訂、執行、監控和完善的過程。 資產負債管理是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是當前行業防範風險、應對複雜市場環境挑戰、提高經營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思路以構建監管評價體系、實施差別化監管, 推動資產負債聯動、提高公司管理能力, 審慎穩健資產配置、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 充分考慮風險因素、綜合衡量公司能力, 兼顧長期經濟價值、中期財務表現、短期流動性和公司特點、實施獎優罰劣的差異化監管。

為了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按照“1+4”系列重要檔要求, 保監會積極謀劃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的落地措施, 創建監管工具。 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是在“償二代”監管的基礎上, 發展出的又一重要監管工具, 對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一是有利於回歸保險業本源, 提高行業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 二是有利於引導保險資金“脫虛向實”, 為開展差異化監管奠定基礎, 優化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三是有利於彌補監管短板, 提升監管效能。

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刻不容緩

2016年, 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7.5%, 規模已達世界第二。

與此同時, “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償二代)”的正式實施, 標誌著我國保險業監管體系進入了新的階段。 同時, 行業也面臨著監管約束加強、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際市場波動加劇、整體金融市場風險水準上升等重要挑戰。

據悉, 安永此次對204家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公司以及受託管理保險資金的其他機構, 針對資產配置與資產負債管理工作架構、組織與流程, 保險產品成本與價值分析, 保險資產配置, 風險監控, 模型與工具, 內部壓力測試使用, 投資指引的制定、執行與考核, 這七大部分開展了全景式摸底。 調研結果顯示, 不同類型公司的情況各不相同:壽險、大型、外資公司在職能架構、分工流程、模型技術手段等方面相對更加成熟;大部分保險公司在職能架構和流程方面能夠達到保監會現行要求,

但是在人才配備、模型技術、壓力測試使用上處於初級階段;資產與負債不匹配問題突出, 部分保險公司在資產負債期限匹配、成本收益匹配、現金流匹配方面存在潛在缺口風險。

由此, 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工作必要且十分緊迫。 行業資產負債期限不匹配問題突出, 利率下行環境下存在再投資風險, 部分保險公司“短錢長配”帶來流動性風險, 費率市場化和資產配置多元化對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 保險監管機構正在探索建立資產負債管理監管長效機制。 監管制度包括監管辦法、量化評估、能力評估等規則,

引導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正回饋機制。 據瞭解, 下一步將繼續研究完善能力評估規則和量化評估規則, 建立資產負債管理監管制度並搭建資料包送資訊系統, 開展行業相關培訓工作。

打造資產負債管理核心競爭力

如何進行資產負債有效管理, 業內人士從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工銀安盛風險管理部負責人李進表示, 資產負債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戰略資產配置是核心抓手, 資產負債管理應當融入到公司主要經營決策中。 資產負債管理應從產品開發開始, 根據新產品規模和重要性,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進行資產負債管理分析, 基於新產品對應帳戶的戰略資產配置及各大類資產長期收益率假設, 得到新產品對應的收益率假設及不同情景下產品整體收益狀況。各機構應設定有效的風險限額體系為資產負債管理提供風險依據。投資、風險管理、法律、稅務和財務等部門應相互配合,完成各職能部門要求。

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魏瑄認為:定量方面,結合償付能力,通過資本金和償付能力框架來定量監控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定性方面,借助自評估的定性監管(如ORSA)推動保險公司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促進資產負債兩端互動,是國際上普遍的做法與趨勢。資產負債匹配監管從過去的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成為償付能力監管的有益補充。

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研究員對資產負債管理工作提出了兩點建議:第一,提升行業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選擇差異化資產負債管理模式,重視前瞻性管理,以系統與資料作為支撐提升科學決策水準,加大另類投資以服務實體經濟。第二,優化資產負債管理監管。加快構建監管體系,明確具體管理標準,用償付能力監管代替比例監管,堅持定量與定性結合,披露與審核相結合等措施。

中保資協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要全面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保監會的要求與部署,從科學防範化解系統風險出發,大力推進保險業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建設,通過加強制度化、專業化、技術化來約束防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推動行業回歸保障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得到新產品對應的收益率假設及不同情景下產品整體收益狀況。各機構應設定有效的風險限額體系為資產負債管理提供風險依據。投資、風險管理、法律、稅務和財務等部門應相互配合,完成各職能部門要求。

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魏瑄認為:定量方面,結合償付能力,通過資本金和償付能力框架來定量監控資產負債不匹配風險;定性方面,借助自評估的定性監管(如ORSA)推動保險公司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促進資產負債兩端互動,是國際上普遍的做法與趨勢。資產負債匹配監管從過去的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成為償付能力監管的有益補充。

某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研究員對資產負債管理工作提出了兩點建議:第一,提升行業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選擇差異化資產負債管理模式,重視前瞻性管理,以系統與資料作為支撐提升科學決策水準,加大另類投資以服務實體經濟。第二,優化資產負債管理監管。加快構建監管體系,明確具體管理標準,用償付能力監管代替比例監管,堅持定量與定性結合,披露與審核相結合等措施。

中保資協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要全面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保監會的要求與部署,從科學防範化解系統風險出發,大力推進保險業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建設,通過加強制度化、專業化、技術化來約束防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推動行業回歸保障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