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穎談作品展」一樹花開

(李穎職業是造型藝術家, 私底下卻是兩個小學生的母親。 她的作品, 從藝術、幼稚教育角度, 都值得品味。 )

李穎 簡介

李穎, 現代藝術家,

1978年9月生於北京。 1998年-2002年就讀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 2002年-2003年留學巴黎索邦第三大學法語教育專業學習法語, 2003年-2005年就讀法國瓦朗榭納高等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專業。 其後赴日本繼續創作活動, 曾獲設計大獎“松山獎”。

2015年9月在東京成立“藍椅子工作室”。

一度拒絕把作品做出來到處展覽, 認為作品應該根植在作品出生的氛圍裡, 如果作品都聚集在美術館, 作品就失去了土壤和空氣, 失去了它存在的氛圍。

作品注重“觀者內心感受。 作品畫面是每一個人內心呈現的畫面感, 而非作品本身”, 認為藝術家的價值在於“讓人們內心跟著作者提出反思”, 藝術愛好最重要的是“尊重作品, 尊重人, 尊重大自然, 敬畏生命”。

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回北京居住一年,

期間設計改造了坐落在北京的奧倫達部落生活館, 因此結緣傳承博物館主人, 至今次受約在北京開展。

2016年, 李穎在北京的作品展“一樹花開”許多朋友記憶猶新, 成長的軌跡, 心曆, 與外界的交流, 領略生命奧秘, 接受生命的必然。 這些話題, 其中哲理, 多少次翻開都覺新鮮、有幫助。

下面就是作品展“一樹花開”的簡介。

1。 作品展主旨

此次作品作為傳承博物館的開館展覽, 以“傳”字作為主題, 來做了此次的展覽。 “傳”字本身是一種延續, 也是一種力量。 傳字後面可能有“承”字, 也可能是“家”字, 也可能是“人”字。

所以, 此次我們先以“傳”字來講一講生命中延續的力量。

以一朵花的生命週期, 來講述著一個有關“傳”的故事。 全部作品沒有使用任何高科技的成分, 反而使用了中國傳統的竹製品加工工藝, 風箏, 宣紙, 毛筆字, 以及皮影元素, 來完成了此次展覽。

整體作品體現的是對大自然中生命的敬畏之心, 以及使觀眾回歸自我內心, 體會自己作為一個大自然中的個體, 如何將自己的生命與精神“傳”下去的反思。

與其說這個作品是一個展覽, 不如說這次展覽是一面鏡子, 照亮了每一個人各自不同的內心, 傾聽到各自不同的心聲。

我們作為人類, 也是自然界中的 一部分, 自然也要接受大自然的生命法則。 由作品, 來引導觀眾重新體會,

感受成長, 綻放, 凋零, 以及重生這個生命四部曲。

2。 作品介紹

作品一 成長

我們面對曾經的成長,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童年記憶。 或開心, 或失落, 或幸福, 或孤獨。 我們無法改變, 也再無法碰觸, 但是, 卻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留存在我們心底最深的一個記憶中。 也許成年後的我們再也無法碰觸, 但我們依然愛著, 這份最柔軟的記憶。

不是幼稚園不好,而是怕再也見不到你了 (3歲)

天黑後,動物園的動物會不會跑出來?(4歲)

想一直被爸爸的大手握著(5歲)

想趴在媽媽的背上,聽她跟我說話(6歲)

像風箏一樣,漂浮,內心的一朵小小的花,在風箏的背後,看到的是像小時候的皮影一樣的,影子。很美。但也是無法碰觸,小小的花,各有各的美,也各有各的缺憾,但即使是這樣,小花兒們都在頑強的生長著。

出門時,左手爸,右手媽(7歲)

其實我從來不怕打架,我只是怕你傷心(8歲)

長大後我要賺好多好多的錢(9歲)

看她傷心時我想為她做點什麼,可我啥也不會(10歲)

我真覺得在她眼裡成績比我重要(11歲)

很多人都說我長大了,可我沒覺得(12歲)

很羡慕比我大的學長們,很酷(13歲)

背面。(使用小多肉植物“透過燈光實現‘成長’”。生命頑強的小多肉植物,寓意幼時承受過的困難和遺憾。)

第一次拉她的手(14歲)

我喜歡的樂隊解散了(15歲)

我希望我能再快點長成大人(16歲)

怎麼就算成年了?(18歲)

手寫的毛筆字,從3歲到18歲,每年選擇一句話作為主題。幫助我們來追尋那個曾經的,小小的自己。看過之後,每個人內心的感受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畫面感在內心慢慢蘇醒。真正作品的畫面並非是這幾面風箏,而是每個人都不同的內心的那片記憶。安靜的,就在人們的心底......

作品二 綻放

我們努力著,將自己日漸豐滿的羽翼展翅,努力的將生命的張力在這一刻綻放。

每個人都有各自生命中精彩的生命片段。在此時,生命的張力在盡顯無疑。那種要將整個空間充滿的,竭盡全力的綻放,就好像要將自己的生命把整個世界都填滿。

人生中的輝煌時期,那種自信和生命的張力,在這個房間中幾乎觸目可及,觸手即是。

作品三 凋零

生命週期中,在繁花錦簇的生命過後,便是凋零。這是大自然不可扭轉的生命法則。也許觀者還尚未經歷到這個階段,但是並不代表沒有。

生命中的不可抗拒的法則,體現了一種無奈,使用靜態的落花場景,使觀眾在落花紛飛的花瓣中穿行。有一種時間被瞬間凝固,一種留戀,一種美麗,是在這一瞬間。無法真正的停留,只能讚歎。心生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作品四 重生

凋零並非最後一幕,生命是延續的,永遠都沒有最後的最後。生命會用另一種形式在延續,這就是“傳”。

作品的展廳被安排在兒童遊樂室。整體也是由幾個類似孕育小動物的吊袋組成,小孩子們在這裡藏貓貓,過家家,穿行歡笑。

在這裡,生命再一次被點燃。

3。製作

藝術家設計需要靈感,把作品從設想變成可視,卻也是一項體力勞動。辦藝術展覽時,則是各方面許多人的合作,共同勞動。

看這些製作過程的工作照,其實,也是行為藝術呢。

李穎對此次參與布展,及材料採購給予大力支持的部門及領導心懷感謝,期待下次再有機會合作。

----------------------------

《李穎作品展》攝影・紀錄: 李穎

編輯: 江潔

京 夜 聊 (jingyeliao)

不是幼稚園不好,而是怕再也見不到你了 (3歲)

天黑後,動物園的動物會不會跑出來?(4歲)

想一直被爸爸的大手握著(5歲)

想趴在媽媽的背上,聽她跟我說話(6歲)

像風箏一樣,漂浮,內心的一朵小小的花,在風箏的背後,看到的是像小時候的皮影一樣的,影子。很美。但也是無法碰觸,小小的花,各有各的美,也各有各的缺憾,但即使是這樣,小花兒們都在頑強的生長著。

出門時,左手爸,右手媽(7歲)

其實我從來不怕打架,我只是怕你傷心(8歲)

長大後我要賺好多好多的錢(9歲)

看她傷心時我想為她做點什麼,可我啥也不會(10歲)

我真覺得在她眼裡成績比我重要(11歲)

很多人都說我長大了,可我沒覺得(12歲)

很羡慕比我大的學長們,很酷(13歲)

背面。(使用小多肉植物“透過燈光實現‘成長’”。生命頑強的小多肉植物,寓意幼時承受過的困難和遺憾。)

第一次拉她的手(14歲)

我喜歡的樂隊解散了(15歲)

我希望我能再快點長成大人(16歲)

怎麼就算成年了?(18歲)

手寫的毛筆字,從3歲到18歲,每年選擇一句話作為主題。幫助我們來追尋那個曾經的,小小的自己。看過之後,每個人內心的感受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畫面感在內心慢慢蘇醒。真正作品的畫面並非是這幾面風箏,而是每個人都不同的內心的那片記憶。安靜的,就在人們的心底......

作品二 綻放

我們努力著,將自己日漸豐滿的羽翼展翅,努力的將生命的張力在這一刻綻放。

每個人都有各自生命中精彩的生命片段。在此時,生命的張力在盡顯無疑。那種要將整個空間充滿的,竭盡全力的綻放,就好像要將自己的生命把整個世界都填滿。

人生中的輝煌時期,那種自信和生命的張力,在這個房間中幾乎觸目可及,觸手即是。

作品三 凋零

生命週期中,在繁花錦簇的生命過後,便是凋零。這是大自然不可扭轉的生命法則。也許觀者還尚未經歷到這個階段,但是並不代表沒有。

生命中的不可抗拒的法則,體現了一種無奈,使用靜態的落花場景,使觀眾在落花紛飛的花瓣中穿行。有一種時間被瞬間凝固,一種留戀,一種美麗,是在這一瞬間。無法真正的停留,只能讚歎。心生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作品四 重生

凋零並非最後一幕,生命是延續的,永遠都沒有最後的最後。生命會用另一種形式在延續,這就是“傳”。

作品的展廳被安排在兒童遊樂室。整體也是由幾個類似孕育小動物的吊袋組成,小孩子們在這裡藏貓貓,過家家,穿行歡笑。

在這裡,生命再一次被點燃。

3。製作

藝術家設計需要靈感,把作品從設想變成可視,卻也是一項體力勞動。辦藝術展覽時,則是各方面許多人的合作,共同勞動。

看這些製作過程的工作照,其實,也是行為藝術呢。

李穎對此次參與布展,及材料採購給予大力支持的部門及領導心懷感謝,期待下次再有機會合作。

----------------------------

《李穎作品展》攝影・紀錄: 李穎

編輯: 江潔

京 夜 聊 (jingyeli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