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冀東集團和北京金隅重組的“唐山範本”

冀東金隅戰略重組打造供給側改革“唐山範本”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鄭芃芃)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上半年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冀東金隅戰略重組的“紅利”不斷彰顯並日益放大, 被業內人士譽為深化供給側改革的“唐山範本”。

冀東集團是我市國有控股公司, 主營業務涵蓋水泥、混凝土、裝備工程、房地產、砂石骨料及建材產品、礦業、貿易物流等行業, 被譽為“中國新型幹法水泥工業的搖籃”。 坐落于北京的金隅股份, 則是一家擁有水泥及預拌混凝土、新型建材及商貿物流、房地產開發、物業投資與管理四大業務板塊的“A+H股”綜合性產業集團。

作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兩家水泥集團, 冀東、金隅雖有多年的協商合作, 但終因利益主體不同而未能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 均在長期處於盈利低谷的華北水泥市場深受低價惡性競爭之苦。 2015年, 冀東集團陷入債臺高築、虧損嚴重、資金鏈隨時斷裂的危險境地, 引進戰略投資者實施重組是走出困境、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的提出, 為冀東、金隅戰略重組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 在唐山市、河北省、北京市及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 2016年4月15日, 市國資委、冀東集團與金隅股份簽訂了戰略重組框架協議, 並引起社會廣泛矚目。 當年7月28日, 在紀念唐山抗震救災40周年之際,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唐山視察, 要求我市按照“三個努力建成”目標, 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爭取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 再次為冀東、金隅的戰略重組注入強勁動力。 此後, 兩大巨頭的強強合作駛入快車道。

當年10月, 金隅股份和冀東水泥完成重組。 這一國內水泥行業歷史上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的最大規模重組, 以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廣大職工利益為出發點和立足點, 考慮了各方訴求, 平衡了各方利益。 考慮到冀東集團解決經營困難的實際訴求以及做強、做大的強烈願望, 本次重組有針對性地設計了股權重組、資產重組兩步走的交易方案。

在股權重組中, 冀東集團得到金隅股份47.50億元的增資, 化解了資金鏈斷裂危險, 降低了資產負債率, 使企業恢復到正常經營狀態;在資產重組中, 金隅股份將下屬水泥、混凝土相關業務一併注入冀東水泥, 重組後金隅股份的水泥業務將通過上市平臺冀東水泥實現專業運營, 從而更充分地發揮規模效應。 重組完成後, 冀東水泥產能達到1.66億噸, 總資產800億元, 市值350億元, 成為全國第三、世界第五大水泥集團。 當年年底, 冀東水泥一舉扭虧為盈。

冀東金隅戰略重組的成功實踐, 變短板為長項, 變劣勢為優勢, 變包袱為資源, 變對台為同台, 變無序為協同, 也為全國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唐山範本”。 中國水泥協會對本次重組給予極大肯定,

稱讚這一舉措“將推動整個水泥行業的價值提升, 也將在水泥發展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據悉, 重組後的金隅冀東, 將發揮京津冀區域水泥行業領導者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對京津冀地區水泥市場進行深度整合, 通過收購、產能置換、託管、交叉持股、市場協調等多種方式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 最終將京津冀地區打造成為中國水泥行業市場良性競爭的產業示範區和科學發展的價值高地。 市國資委有關人士表示, 這一成功重組, 必將在唐山產生積極而深遠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 為我市國有企業乃至唐山工業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創造條件, 進而為北京企業的戰略轉移、跨越發展搭建平臺,
無限釋放虹吸和放大效應, 實現共贏、多贏, 共建、共用、協同發展的美好願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