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龔篤清:徐霞客“郴遊日記”對現代旅遊的啟示

徐霞客畫像

徐霞客可稱為中國旅遊史上第一人。 他在明朝末年戰火遍地、盜賊紛起之時, 憑著對大好山河之酷愛, 被乾糧, 幾次出遊, 足跡遍佈滇黔川湘等南方諸省, 探奇覽勝, 歷盡艱險, 幾致性命不保, 仍無怨無悔。 雖因種種原因, 未能達其走遍全國奇山異水之初衷, 但已成空前之壯舉, 留下中國旅遊史上之佳話, 被目為奇人。 尤令人心折的是, 他將每日出遊之親見、親歷、親聞筆之于紙,

成《徐霞客遊記》一書, 筆觸生動簡練, 堪稱文學巨著, 許多篇章可與《水經注》媲美, 且具有地名學、地理學、風俗學、史料學、人口學、旅遊學之巨大價值, 實為重要的文化遺產, 被後世稱為奇書, 充盈著現代意義, 這從其“郴遊日記”中即可看出。

徐霞客“郴遊日記”記錄了他自明崇禎十年(1637)四月初三自藍山入臨武, 曆宜章、郴州、資興、永興等今之郴州市所轄地域十餘日之見聞, 共計八千多字。 從這短短的幾千字中, 我們可領略他所經之處山水之秀美, 民風之淳樸, 風俗之奇異, 城鎮村莊之古色, 廟宇名勝之原貌, 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可給今人以文化的啟示與旅遊開發的引導。

“郴遊日記”中關於一些至今猶存的名勝古跡的記述,

保留了它們的文化底蘊, 既可讓今人瞭解其原貌, 又可體味其文化內涵, 再參以其他古代著名學者的記述, 可為我們今天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它們進行修復時作底本, 不致弄出大失其文化底蘊的笑話。

如徐霞客詳盡地記載了他游郴州蘇仙嶺的經過。 “入山即有穹碑, 書‘天下第十八福地’”。 山下的白鹿洞前, 當時建有乳仙宮, “洞門高丈六, 止從楹上透光入洞耳。 洞東向, 皆青石迸裂, 二丈以內, 即成峽而入, 已轉東向, 漸窪伏黑隘, 無容匍伏矣。 成峽處其西石崖倒垂, 不及地者尺五, 有嵌裂透漏之狀。 正德五年, 錫邑秦太保金時, 以巡撫征龔福全, 勒石於上。 又西有一隙, 側身而進, 已轉南下, 穿穴匍伏出岩前, 則明竇也……由宮門內右登嶺,

冒雨北上一裡, 即為中觀。 觀門甚雅, 中有書室, 花竹然……由觀右登嶺, 冒雨東北一裡半, 遂造其頂。 有大路由東向迓入者, 乃前門正道, 有小路北上沉香石、飛升亭, 為殿后路。 餘從小徑上, 帶濕謁蘇仙, 僧俗謁仙者數十人……十一日, 與眾旅飯後, 乃獨遊殿外虛堂。 堂三楹, 上有詩匾環列, 中有額……其堂址高, 前列樓環之, 正與之等。 樓亦軒敞……其外即為前門, 殿后有玉皇閣, 其下即飛升亭矣……仍持蓋下山。 過中觀, 入謁仙, 覓僧遍如, 不在……折薔薇一枝, 下至乳源宮, 供仙案問。 乘宗仍留茶點, 且以仙桃石饋余……宮中有天啟初邑人袁子訓(雷州二守)碑, 言蘇仙事甚詳。 ”

這段記遊文字, 將明代蘇仙嶺的景觀, 建築格局做了精確描敘, 也點明蘇仙嶺所供奉的是蘇仙,

其建築系道觀, 是道教文化的產物, 而主其事者卻是僧人, 顯示出道佛共融的文化現象。

這種文化內涵及道佛共融的現象, 在五十多年後清初著名學者劉獻廷的《廣陽雜記》中亦有精准記載。

康熙三十二至三十三年(1693、1694)間, 劉獻廷曾在郴州住過一段時間, 故記下了他在郴州看戲, 觀巫師登梯作法, 水車車水, 郴州腳夫以巧法盜取廣客貨物, 及郴州蘇仙橋畔之郴江祠、烏石磯、桔井觀、義帝陵, 永興觀音岩、彈子崖、程江口的種種狀況。 關於蘇仙嶺, 他說:“蘇仙山上為靜思宮, 中為中觀, 下為白鹿洞。 靜思宮在山巔, 亦頗高, 中奉蘇耽母子像。 屋宇皆堅, 略無登眺之致。 宮後有亭, 亭中一石臨崖, 垂垂欲落, 鐫沉香石三字, 雲蘇耽跨鶴升仙處也。 亭中有蘇耽跨鶴像,鶴形肥胖如鵝,見之令人失笑。其上更有茶盤石,此地稍可,然苦無水。中觀門臨流水,絕勝靜思,然屋宇頹敗,僧亦不堪。上一層有小閣,可以遠眺。觀前地有仙桃,乃土中石子,掘得之,雲磨服可治腰痛,又雲能治百病。此物形如腰子,治腰腎疼,理或有之。白鹿洞石秀絕,洞宏敞,東南向,高丈餘,深尋常,石乳所結,如華萼下垂。東北一小洞,可傴僂而入,雲極深遠,可通永興。使在下江,不知裝點何似矣。洞前一亭,乃州牧陳允臣所建。石壁上鐫宋淳熙中諸人名氏,字亦可觀,予為之流連而不能雲矣。”

劉獻廷所見,雖與徐霞客所記略有不同,如白鹿洞前“叢桂蔭門,清流界道”之乳仙宮已為知州所建之亭取代,頂觀已名之曰“靜思宮”,但知全山建築仍為道觀,道教文化在山中仍占主導地位,而觀中主事仍為僧侶,體現了佛道相融的趨向在繼續。這種格局至20世紀50年代筆者所見仍維持著。而今天將其頂觀改建“南禪寺”,建築不古不今,供奉雖有蘇仙,卻將“郴土俗傳有九仙二佛”中原本不在此處供奉的無量壽佛引入,加上釋迦牟尼,實形成以佛教文化為主的局面,從而改變了蘇仙嶺的文化底蘊,使千古名勝面目全非,不能說不屬敗筆,貽禍無窮。這種教訓,是徐霞客“郴遊日記”的文化內蘊給我們反省今人作為提供了證據。

作為一個具有高深文化素養及深諳旅遊文化的人,徐霞客總是把出遊的目標匡定在最有特色的佳山秀水及聲名遠著的名勝古跡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以有限的生命、枯窘的行囊而探得天地之精華。他在郴州的行跡就體現了這一特點。也正因為如此,便給我們今天在審視這些至今猶存的自然與文化景觀時提供了史料,給人以種種文化的啟示。

徐霞客曾遊覽了著名的永興觀音岩。“郴遊日記”中記雲:“岩在江北岸,西南下瞰江中,有石崖騰空,上覆下裂,直濱江流。初倚其足,疊閣兩層,閣前有洞臨流,中容數人。由閣右懸梯直上,嫋空掛,上接崖頂,透隙而上,覆頂之下,中嵌一龕,觀世音像在焉。岩下江心,又有石獅橫臥中流,昂首向岩,種種絕異。”

劉獻廷的《廣陽雜記》也有記載:“觀音岩在永興縣西五六裡,岩高數十丈,臨江壁立,懸崖覆洞。山足至洞頂,高八丈許。洞之廠上附頂處,架木為龕,可布三四席,中奉普門大士像,懸梯以登梯凡三十四級,下臨江處為僧舍,遠望之如方壺蓬島。自龕後循梯以登龕,梯三接皆陡立,自下望之如登天。登龕縱目遠眺,心神為之條暢。江中岩前有獅子石,爪牙頭目逼真,水漲時,舟遭之立碎。來人以形家言,鑿碎其唇齒雲。庵之西別有靜室一所,為樓三楹,亦在懸崖之上,有平地丈許,鑿石級三層,不可鑿者,補之以梯,去平地有六七丈。壁有石坎,大如鬥,中有泉水盈一掬,冬夏不涸,鐫觀音泉三字。”

徐霞客遊覽圖

可是這種風光極佳,極富特色,“遠望之如方壺蓬島”的佛教聖地,因人們環境保護與文物保護意識的缺乏及其他種種原因而遭到嚴重破壞。岩下的水面被填充為水泥坪,岩頂放炮取石,弄得方壺蓬島之氣象永失。筆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到此,即親見岩頂炸石修路,如鬥亂石紛飛的情景。後又因失火,將極具唯一性的木結構樓閣全部燒毀,而建起了非中非西的水泥樓臺,使徐霞客與劉獻廷筆下所記的文化情趣與內蘊頓失,其文化價值便大打折扣。這就告訴人們,必須大力提高國人,尤其是各級官員的文化素質,樹立起牢固的環保意識與文物保護意識。否則,徐霞客遊歷過的名勝古跡就將永遠定格在典籍中了。

相反,那些環境保護做得好的地方,其山水古跡卻勃發出勃勃生機,給今人帶來無窮的福利,如徐霞客只簡略地記述的郴州蘇仙區良田鎮吳溪村便是這樣。

徐霞客說:“由大竹峒東逾大竹嶺,嶺為大竹山南下之脊,是為分水,東游吳溪出郴,西由章橋入宜。上少下多,東向直下三裡,是為吳溪,居民數家,散處甚敞,前章橋流賊所從而西者也。村東一裡,有橋跨溪上,渡橋北,上小分嶺,亦上少下多。”

由於這兒地處偏僻的大山中,原生態環境較少受到破壞,故徐霞客所記載過的明代吳溪的自然景觀依舊,山林茂密,竹樹婆挲,它們涵養了水源,故這兒的山溪飛,吳溪奔湍。山綠水清,使這兒的空氣極為清冽,富含負離子。加上這兒的民風淳樸,古風猶存,菜蔬稻穀均不施農藥化肥,雞鴨豬魚皆依古法飼養,味道鮮美,食物均合養生之道,故成為城裡人首選的旅遊之地。

對照“郴遊日記”,從吳溪古今面貌之相者而給今人帶來的種種正面效應,可證明“郴遊日記”在催醒今人的環保意識上確有作用。

總之,“郴遊日記”對郴州旅遊事業及其他文化建設的發展當有無窮的潛在價值,值得深入發掘。

(作者龔篤清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本文摘編自湖南省文史研究館主辦刊物《文史拾遺》,標題稍有改動。)

注釋:

①劉獻廷《廣陽雜記》卷第三,曾國藩署簽,金陵書局清同治刻本。

亭中有蘇耽跨鶴像,鶴形肥胖如鵝,見之令人失笑。其上更有茶盤石,此地稍可,然苦無水。中觀門臨流水,絕勝靜思,然屋宇頹敗,僧亦不堪。上一層有小閣,可以遠眺。觀前地有仙桃,乃土中石子,掘得之,雲磨服可治腰痛,又雲能治百病。此物形如腰子,治腰腎疼,理或有之。白鹿洞石秀絕,洞宏敞,東南向,高丈餘,深尋常,石乳所結,如華萼下垂。東北一小洞,可傴僂而入,雲極深遠,可通永興。使在下江,不知裝點何似矣。洞前一亭,乃州牧陳允臣所建。石壁上鐫宋淳熙中諸人名氏,字亦可觀,予為之流連而不能雲矣。”

劉獻廷所見,雖與徐霞客所記略有不同,如白鹿洞前“叢桂蔭門,清流界道”之乳仙宮已為知州所建之亭取代,頂觀已名之曰“靜思宮”,但知全山建築仍為道觀,道教文化在山中仍占主導地位,而觀中主事仍為僧侶,體現了佛道相融的趨向在繼續。這種格局至20世紀50年代筆者所見仍維持著。而今天將其頂觀改建“南禪寺”,建築不古不今,供奉雖有蘇仙,卻將“郴土俗傳有九仙二佛”中原本不在此處供奉的無量壽佛引入,加上釋迦牟尼,實形成以佛教文化為主的局面,從而改變了蘇仙嶺的文化底蘊,使千古名勝面目全非,不能說不屬敗筆,貽禍無窮。這種教訓,是徐霞客“郴遊日記”的文化內蘊給我們反省今人作為提供了證據。

作為一個具有高深文化素養及深諳旅遊文化的人,徐霞客總是把出遊的目標匡定在最有特色的佳山秀水及聲名遠著的名勝古跡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以有限的生命、枯窘的行囊而探得天地之精華。他在郴州的行跡就體現了這一特點。也正因為如此,便給我們今天在審視這些至今猶存的自然與文化景觀時提供了史料,給人以種種文化的啟示。

徐霞客曾遊覽了著名的永興觀音岩。“郴遊日記”中記雲:“岩在江北岸,西南下瞰江中,有石崖騰空,上覆下裂,直濱江流。初倚其足,疊閣兩層,閣前有洞臨流,中容數人。由閣右懸梯直上,嫋空掛,上接崖頂,透隙而上,覆頂之下,中嵌一龕,觀世音像在焉。岩下江心,又有石獅橫臥中流,昂首向岩,種種絕異。”

劉獻廷的《廣陽雜記》也有記載:“觀音岩在永興縣西五六裡,岩高數十丈,臨江壁立,懸崖覆洞。山足至洞頂,高八丈許。洞之廠上附頂處,架木為龕,可布三四席,中奉普門大士像,懸梯以登梯凡三十四級,下臨江處為僧舍,遠望之如方壺蓬島。自龕後循梯以登龕,梯三接皆陡立,自下望之如登天。登龕縱目遠眺,心神為之條暢。江中岩前有獅子石,爪牙頭目逼真,水漲時,舟遭之立碎。來人以形家言,鑿碎其唇齒雲。庵之西別有靜室一所,為樓三楹,亦在懸崖之上,有平地丈許,鑿石級三層,不可鑿者,補之以梯,去平地有六七丈。壁有石坎,大如鬥,中有泉水盈一掬,冬夏不涸,鐫觀音泉三字。”

徐霞客遊覽圖

可是這種風光極佳,極富特色,“遠望之如方壺蓬島”的佛教聖地,因人們環境保護與文物保護意識的缺乏及其他種種原因而遭到嚴重破壞。岩下的水面被填充為水泥坪,岩頂放炮取石,弄得方壺蓬島之氣象永失。筆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到此,即親見岩頂炸石修路,如鬥亂石紛飛的情景。後又因失火,將極具唯一性的木結構樓閣全部燒毀,而建起了非中非西的水泥樓臺,使徐霞客與劉獻廷筆下所記的文化情趣與內蘊頓失,其文化價值便大打折扣。這就告訴人們,必須大力提高國人,尤其是各級官員的文化素質,樹立起牢固的環保意識與文物保護意識。否則,徐霞客遊歷過的名勝古跡就將永遠定格在典籍中了。

相反,那些環境保護做得好的地方,其山水古跡卻勃發出勃勃生機,給今人帶來無窮的福利,如徐霞客只簡略地記述的郴州蘇仙區良田鎮吳溪村便是這樣。

徐霞客說:“由大竹峒東逾大竹嶺,嶺為大竹山南下之脊,是為分水,東游吳溪出郴,西由章橋入宜。上少下多,東向直下三裡,是為吳溪,居民數家,散處甚敞,前章橋流賊所從而西者也。村東一裡,有橋跨溪上,渡橋北,上小分嶺,亦上少下多。”

由於這兒地處偏僻的大山中,原生態環境較少受到破壞,故徐霞客所記載過的明代吳溪的自然景觀依舊,山林茂密,竹樹婆挲,它們涵養了水源,故這兒的山溪飛,吳溪奔湍。山綠水清,使這兒的空氣極為清冽,富含負離子。加上這兒的民風淳樸,古風猶存,菜蔬稻穀均不施農藥化肥,雞鴨豬魚皆依古法飼養,味道鮮美,食物均合養生之道,故成為城裡人首選的旅遊之地。

對照“郴遊日記”,從吳溪古今面貌之相者而給今人帶來的種種正面效應,可證明“郴遊日記”在催醒今人的環保意識上確有作用。

總之,“郴遊日記”對郴州旅遊事業及其他文化建設的發展當有無窮的潛在價值,值得深入發掘。

(作者龔篤清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本文摘編自湖南省文史研究館主辦刊物《文史拾遺》,標題稍有改動。)

注釋:

①劉獻廷《廣陽雜記》卷第三,曾國藩署簽,金陵書局清同治刻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