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奇跡誕生:當3D列印技術遇見雕塑!藝術還能這麼玩?

3d技術帶給藝術創作過程中一些便利, 但我個人認為藝術創作是個複雜的過程, 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人類審美創造活動。 生活積累、創作構思、情感表達、靈感的呈現等決定性因素, 這些都是3d所無法取代的。 如何在雕塑創作中最好的運用3d技術來輔助完成雕塑創作,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是雕塑家所面臨而應該思考的問題。

——宗濤

重慶七月的驕陽, 照在街道白色欄杆, 反射的光就像每個人心頭的一團火, 燥熱不安。 人們停下腳步, 讓自己熟悉的房間看起來更加飽滿。 而重慶市美術館,

這段時間看起來也比平時更加“飽滿”, 此時, 長江大橋"春夏秋冬"的城市雕塑正在空氣中釋放重慶人的回憶, 別具一格的現當代雕塑正在用它獨到的材料語言讓平凡的視覺血脈噴張……重慶市首屆雕塑大展正在這裡持續展出。

雕塑的傳達 需要材料來“說話”

宗濤參展作品《目擊者》

宗濤此次展出的作品並不多, 畢竟這不是他的個展, 重慶老中青三代雕塑家的百余件精美作品都彙聚在這次大展。 他的參展作品名字叫做《目擊者》, 也曾入選過第二屆中國雕塑大展, 乍一看這件作品十分的“呆萌”, 像一隻二次元的猴子, 有點讓人想接近去抱抱它的衝動。 不過細看, 卻發現完全不是這樣, 它是一隻靈猴, 火燒圓明園十二生肖中的靈猴!

《目擊者》局部特寫

它的眼中有怒火, 而正是那團火, 焚毀了那座中華“萬園之園”;發舊的黑白歷史圖片和照片腐蝕於靈猴的鋁板身軀裡, 歷史的證據在它嘴唇緊閉的體內哀鳴;材料隨意不規則切割組合、焊接, 特意保留的鋁板燒焊時的焊疤焊點, 則傳遞出那段歷史的滄桑感和瘡痍感。

《目擊者》局部特寫

宗濤曾說, 他一直在尋求不同的材料語言表達作品的觀念, 當代雕塑創作在材料語言和觀念上較之前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材料語言的應用日趨多樣化, 觀念從視覺到思想的表達日趨深刻。 材料語言和觀念表達相輔相成的滲透於當代雕塑創作的各個方面, 材料語言與觀念表達並不是孤立的個體, 雕塑家們都有意識的選擇材料向觀眾展示作品的觀念。 而他的《目擊者》, 鋁板和腐蝕感的配件, 以及粗線條的焊點, 正好和他想表達的東西相得益彰,

也是對他自我風格的一種踐行。

3d列印遇上雕塑 藝術該怎麼玩?

宗濤作品《攻城》

談到最近雕塑行業的發展, 宗濤講到了3d列印技術對於雕塑行業的影響。 他表示, 作為雕塑家, 需要尊重傳統雕塑技藝, 因為它延續的是一種傳統對美學的執著與追求, 一個好的構思創意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實施。

宗濤作品《貴重物品》 材料:不銹鋼

但是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工作被機器所取代。工業機器彌補人類體力勞動上的不足,電腦成為更加便捷的工具來幫助人們完成各類腦力勞動。現在,數位建模與雕塑技術在設計行業的運用也十分廣泛,通過軟體提供越來越多功能供雕塑家進行組合創作,通過數控機床精確雕刻3D印表機完成製作,期間不再需要十多年工作經驗的石雕或者木雕師傅,大量減少了人工成本和人為失誤的不確定性,雕塑製作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宗濤作品《扣件》系列 材料:鐵板(2008年)

宗濤作品《扣件》系列 材料:不銹鋼(2008年)

通過電腦對於材質的類比有助於藝術家對於將來實物具現化有一個清晰的概念。而數位雕塑不僅僅只是輔助雕塑家們完成創作,在施工上也節省下許多成本。石雕木雕不再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千雕萬刻,只需交給數控機床或者機械臂來完成。而大型城市雕塑的複雜造型也不再是人工目測,而是擁有電腦所帶來的精確製圖,通過微積分式的套圈,精確地將藝術家的小稿原樣放大,這些都是3d技術帶給藝術創作過程中一些便利。

宗濤作品《見證》 材料:鐵板 (2009年)

雖然3d列印技術給雕塑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革新,但是宗濤認為藝術創作是個複雜的過程,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人類審美創造活動,生活積累、創作構思、情感表達、靈感的呈現等決定性因素,這些都是3d所無法取代的,如何在雕塑創作中最好的運用3d技術來輔助完成雕塑創作,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是雕塑家所面臨而應該思考的問題。

宗濤藝術簡歷

199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重慶美術館典藏部主任,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重慶市雕塑學會副會長,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美術館雕塑藝委會委員。

主要參展及公共雕塑創作: 創作重慶七二二大轟炸紀念碑,《目擊者》入選 “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入選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入選第二屆“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大展,《見證》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暖》入選“ 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 《扣件》入選“ 迴響-重慶美術60年”美術作品展覽、入選“金屬之聲”中國雕塑學會首屆學術邀請展,創作重慶通遠門古城牆遺址公園大型場景雕塑《攻城》、寫實雕塑《炒米糖開水》、《抬滑杆》,創作重慶石油路名人雕塑、公共景觀雕塑,創作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型公共景觀雕塑,《手套》入選 首屆中國職業雕塑家聯展,《父與子》參加 第四屆中國雕刻大獎賽。

獲獎收藏:公共雕塑《快樂的行板》榮獲2009年度城市雕塑建設項目優秀獎,公共雕塑《攻城》榮獲中國2006年度城市雕塑建設專案優秀獎,《見證》長春市人民政府收藏。

編輯:曠川濤

一個好的構思創意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實施。

宗濤作品《貴重物品》 材料:不銹鋼

但是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工作被機器所取代。工業機器彌補人類體力勞動上的不足,電腦成為更加便捷的工具來幫助人們完成各類腦力勞動。現在,數位建模與雕塑技術在設計行業的運用也十分廣泛,通過軟體提供越來越多功能供雕塑家進行組合創作,通過數控機床精確雕刻3D印表機完成製作,期間不再需要十多年工作經驗的石雕或者木雕師傅,大量減少了人工成本和人為失誤的不確定性,雕塑製作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

宗濤作品《扣件》系列 材料:鐵板(2008年)

宗濤作品《扣件》系列 材料:不銹鋼(2008年)

通過電腦對於材質的類比有助於藝術家對於將來實物具現化有一個清晰的概念。而數位雕塑不僅僅只是輔助雕塑家們完成創作,在施工上也節省下許多成本。石雕木雕不再需要經驗豐富的師傅千雕萬刻,只需交給數控機床或者機械臂來完成。而大型城市雕塑的複雜造型也不再是人工目測,而是擁有電腦所帶來的精確製圖,通過微積分式的套圈,精確地將藝術家的小稿原樣放大,這些都是3d技術帶給藝術創作過程中一些便利。

宗濤作品《見證》 材料:鐵板 (2009年)

雖然3d列印技術給雕塑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革新,但是宗濤認為藝術創作是個複雜的過程,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人類審美創造活動,生活積累、創作構思、情感表達、靈感的呈現等決定性因素,這些都是3d所無法取代的,如何在雕塑創作中最好的運用3d技術來輔助完成雕塑創作,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是雕塑家所面臨而應該思考的問題。

宗濤藝術簡歷

199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重慶美術館典藏部主任,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重慶市雕塑學會副會長,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美術館雕塑藝委會委員。

主要參展及公共雕塑創作: 創作重慶七二二大轟炸紀念碑,《目擊者》入選 “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入選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入選第二屆“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大展,《見證》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暖》入選“ 中國姿態”首屆中國雕塑大展”, 《扣件》入選“ 迴響-重慶美術60年”美術作品展覽、入選“金屬之聲”中國雕塑學會首屆學術邀請展,創作重慶通遠門古城牆遺址公園大型場景雕塑《攻城》、寫實雕塑《炒米糖開水》、《抬滑杆》,創作重慶石油路名人雕塑、公共景觀雕塑,創作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型公共景觀雕塑,《手套》入選 首屆中國職業雕塑家聯展,《父與子》參加 第四屆中國雕刻大獎賽。

獲獎收藏:公共雕塑《快樂的行板》榮獲2009年度城市雕塑建設項目優秀獎,公共雕塑《攻城》榮獲中國2006年度城市雕塑建設專案優秀獎,《見證》長春市人民政府收藏。

編輯:曠川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