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重磅!成都糖酒會告訴你 白酒行業回暖不是所有人的春天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3月24日電過去一年白酒漲價、上市酒企股價翻倍……給外界造成了白酒行業已經結束調整期進入回暖期的印象,

但在代表行業風向標的糖酒會上, 呈現的卻是與此相反的景象。 3月23日, 第96屆全國糖酒會在成都舉行, 展覽總面積12.5萬平方米。 組委會對外傳遞的資訊是, 本屆糖酒會參展數量最多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白酒, 而是葡萄酒及國際烈酒。 中國商報記者在成都採訪發現, 多數酒企對於行業大勢的判斷是, 眼下不是所有人的春天, 對於有些企業來說可能還是冬天。

不是所有人的春天

貴州茅臺股價從190元漲到390元每股, 洋河股份飆升至90元每股, 高端白酒的產品售價不斷走高, 一波漲價潮還沒有完全消化另一波漲價潮接連來襲, 使得不少觀點認為, 白酒行業已經度過調整期, 進入回暖期, 春天就要來了。 但是代表2017年白酒行業風向標的糖酒會,

卻給出了一個相反的結論。

本屆糖酒會展覽總面積12.5萬平方米, 室內9個展區, 室外一個展區, 共有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3000家展商參展, 但不同於往年, 參展數量最多的是葡萄酒及國際烈酒, 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白酒。 來自組委會的消息顯示, 葡萄酒及國際烈酒共有超過300家企業參展, 這一數字高於白酒企業。

中國商報記者在成都採訪發現, 對於代表行業風向標的糖酒會, 白酒企業的積極性並沒有往年那麼高, 很多酒企不僅今年沒有單獨舉辦大型招商會, 而且在糖酒會召開前就已經離開成都。

與此同時, 在糖酒會展開當天, 中國商報記者在展館發現, 作為展會的臉面之一, 今年白酒企業矗立的看板較前幾年也少了很多,

整體來看, 看板以非白酒行業的居多, 展示的大多是一些不知名的中小企業, 如天蟲、續力、一枝筆等。

此外, 在糖酒會召開之前舉辦的大大小小近40場行業論壇上, 多名酒廠負責人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 白酒行業回暖“不是所有人的春天”,

對於大多數酒企來說, 是秋天, 更可能是冬天。

河北衡水老白乾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占剛在微酒舉辦的中國酒業高峰論壇上表示, 白酒行業並沒有完全回暖, 對於有些酒企來說, 眼下是春天, 對於另一些酒企來說是秋天到了, 有些還處於冬天, 沒有走出來。

真相被茅臺掩蓋了

正如參展商數量變化所反映的市場情況那樣, 當前, 白酒行業實實在在面臨著葡萄酒帶來的挑戰, 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正在往葡萄酒上進行轉移。 這一結論的得出並不非偶然, 而是有現實的資料作為支撐。

事實上, 白酒行業的產量已經連續多年在低位數徘徊, 2016年也是如此。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 去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358.36萬千升,

同比僅增長3.23%。 2015年、2014年這一數字分別為5.07%、2.52%。 而2012年、2011年產量的增速分別為18.55%和30%以上。

但如果從上市酒企業層面以及行業總收入層面看, 業績確實看起來出現回暖, 並且有了一絲欣欣向榮的跡象。 如沱牌捨得營收增長26.42%, 淨利潤增長超10倍;去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07%, 為6125.74億元等等。

對此, 盛初集團董事長王朝成分析說, 如果將重複計算的中小酒廠的產量剔除, 事實上去年白酒行業的產量增速會更低, 甚至是零增長。 王朝成預測, 白酒產量很快會進入負增長期。 在此背景下, 外界之所以會判斷白酒行業復蘇, 很重要的原因是瘋漲的貴州茅臺, 其實際上掩蓋了白酒行業的真實情況。 業內人士分析,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大增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價格上漲拉動的,行業當前只能說處於弱復蘇階段。

確實,過去一年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拉開了一輪輪白酒漲價潮,售價一次次比較高,這都是名酒廠主動控量挺價的結果,市場投放量越來越少,出現供需的不平衡,價格自然越漲越高。

“量價背離是白酒行業2017年的一個關鍵字,量會繼續向下,價格卻繼續向上,以此來推動行業發展,但這種局面不能長久。因為這個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很明顯,第一階段是量價齊升,行業增長很快;到第二階段是量價背離,呈現弱增長的局面;第三階段就是量價齊跌,進入下跌狀態。”王朝成如是說。

與白酒行業以控制產量來挺價不同的是,當前葡萄酒的產量正在逐步增長,消費者對葡萄酒的消費量也在擴大。王朝成分析,按照現在白酒產量的走勢與葡萄酒產量的走勢,葡萄酒每年增長20%,白酒產量卻是零增長或者負增長,那麼十年後葡萄酒的產量將遠遠超過白酒,這是大趨勢。

確實,來自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的資料也顯示,過去6年,進口葡萄酒在我國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7%,2016年進口葡萄酒的總量是2010年的4.4倍。

雖然目前葡萄酒的市場體量沒有白酒大,但是帶來的衝擊已不容小覷。

中小酒廠倒閉退出

除了面臨葡萄酒帶來的衝擊,對於中小酒廠來說,來自名酒廠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王占剛認為,雖然白酒去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07%,但是白酒行業的整體走勢是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消費者對中國白酒的消費量未來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消費結構會有巨大變化,因此行業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時代正在來臨。

白酒行業會進入強分化階段,這是今年成都糖酒會的主流判斷。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躍吾認為,雖然隨著消費升級,高端、次高端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提升,但是白酒行業整體會進入中低速增長期,行業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很多業內專家都在談復蘇,但我認為,如果行業內只有幾個企業收入利潤同比增,並不是真正的復蘇。真正的復蘇是,大多數企業或者整個行業在產、銷以及消費者習慣等市場各環節,找到一個良性的發展模式,這才是行業復蘇。目前行業仍在痛苦中轉變,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來營造好的發展環境。”汾酒集團市場部部長楊波如是說。

在洋河股份副總裁朱偉看來,經過過去兩年白酒行業的整體發展,競爭能力較弱的企業會將會逐步退出,競爭力強的企業會佔領更大的市場,2017年這一趨勢會進一步延續,白酒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確實,當前,有資本、有資源、懂行銷的名酒企業對中小酒廠的擠壓越來越嚴重。雖然白酒調價滿足了消費升級的需求,但眾多中小酒廠的日子卻越發難過。據王朝成觀察,過去一年我國眾多中小酒廠把基酒或者廠子賣給大酒廠,倒閉退出的已不在少數。

業內人士分析,白酒行業銷售收入大增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價格上漲拉動的,行業當前只能說處於弱復蘇階段。

確實,過去一年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拉開了一輪輪白酒漲價潮,售價一次次比較高,這都是名酒廠主動控量挺價的結果,市場投放量越來越少,出現供需的不平衡,價格自然越漲越高。

“量價背離是白酒行業2017年的一個關鍵字,量會繼續向下,價格卻繼續向上,以此來推動行業發展,但這種局面不能長久。因為這個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很明顯,第一階段是量價齊升,行業增長很快;到第二階段是量價背離,呈現弱增長的局面;第三階段就是量價齊跌,進入下跌狀態。”王朝成如是說。

與白酒行業以控制產量來挺價不同的是,當前葡萄酒的產量正在逐步增長,消費者對葡萄酒的消費量也在擴大。王朝成分析,按照現在白酒產量的走勢與葡萄酒產量的走勢,葡萄酒每年增長20%,白酒產量卻是零增長或者負增長,那麼十年後葡萄酒的產量將遠遠超過白酒,這是大趨勢。

確實,來自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的資料也顯示,過去6年,進口葡萄酒在我國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7%,2016年進口葡萄酒的總量是2010年的4.4倍。

雖然目前葡萄酒的市場體量沒有白酒大,但是帶來的衝擊已不容小覷。

中小酒廠倒閉退出

除了面臨葡萄酒帶來的衝擊,對於中小酒廠來說,來自名酒廠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王占剛認為,雖然白酒去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07%,但是白酒行業的整體走勢是市場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山東溫和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消費者對中國白酒的消費量未來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消費結構會有巨大變化,因此行業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時代正在來臨。

白酒行業會進入強分化階段,這是今年成都糖酒會的主流判斷。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躍吾認為,雖然隨著消費升級,高端、次高端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提升,但是白酒行業整體會進入中低速增長期,行業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很多業內專家都在談復蘇,但我認為,如果行業內只有幾個企業收入利潤同比增,並不是真正的復蘇。真正的復蘇是,大多數企業或者整個行業在產、銷以及消費者習慣等市場各環節,找到一個良性的發展模式,這才是行業復蘇。目前行業仍在痛苦中轉變,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來營造好的發展環境。”汾酒集團市場部部長楊波如是說。

在洋河股份副總裁朱偉看來,經過過去兩年白酒行業的整體發展,競爭能力較弱的企業會將會逐步退出,競爭力強的企業會佔領更大的市場,2017年這一趨勢會進一步延續,白酒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

確實,當前,有資本、有資源、懂行銷的名酒企業對中小酒廠的擠壓越來越嚴重。雖然白酒調價滿足了消費升級的需求,但眾多中小酒廠的日子卻越發難過。據王朝成觀察,過去一年我國眾多中小酒廠把基酒或者廠子賣給大酒廠,倒閉退出的已不在少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