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要下雨”與“娘要嫁人”之間有著什麼梗?

我們在電視劇和電影中, 經常會聽到“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這句話, 特別是有寡婦改嫁情節的時候。 天要下雨, 這是自然規律, 誰都無法阻攔;但是在古代以貞節牌坊為榮, 寡婦改嫁的阻力其實蠻大的, 那為什麼這兩句話會放在一起說呢?這要從一個古代故事說起。

古時候有個寡婦, 在死了丈夫後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自己的書生兒子養大。 這書生倒也爭氣, 畢竟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倒沒辜負其母的教養, 竟然高中了狀元, 還被皇上招為了駙馬, 由此可見書生必是玉樹臨風, 想來其母的容貌也不差。 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這麼多年, 書生便向皇帝上書請求為其母樹立貞節牌坊。

然而天下之事, 多有變數。 這位母親多年辛勞終於等到兒子成才, 便打算追求自己的幸福。 這時狀元榮歸故里, 見狀大驚。 古代的貞節牌坊是種榮耀(其實是早早地把女人的一生埋進墳墓), 但是自己的母親辛辛苦苦把自己拉扯大, 其中心酸書生也是知道的。 礙于已經向朝廷請賜, 狀元便對其母說, “洗一條裙子, 曬上一天一夜後, 如果裙子曬乾了, 母親就答應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幹, 天意如此, 母親便改嫁吧。 ”若按常理一天一夜足夠把一條裙子曬乾了,

誰知當夜烏雲密佈, 天下大雨, 裙子被淋得濕漉漉的。 自此便有了“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的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 此“娘”非彼“娘”, 是“姑娘”的意思。 因為在古代, 小女孩經常被稱為娘子, 古代女子沒有地位, 很多沒有名字, 家裡為了叫起來方便,

便以長幼之序稱為三娘、五娘等, 再冠以父姓, 如公孫大娘、杜十娘、辛十四娘等等。 母親, 在古代寫成“孃”。 新中國簡化字將“孃”、“娘”兩字, 同音合併為“娘”。

無論是此娘還是彼娘, 天要下雨是非人力所能阻擋的事情, 是自然規律, 而婚嫁之事更是要遵從當事人意願的,

不以他人的意志與想法為轉移, 是社會規律。 這下你知道為什麼“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