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幽靈玩股:愛蹚渾水的融創

【幽靈說】前幾天群友發了一張朋友圈的截圖, 王思聰帶狗坐飛機, 360老闆周鴻禕問狗還能上飛機?王思聰說可以, 因為這是私人飛機。

但沒幾天萬達就開始“賤賣”資產, 原本打包賣給融創的孫宏斌, 後來又殺入個富力地產, 這裡面有兩個比較有意思的套頭, 就是按照原先的資產包, 酒店和文旅項目的估值分別是酒店賣335億, 文旅賣295億, 其中當初公告的合約有個特別條款, 就是萬達還向融創提供300億的定向貸款, 但後來半路插進一個富力, 結果變成了酒店賣199億給富力(折價60%), 文旅賣438億給融創(溢價48%), 萬達不用再向融創提供貸款。

第二個套頭是有人把萬達出售這639億資產折成美元為95億美元, 這95億美元與萬達2016年以來的6筆海外並購價值的總和完全相同, 正好也是95億美元, 說明萬達被國內銀行抽貸。

關於這次交易有很多花邊, 比如簽約前首富在列印室摔杯子、比如富力董秘在投資人電話會議上的一句“這筆交易事出偶然,

不在公司計畫內”的話, 招致首富大怒等等;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分析, 比如酒店估值劃不划算, 文旅項目到底值多少錢, 這些其實都不是本次交易的本質, 本次交易的本質是萬達必須賣資產, 而且必須“把投資放在國內”, 把投資放在國內是引用王健林自己的原話。 那麼這裡面有兩個有意思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萬達為什麼必須賣資產?第二個是融創在其中充當了什麼角色?富力砍價應該說是無可厚非的, 因為從做生意的角度看, 肯定折價越高對富力越划算, 因此從交易上我們看不出富力的疑點。 但是第一個充當接盤俠的融創就有疑點了。

上次咱們關於此事的節目《融創收購萬達的奇葩條款》中曾經提到過,

萬達把資產交給融創是一種“代持”, 只有代持才無所謂價格, 這個思路看來基本準確, 因為富力把自己想要的拿走了, 這塊資產我們假設第一次交易屬於王健林搭售給融創的, 所以才給了他300億的定向貸款, 但搭售的“次品”叫富力買走了, 所以300億貸款也就沒有了, 那麼文旅專案的價格就應該飆升48%麼?這儼然不合常理, 所以融創高價收購還應該是代持, 代持的目的就是替王健林足額接盤, 讓王健林把借銀行的錢還了, 那麼這個接盤是永久性的還是過度性的?

我們回過頭再看融創接盤樂視網這件事。 從回國時間一拖再拖看, 賈躍亭似乎是很不樂意回國,

樂視的騙局其實早已經擺在桌面上了, 但是這事當初別人不知道內幕, 花費150億接盤樂視網的孫宏斌絕對應該知道, 從賈躍亭到王健林, 融創好像是個渾水控, 哪個鍋裡的水夠混就往哪個鍋裡蹚, 孫宏斌有病嗎?

要說清楚這些事, 還得回到前幾天剛剛成立的金穩會上來。

一開始成立這個組織我立馬就聯想到股災期間一行三會的互相扯皮, 但現在看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自從“兩會”期間, 郭樹清主席上任以來, 掀起了一股雷厲風行去杠杆的監管風暴, 但幾個月之後監管為什麼無聲無息了呢, 並且很久不見郭主席露面了, 我猜應該是監管到萬達安邦這些巨頭們的時候碰了釘子, 按照郭樹清這個部級官員的級別恐怕難以對付這些背景深厚、關係通天的企業, 如果僅是個案也沒必要大費周折成立個新組織, 現在看儼然不是, 所以才成立了這個級別很高的新機構,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咱們再轉回頭看看融創是個什麼角色。 融創自己一屁股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無論怎麼護盤自己的股票,無論怎麼吹牛逼,但蹚渾水肯定不是自覺自願的,融創只是任人擺佈的一顆棋子,他就好比過橋貸款中的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融創要是不想被抽貸,只能聽從上級部門的“協調”,凡是靠貸款快速催肥,並且負債累累還能呼風喚雨的大腕,未來都可能是被監管或者要賣資產的物件。

通過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首富、暴富、快速致富的企業,都從事著最傳統的產業,然而他們的快速致富並不是如王健林所言自己掙的錢愛往哪投就往哪投,他們的快速致富靠的是銀行貸款和借債,而這些牛逼企業的巨額負債可能引發金融風險,這就是央視、人日、新華社近期反復提及金融風險的原因,昨天公安部長發表了題為《切實防範經濟金融風險 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講話,這麼多連篇累牘關於金融風險的提示,絕不亞於1996年股市的12道金牌,說明形式已非常嚴峻。

前幾期節目我們說過,從97年到07年再到2017年,剛好10年一個輪回,但這次的形式比97年要嚴峻的多,嚴峻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是因為從次貸危機過後我們的金融體系開啟了全面金融自由化模式,發生了大量高杠杆、違規信貸以及無法監管的影子銀行等一系列交易和事件,金融系統的資金鏈和擔保鏈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如果哪個鏈條斷了,都可能爆發危機;

第二個原因是宏觀形勢的變化,97年金融系統出現混亂時,雖然經驗不足,但當時體量很小,即便是發生危機都還能應付,如今我們的金融系統規模龐大,資產規模高達200萬億,負債達185萬億,這種體量的金融體系如果爆發危機,那中國經濟絕不是短期能緩過勁來的,

第三是……,……。

篇幅有限,完整音訊等更詳盡的內容可以手機搜索我們的平臺"幽靈玩股"。

無論怎麼護盤自己的股票,無論怎麼吹牛逼,但蹚渾水肯定不是自覺自願的,融創只是任人擺佈的一顆棋子,他就好比過橋貸款中的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融創要是不想被抽貸,只能聽從上級部門的“協調”,凡是靠貸款快速催肥,並且負債累累還能呼風喚雨的大腕,未來都可能是被監管或者要賣資產的物件。

通過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首富、暴富、快速致富的企業,都從事著最傳統的產業,然而他們的快速致富並不是如王健林所言自己掙的錢愛往哪投就往哪投,他們的快速致富靠的是銀行貸款和借債,而這些牛逼企業的巨額負債可能引發金融風險,這就是央視、人日、新華社近期反復提及金融風險的原因,昨天公安部長發表了題為《切實防範經濟金融風險 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講話,這麼多連篇累牘關於金融風險的提示,絕不亞於1996年股市的12道金牌,說明形式已非常嚴峻。

前幾期節目我們說過,從97年到07年再到2017年,剛好10年一個輪回,但這次的形式比97年要嚴峻的多,嚴峻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是因為從次貸危機過後我們的金融體系開啟了全面金融自由化模式,發生了大量高杠杆、違規信貸以及無法監管的影子銀行等一系列交易和事件,金融系統的資金鏈和擔保鏈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如果哪個鏈條斷了,都可能爆發危機;

第二個原因是宏觀形勢的變化,97年金融系統出現混亂時,雖然經驗不足,但當時體量很小,即便是發生危機都還能應付,如今我們的金融系統規模龐大,資產規模高達200萬億,負債達185萬億,這種體量的金融體系如果爆發危機,那中國經濟絕不是短期能緩過勁來的,

第三是……,……。

篇幅有限,完整音訊等更詳盡的內容可以手機搜索我們的平臺"幽靈玩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