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17W買輛二手小眾“GTR”,追的寶馬車主氣喘說“不要”

也許, 在你打開這篇文章的時候, 會以為產生了錯覺。

浩子竟然一周兩更了!

嘿嘿, 是不是很驚喜?是不是很 Surprise?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這個人生啊需要一點驚喜, 更需要一點期待, 否則……(話說這事好像和鹹魚沒什麼關係, 哈哈), 當然, 這絕不是浩子可以拖延更新的理由!

所以欠稿, 必須補上!下麵, 才是正文!

浩子記得第一次做飯給媽媽, 做燒茄子結果炸的跟磚頭一樣咬不動, 媽媽全吃了;

剛畢業第一個月工資給爸爸買了雙鞋, 爸爸高興的四處炫耀鞋子是兒子給買的;

而談起工作, 第一次為粉絲淘車, 浩子清楚的記得是一個叫”小驢快跑“的朋友。

(回憶當年浩子寫的文章真是LOW, 感覺洪荒之力根本就沒放開……回想起來, 也是多虧李老鼠三吱老師對浩子一下午的指點, 才讓浩子原形畢露……啊, 不對, 是有了新的突破。 )

當時這位粉絲委託浩子幫他找一輛英菲尼迪G37, 說是想送給即將成為媳婦的女朋友……於是專門寫了一篇文章。 當時“小驢快跑”開一輛騷藍色的斯巴魯, 記憶是相當深刻。

後來聊天, 這個粉絲說是自己開G37太爽, 有點捨不得給女朋友了, 不知道是不是後來一直被女朋友罰跪地板, 哈哈。

那麼, 為什麼要提這些舊事呢?因為今天的主角正是——英菲尼迪G37。

對於英菲尼迪G37的外觀, 每個人審美都不一樣, 當年看著還不錯, 現在看著的感覺也沒什麼運動感, 活脫脫的一個家用造型。 (可能是現在運動系外觀設計越來越強烈誇張, 拉高了審美需求吧。 )

但是日系車的設計師就是喜歡扮豬吃老虎的梗, 平淡無奇的外表下, 卻是一個時刻等待沸騰的心臟。

如果大家對 R35 GTR這種明星車款有所瞭解的話, 那麼肯定知道——

所以說, G37是有著賽車血統的家用轎車, 或者說, G37是將賽車技術應用在民用車的成功案例。

技術上挺成功, 銷量上卻並不成功。

G37的二手車保值率更是只能用“淒慘”二字來形容, 如果不是英菲尼迪贊助了當時國內熱播的《爸爸去哪兒了》略暴視角,

以一位二手車人的角度來說:

事實上,二手G37的行情非常尷尬,較低的市場保有量不足以帶動整個市場的行情,知名度的提升,只是讓這款小眾車型售價虛假升高而已。

浩子不久之前就收到了粉絲求購G37的需求。

“預算20W以內,想找一輛白色的G37,年份越近越好,車況越新越好。”

一千個人的心目中有一千款愛車,但是二手車的需求卻是雷同——都想要又新又便宜的(T^T)。

然而,有預算買車的前提是能找到車。

現如今,網路搜索都是成片的G25。

借用“小驢快跑”粉絲的一句話:

這句話浩子和同事大兵給予了有力的驗證!實乃金玉良言也。

前段日子,浩子在網上翻找G37售賣資訊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台11年上牌的G37,價格卻只有——

我們可以看看網上的標價,聰明的小粉絲們會發現,G37的網路報價完全就是一團亂麻。

12年的車賣21W,09年的賣15W,還有賣13W的、17W的,中間最大差價高達8W,年份卻只差三年,按照這樣的跳水速度,再等3年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免費提車了?

網上泛泛資訊,標價混亂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準確估價呢?

第一步:以個人平臺售價為參考調查市場價。

人人車、瓜子二手車都號稱無中間商,純粹的個人車源,那麼上面標注的價格可以作為個人賣車心理售價的參考。

記住是參考,不是標準!

因為個人賣家也不知道自己的車市場行情如何,他們也不是什麼評估師,哪裡懂什麼市場?個人賣家也是看其他同款車型掛售的價格來估計的,至於車況,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車很完美,事實上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的車,永遠比別人的好!”

所以,你對比了個人期望價格之後,還需要大資料來做一下比對。

為什麼不首選用估值軟體直接得出結論?。這類估值軟體抓取資料做一個均值評估,是一種演算法,既然是演算法肯定是樣本越多,估算的越准。

可是,對於數量稀少的豪車超跑以及保值率極低,價格跳躍的冷門車型來說,估值軟體不誤導你就不錯了,差價幾萬、十幾萬都是稀鬆平常,所以想借助估值軟體的資料作為參考,僅限於市場熱銷、保有量達的車型款式。

那麼,想問的是特別車型,少見、冷門的怎麼辦?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畢竟是在行業內混的,每天在市場裡泡也不是白泡的,他們這些業內人士對市場最為敏感。

這些人估值的價格相對更准,更全面一些,可是,即便是行內人士,也只能給你估計一個大概、左右、差不多,而且給出的價格稍微偏高的。

浩子這邊給價也就有講究的。

要是買完車問價,一般我估值的稍微往高了拉些,因為都買了車了,問價格覺得買虧了,這不是心理添堵麼?要是沒買,浩子給個正常價格,都是假設比較好的車況條件,誰說能不看車況給你一個準確的數值,我勸你上去倆巴掌,拉黑。

不過……一般這類人可能都做不到及時回復吧,比如浩子……就很慚愧了。

這不是很直觀麼?像這種冷門小眾車型,其實市場幾乎是沒有價格的,都在瞎要。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概意思就是那個11年賣16W的英菲尼迪G37價格讓浩子很舒服,後來和賣家也通了電話,感覺是個很懂行情的人,對方也保證這車沒有重大事故。

於是,浩子和大兵就歡天喜地的去了。

一路地鐵,從城北站到城南,我們總算見到了客戶和我們都翹首以盼的G37實車。

這輛車我們檢查一圈,的確是沒有過大事故,小磕碰還是存在的,鈑金噴漆也有。安全帶的日期上清楚的印刷著“IN 2011”,僅用這張圖證明浩子所言非虛。

車體框架都完好,原廠焊點很圓潤,規則內陷。

從外觀以及內飾的角度上來看,這輛車及其價格都是非常完美的,一無事故、二沒水泡,價格公道,態度良好。

但是最後浩子還是沒有選擇這輛車是為什麼呢?

重點,是在底盤上!

如果不升底盤,從這個角度檢查,這輛車其實是很完美的,因為你根本看不真切,也看不細緻。這也是為什麼浩子強調,

這輛車就是一個令人警醒的例子。

因為當時車主在一旁,不方便仔細拍照,所以畫面稍微有些模糊。不過即便如此,大家仔細觀察的話也能發覺到,

軟連接部分銹蝕的比一般正常家用二手嚴重的不止一個量級。

問題是,G37的底盤也不低啊?咱們帶著這個疑問繼續往下走。

仔細檢查,發現整個懸掛的固定螺絲都有過擰動調整,但是底盤並沒有發現有托底變形的痕跡,至於是不是因為軸承異響導致的更換,還要繼續檢查看看。

說實話,這種情況比較少見,除非是後橋響,漏油等原因,但是觀察其周圍,並沒有什麼油蹟存在。

似乎有些奇怪……

螺絲棱角處明顯有污泥被擦拭掉的感覺,看來這個半軸也是自身難保。

由此來看,底盤的幾個大部件基本上能動的都動了!

支臂連杆也均有過拆卸或者擰動。

排氣的固定螺絲也都有過擰動,表面也有磨痕存在。

其實,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多少都有些猜想了——(其實有一瞬的懷疑是G25升級G37,所以換了一整套,但是想想應該沒人這麼做吧,畢竟成本放在那裡。)

拆卸一處、兩處可能是底盤托底導致的更換,但是整套底盤組成都有拆卸痕跡,懸掛、減震以及支臂都有調整痕跡,這說明改裝做了底盤調教。

但是,單純的改裝還沒必要調整差速器,而排氣管表面出現的形變,這可以肯定是因為底盤改裝壓低之後,在顛簸路面造成了托底損傷。

差速器和傳動軸的拆卸,也有可能也是由於托底造成損傷後,進行了更換。

正是因為以上三點原因,深度改裝車才變得如此不值錢,所以真的看到這輛車以後,之前所謂的價格合適,也成了笑話。

改裝過,還有可能大修過,這樣的車怎麼能下手?理所當然的PASS了。

臨走前,這個賣車的車主注意到浩子這邊拍了很多照片,還叮囑浩子不要把他的車曝光,所以,浩子沒有展示關於這輛車的外觀情況和網上掛售連結。(還請原諒……)

所以,個人賣家車況就一定好?

圖樣圖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

四個小時來,四個小時回去,一天就這麼耗沒了……滿疲憊的,卻一點收穫沒有。

“8”個G25算是在網上就篩選掉了,剩下兩個,百分之五十的幾率,也成功遇到了大改裝車輛,幸運的話,那麼下一輛就是極品G37了吧。

這輛車檢測之後大約有一周的時間,我們又捕捉到了一輛價格比較合適的G37。

這一次蠻幸運,車距離我們住的地方不是——特、特別遠,只是從天通苑到通州的距離而已……真心想吐了。

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賣家是車商,不是個人。

剛進店裡,這萬黑叢中一點白怎麼總感覺和某類歐美動作電影有點相似呢……咳咳,請允許浩子有短暫的失神。

這對比之前浩子對這個車的定價區間稍微高一大截,但是車源少,本身市場價格就亂,定價有浮動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畢竟,我們還能砍價。

摸到真車,下意識就打著火想聽聽聲音,結果發現胎壓報警燈亮了。

以為輪胎氣壓低,結果檢查了四個輪胎,全都不虧氣……這應該是胎壓感測器缺電了,所以需要更換四個感測器。

而我們打了4S店電話——

一個980,四個將近4000!我擦,突然感受到了小眾進口車滿滿的惡意!你這是搶錢呢麼?

胎壓感測器換個電池就完事了,你非要給我換一個新的是什麼鬼!!!

胎壓報警的問題到此為止,接下來要展示的,就是一輛公里數超過十萬的二手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前任車主的手好像帶銼刀一樣,

而駕駛員上車都會側壓座椅左部,所以這裡的褶皺和彈性損失更為明顯。

除了這兩處磨損比較清楚之外,不過對於一輛有著七年車齡的二手車來說,這個車的內飾情況真的一般般,如果感覺方向盤磨損掉漆影響視覺體驗,那麼可以更換方向盤的多功能按鍵板。

不過這屬於進口車,也是全稅下來50多W的豪華轎車了,方向盤按鍵也是不便宜,而且淘寶也找不到原廠,不過也可以找汽車美容的做翻新。

檢查了一圈的漆面,全車噴漆。

從這個角度來說,浩子有點失望,不過單看內飾的情況,也覺得這樣的結果實數正常。

從這輛車的外觀內飾角度來看,前任車主看起來並不是特別愛惜車的人。

上一期很多粉絲表示浩子沒體現天籟升底盤的工序,這一次特意多拍了一些底盤的情況,也是為了和上一輛底盤改裝過的英菲尼迪G37做個對比。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前後縱梁以及汽車框架都很完整。

我們可以發現,如果稍有擰動都會留下一圈的磨痕。而這輛車的後橋看不到一點拆卸的痕跡。

對比之前改裝過的G37半軸,這輛車的半軸銹蝕更嚴重一些。

但是真正的問題是這輛車有些滲油,位置在於氣門室蓋,這裡都是油泥。

按照大部分車主對日系車的理解:日系車的優勢就在於發動機、變速箱及傳動系統非常穩定。即便是年限很老的車,也能保證發動機表面柔絲般順滑、潔淨。

可是,我們可能有一些細節被忽略了。

那就是處於我們常識認知的日系車大部分都是家用型,對於英菲尼迪G37這種大排量自吸性能車而言,滲漏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畢竟,我們買一輛G37的目的就是體會5秒多DE百公里加速快感,這是一個能玩的車,也是一個費油的車。(油耗能給你開到16個,是不是很刺激!)

關於這輛車的車況我們也是解釋給了求購的粉絲,說實話……浩子沒想到對方能接受。

但是對方可能也知道找一輛沒改裝的、又沒被禍害G37有些困難,而自己又特別想擁有一輛G37,於是,耗時一秒,做出了讓浩子砍價的決定。

17W9,砍到16W,這是浩子的計畫,然而——

“17W9,不劃價。”賣家那叫一個斬釘截鐵。

“17W9?哥們,我昨天看那個12年的才16W3,你這漏油漏這樣,還賣這麼貴啊?”

“16W3?賣那麼便宜,哥們你沒買肯定是有問題對不對?再說,方才你也說了,這車氣門室蓋滲油也不是很大的毛病,無非添點機油的事,我跟你說,這車開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你要真想要哥們給你讓到17W5,最低了。”

“17W5?哥們,你是指這個車發家致富啊,剛才我給4S店打電話你也聽見了,一個胎壓感測器900,我四個就小四千塊錢砸這車上了。10年的車,你讓我花18W買,虧狠了吧。你自己看看人人車上09年的才賣多少錢?15W7,你10年的賣18,合適麼?”

“那人人車上面還收幾千服務費呢,不一樣麼?”

“人人車加起來也就16W出頭,你這一年貴出去2W,連個質保都沒有,我這幫粉絲淘車還收費的,不把我們服務費砍出來,這車沒法要。”

“那你想多少錢拿?”

“16。”

“別逗了,16肯定不行,我跟你說,最多我把零頭給你抹掉,17,行吧。”

17,說實話,這次求購G37的朋友預算就是17,但是浩子總感覺這種小眾車型就砍1W不過癮,對方至少還賺大幾千塊錢呢。

所以——

“說實話,這種小眾的車,1W塊錢的虛價咱們都明白,我也知道這種小眾車在你這邊也不好賣,放在你這裡也是每天在貶值,而且車況這是遇到我稍微懂點的,你要是遇見一點不懂車的,光看你這漏油,人家都不想要了,你還賣不上這個價呢。”

“別說了,16絕對不可能知道不?你這麼砍價,我寧可這車丟這裡。”

“真不能談?”

“你就別為難我了,17W,我包你過戶,不能再低了,這門店房租都是成本,這都是淡季我沒怎麼賺,你要是真明白,你都知道這車壓根沒價,我就是要18,對比網上也不怎麼貴。”

浩子也發現對方真是不肯讓了,但是這車服務費算下來2000,不把這2000從預算裡看出來,感覺也是不得勁啊。

於是又繞車賺了一圈。

“哎?不是,這車怎麼沒備胎啊?”

“車來的時候就沒有,沒備胎,就這樣。”

“有,絕對有,鐵骨的,我之前找過好幾輛了,這個你別想唬我。”

感覺對方的耐心真是要磨光了,浩子這邊感覺又弄下來2000也算能交差,不過說實話,這個車況,16W8,浩子也沒感覺便宜多少。

之後就簡單了,這個粉絲願意接受這個車況,隨後交了5000定金,後來又把尾款16W3打到了浩子公司戶頭上,這個車算是徹底定下來了。

下了五千定金,約好第二天出發去拿車。因為這輛車還要發物流發走去銀川,而花鄉辦過戶提檔的還特別多,所以不得不6點爬起來去通州。

之後一路駕駛G37在路上狂奔,說說駕駛體驗啊,這車的提速感不是直線提升的,開過的都有那種感覺,就是變速箱反應跟不上發動機的爆發,顯得特別笨。

說實話7速的硬體底子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換擋邏輯可能調教的不行,導致升檔反應慢半拍的感覺。

百公里加速沒機會測,寬敞大道就提速猛跑三四秒,還是挺迅猛,文質彬彬的小野獸啊。難怪有同學把G37當做夢斷GTR以後的精神支柱,開起來超車真是挺爽。

其實這車可以再運動一點,但是懸掛什麼的表現都比較軟,操控所謂的精准還是差一些,比不得335的操縱體驗,但是真要pk直線加速,G37真是一點不虛。

明明硬體技術擺在那裡可以變得更極致,非要往舒適體驗上收那麼一丟丟,如果變速箱再給力一點……算了,似乎有些時候不要那麼高要求了,畢竟二手的G37性價比已經甩335幾條街了。(12年的寶馬335還要價30W呢,咱們花一半的前買個加速時間差不多的,可以了……)

G37表示:“就喜歡比335便宜一半,你偏偏又甩不掉我的樣子……”

因為北京就花鄉不需要本人親自 到場,所以都擠在這裡辦提檔過戶,從上午等到下午。

用不了多久,這個牌子就該變成兩半了,所以浩子也就不PS了。

過戶用了幾乎一天的時間,總算趕在天色落幕之前趕到了發物流的地點。

拿到這張物流單的時候,浩子和大兵算是松了口氣。

但是突然之間,又想到了一件事——“還有一個要G37的沒找到呢!”

至於另一個G37,那就是另一個淘車的故事啦。

在這裡,祝願這位銀川的朋友日後駕車有一個美妙的旅程,還有就是這車的小配件和維護還是不便宜的,開車的確超級刺激,但是油耗仍需小心。

即便是開著大排量自吸,但是,安全第一!

那麼,本期的內容就是這麼多了,感謝大家關注閑來說車,更感謝大家接下來的——

那麼,此致敬禮!

閑來說車,一直在路上!!!

以一位二手車人的角度來說:

事實上,二手G37的行情非常尷尬,較低的市場保有量不足以帶動整個市場的行情,知名度的提升,只是讓這款小眾車型售價虛假升高而已。

浩子不久之前就收到了粉絲求購G37的需求。

“預算20W以內,想找一輛白色的G37,年份越近越好,車況越新越好。”

一千個人的心目中有一千款愛車,但是二手車的需求卻是雷同——都想要又新又便宜的(T^T)。

然而,有預算買車的前提是能找到車。

現如今,網路搜索都是成片的G25。

借用“小驢快跑”粉絲的一句話:

這句話浩子和同事大兵給予了有力的驗證!實乃金玉良言也。

前段日子,浩子在網上翻找G37售賣資訊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台11年上牌的G37,價格卻只有——

我們可以看看網上的標價,聰明的小粉絲們會發現,G37的網路報價完全就是一團亂麻。

12年的車賣21W,09年的賣15W,還有賣13W的、17W的,中間最大差價高達8W,年份卻只差三年,按照這樣的跳水速度,再等3年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免費提車了?

網上泛泛資訊,標價混亂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準確估價呢?

第一步:以個人平臺售價為參考調查市場價。

人人車、瓜子二手車都號稱無中間商,純粹的個人車源,那麼上面標注的價格可以作為個人賣車心理售價的參考。

記住是參考,不是標準!

因為個人賣家也不知道自己的車市場行情如何,他們也不是什麼評估師,哪裡懂什麼市場?個人賣家也是看其他同款車型掛售的價格來估計的,至於車況,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車很完美,事實上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的車,永遠比別人的好!”

所以,你對比了個人期望價格之後,還需要大資料來做一下比對。

為什麼不首選用估值軟體直接得出結論?。這類估值軟體抓取資料做一個均值評估,是一種演算法,既然是演算法肯定是樣本越多,估算的越准。

可是,對於數量稀少的豪車超跑以及保值率極低,價格跳躍的冷門車型來說,估值軟體不誤導你就不錯了,差價幾萬、十幾萬都是稀鬆平常,所以想借助估值軟體的資料作為參考,僅限於市場熱銷、保有量達的車型款式。

那麼,想問的是特別車型,少見、冷門的怎麼辦?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畢竟是在行業內混的,每天在市場裡泡也不是白泡的,他們這些業內人士對市場最為敏感。

這些人估值的價格相對更准,更全面一些,可是,即便是行內人士,也只能給你估計一個大概、左右、差不多,而且給出的價格稍微偏高的。

浩子這邊給價也就有講究的。

要是買完車問價,一般我估值的稍微往高了拉些,因為都買了車了,問價格覺得買虧了,這不是心理添堵麼?要是沒買,浩子給個正常價格,都是假設比較好的車況條件,誰說能不看車況給你一個準確的數值,我勸你上去倆巴掌,拉黑。

不過……一般這類人可能都做不到及時回復吧,比如浩子……就很慚愧了。

這不是很直觀麼?像這種冷門小眾車型,其實市場幾乎是沒有價格的,都在瞎要。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概意思就是那個11年賣16W的英菲尼迪G37價格讓浩子很舒服,後來和賣家也通了電話,感覺是個很懂行情的人,對方也保證這車沒有重大事故。

於是,浩子和大兵就歡天喜地的去了。

一路地鐵,從城北站到城南,我們總算見到了客戶和我們都翹首以盼的G37實車。

這輛車我們檢查一圈,的確是沒有過大事故,小磕碰還是存在的,鈑金噴漆也有。安全帶的日期上清楚的印刷著“IN 2011”,僅用這張圖證明浩子所言非虛。

車體框架都完好,原廠焊點很圓潤,規則內陷。

從外觀以及內飾的角度上來看,這輛車及其價格都是非常完美的,一無事故、二沒水泡,價格公道,態度良好。

但是最後浩子還是沒有選擇這輛車是為什麼呢?

重點,是在底盤上!

如果不升底盤,從這個角度檢查,這輛車其實是很完美的,因為你根本看不真切,也看不細緻。這也是為什麼浩子強調,

這輛車就是一個令人警醒的例子。

因為當時車主在一旁,不方便仔細拍照,所以畫面稍微有些模糊。不過即便如此,大家仔細觀察的話也能發覺到,

軟連接部分銹蝕的比一般正常家用二手嚴重的不止一個量級。

問題是,G37的底盤也不低啊?咱們帶著這個疑問繼續往下走。

仔細檢查,發現整個懸掛的固定螺絲都有過擰動調整,但是底盤並沒有發現有托底變形的痕跡,至於是不是因為軸承異響導致的更換,還要繼續檢查看看。

說實話,這種情況比較少見,除非是後橋響,漏油等原因,但是觀察其周圍,並沒有什麼油蹟存在。

似乎有些奇怪……

螺絲棱角處明顯有污泥被擦拭掉的感覺,看來這個半軸也是自身難保。

由此來看,底盤的幾個大部件基本上能動的都動了!

支臂連杆也均有過拆卸或者擰動。

排氣的固定螺絲也都有過擰動,表面也有磨痕存在。

其實,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多少都有些猜想了——(其實有一瞬的懷疑是G25升級G37,所以換了一整套,但是想想應該沒人這麼做吧,畢竟成本放在那裡。)

拆卸一處、兩處可能是底盤托底導致的更換,但是整套底盤組成都有拆卸痕跡,懸掛、減震以及支臂都有調整痕跡,這說明改裝做了底盤調教。

但是,單純的改裝還沒必要調整差速器,而排氣管表面出現的形變,這可以肯定是因為底盤改裝壓低之後,在顛簸路面造成了托底損傷。

差速器和傳動軸的拆卸,也有可能也是由於托底造成損傷後,進行了更換。

正是因為以上三點原因,深度改裝車才變得如此不值錢,所以真的看到這輛車以後,之前所謂的價格合適,也成了笑話。

改裝過,還有可能大修過,這樣的車怎麼能下手?理所當然的PASS了。

臨走前,這個賣車的車主注意到浩子這邊拍了很多照片,還叮囑浩子不要把他的車曝光,所以,浩子沒有展示關於這輛車的外觀情況和網上掛售連結。(還請原諒……)

所以,個人賣家車況就一定好?

圖樣圖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

四個小時來,四個小時回去,一天就這麼耗沒了……滿疲憊的,卻一點收穫沒有。

“8”個G25算是在網上就篩選掉了,剩下兩個,百分之五十的幾率,也成功遇到了大改裝車輛,幸運的話,那麼下一輛就是極品G37了吧。

這輛車檢測之後大約有一周的時間,我們又捕捉到了一輛價格比較合適的G37。

這一次蠻幸運,車距離我們住的地方不是——特、特別遠,只是從天通苑到通州的距離而已……真心想吐了。

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賣家是車商,不是個人。

剛進店裡,這萬黑叢中一點白怎麼總感覺和某類歐美動作電影有點相似呢……咳咳,請允許浩子有短暫的失神。

這對比之前浩子對這個車的定價區間稍微高一大截,但是車源少,本身市場價格就亂,定價有浮動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畢竟,我們還能砍價。

摸到真車,下意識就打著火想聽聽聲音,結果發現胎壓報警燈亮了。

以為輪胎氣壓低,結果檢查了四個輪胎,全都不虧氣……這應該是胎壓感測器缺電了,所以需要更換四個感測器。

而我們打了4S店電話——

一個980,四個將近4000!我擦,突然感受到了小眾進口車滿滿的惡意!你這是搶錢呢麼?

胎壓感測器換個電池就完事了,你非要給我換一個新的是什麼鬼!!!

胎壓報警的問題到此為止,接下來要展示的,就是一輛公里數超過十萬的二手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前任車主的手好像帶銼刀一樣,

而駕駛員上車都會側壓座椅左部,所以這裡的褶皺和彈性損失更為明顯。

除了這兩處磨損比較清楚之外,不過對於一輛有著七年車齡的二手車來說,這個車的內飾情況真的一般般,如果感覺方向盤磨損掉漆影響視覺體驗,那麼可以更換方向盤的多功能按鍵板。

不過這屬於進口車,也是全稅下來50多W的豪華轎車了,方向盤按鍵也是不便宜,而且淘寶也找不到原廠,不過也可以找汽車美容的做翻新。

檢查了一圈的漆面,全車噴漆。

從這個角度來說,浩子有點失望,不過單看內飾的情況,也覺得這樣的結果實數正常。

從這輛車的外觀內飾角度來看,前任車主看起來並不是特別愛惜車的人。

上一期很多粉絲表示浩子沒體現天籟升底盤的工序,這一次特意多拍了一些底盤的情況,也是為了和上一輛底盤改裝過的英菲尼迪G37做個對比。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前後縱梁以及汽車框架都很完整。

我們可以發現,如果稍有擰動都會留下一圈的磨痕。而這輛車的後橋看不到一點拆卸的痕跡。

對比之前改裝過的G37半軸,這輛車的半軸銹蝕更嚴重一些。

但是真正的問題是這輛車有些滲油,位置在於氣門室蓋,這裡都是油泥。

按照大部分車主對日系車的理解:日系車的優勢就在於發動機、變速箱及傳動系統非常穩定。即便是年限很老的車,也能保證發動機表面柔絲般順滑、潔淨。

可是,我們可能有一些細節被忽略了。

那就是處於我們常識認知的日系車大部分都是家用型,對於英菲尼迪G37這種大排量自吸性能車而言,滲漏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畢竟,我們買一輛G37的目的就是體會5秒多DE百公里加速快感,這是一個能玩的車,也是一個費油的車。(油耗能給你開到16個,是不是很刺激!)

關於這輛車的車況我們也是解釋給了求購的粉絲,說實話……浩子沒想到對方能接受。

但是對方可能也知道找一輛沒改裝的、又沒被禍害G37有些困難,而自己又特別想擁有一輛G37,於是,耗時一秒,做出了讓浩子砍價的決定。

17W9,砍到16W,這是浩子的計畫,然而——

“17W9,不劃價。”賣家那叫一個斬釘截鐵。

“17W9?哥們,我昨天看那個12年的才16W3,你這漏油漏這樣,還賣這麼貴啊?”

“16W3?賣那麼便宜,哥們你沒買肯定是有問題對不對?再說,方才你也說了,這車氣門室蓋滲油也不是很大的毛病,無非添點機油的事,我跟你說,這車開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你要真想要哥們給你讓到17W5,最低了。”

“17W5?哥們,你是指這個車發家致富啊,剛才我給4S店打電話你也聽見了,一個胎壓感測器900,我四個就小四千塊錢砸這車上了。10年的車,你讓我花18W買,虧狠了吧。你自己看看人人車上09年的才賣多少錢?15W7,你10年的賣18,合適麼?”

“那人人車上面還收幾千服務費呢,不一樣麼?”

“人人車加起來也就16W出頭,你這一年貴出去2W,連個質保都沒有,我這幫粉絲淘車還收費的,不把我們服務費砍出來,這車沒法要。”

“那你想多少錢拿?”

“16。”

“別逗了,16肯定不行,我跟你說,最多我把零頭給你抹掉,17,行吧。”

17,說實話,這次求購G37的朋友預算就是17,但是浩子總感覺這種小眾車型就砍1W不過癮,對方至少還賺大幾千塊錢呢。

所以——

“說實話,這種小眾的車,1W塊錢的虛價咱們都明白,我也知道這種小眾車在你這邊也不好賣,放在你這裡也是每天在貶值,而且車況這是遇到我稍微懂點的,你要是遇見一點不懂車的,光看你這漏油,人家都不想要了,你還賣不上這個價呢。”

“別說了,16絕對不可能知道不?你這麼砍價,我寧可這車丟這裡。”

“真不能談?”

“你就別為難我了,17W,我包你過戶,不能再低了,這門店房租都是成本,這都是淡季我沒怎麼賺,你要是真明白,你都知道這車壓根沒價,我就是要18,對比網上也不怎麼貴。”

浩子也發現對方真是不肯讓了,但是這車服務費算下來2000,不把這2000從預算裡看出來,感覺也是不得勁啊。

於是又繞車賺了一圈。

“哎?不是,這車怎麼沒備胎啊?”

“車來的時候就沒有,沒備胎,就這樣。”

“有,絕對有,鐵骨的,我之前找過好幾輛了,這個你別想唬我。”

感覺對方的耐心真是要磨光了,浩子這邊感覺又弄下來2000也算能交差,不過說實話,這個車況,16W8,浩子也沒感覺便宜多少。

之後就簡單了,這個粉絲願意接受這個車況,隨後交了5000定金,後來又把尾款16W3打到了浩子公司戶頭上,這個車算是徹底定下來了。

下了五千定金,約好第二天出發去拿車。因為這輛車還要發物流發走去銀川,而花鄉辦過戶提檔的還特別多,所以不得不6點爬起來去通州。

之後一路駕駛G37在路上狂奔,說說駕駛體驗啊,這車的提速感不是直線提升的,開過的都有那種感覺,就是變速箱反應跟不上發動機的爆發,顯得特別笨。

說實話7速的硬體底子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換擋邏輯可能調教的不行,導致升檔反應慢半拍的感覺。

百公里加速沒機會測,寬敞大道就提速猛跑三四秒,還是挺迅猛,文質彬彬的小野獸啊。難怪有同學把G37當做夢斷GTR以後的精神支柱,開起來超車真是挺爽。

其實這車可以再運動一點,但是懸掛什麼的表現都比較軟,操控所謂的精准還是差一些,比不得335的操縱體驗,但是真要pk直線加速,G37真是一點不虛。

明明硬體技術擺在那裡可以變得更極致,非要往舒適體驗上收那麼一丟丟,如果變速箱再給力一點……算了,似乎有些時候不要那麼高要求了,畢竟二手的G37性價比已經甩335幾條街了。(12年的寶馬335還要價30W呢,咱們花一半的前買個加速時間差不多的,可以了……)

G37表示:“就喜歡比335便宜一半,你偏偏又甩不掉我的樣子……”

因為北京就花鄉不需要本人親自 到場,所以都擠在這裡辦提檔過戶,從上午等到下午。

用不了多久,這個牌子就該變成兩半了,所以浩子也就不PS了。

過戶用了幾乎一天的時間,總算趕在天色落幕之前趕到了發物流的地點。

拿到這張物流單的時候,浩子和大兵算是松了口氣。

但是突然之間,又想到了一件事——“還有一個要G37的沒找到呢!”

至於另一個G37,那就是另一個淘車的故事啦。

在這裡,祝願這位銀川的朋友日後駕車有一個美妙的旅程,還有就是這車的小配件和維護還是不便宜的,開車的確超級刺激,但是油耗仍需小心。

即便是開著大排量自吸,但是,安全第一!

那麼,本期的內容就是這麼多了,感謝大家關注閑來說車,更感謝大家接下來的——

那麼,此致敬禮!

閑來說車,一直在路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