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何民間只供奉土地公而少人供奉土地婆?這和孟姜女哭長城又有怎樣的關聯呢?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 是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之一, 其供奉的土地廟屬於中國分佈最廣的祭祀建築。 土地公本名張福德, 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 官朝廷總稅官, 為官清廉正直, 體恤百姓之疾苦, 做了許許多多善事。 一零二歲辭世。 死後三天其容貌仍不變, 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 過了不久, 即由貧轉富, 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 於是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 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

福德正神, 土地爺

亦有說在他死後, 接任的稅官上下交征, 無所不欲, 民不堪命。 這時, 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的好處, 念念不忘, 於是建廟祭祀, 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 土地公信仰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那麼為何民間大多供奉土地公而少人供奉土地婆呢?這和孟姜女哭長城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呢?

萬里長城

傳說秦朝時間, 秦始皇徵用天下壯丁來修築長城, 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調去修城, 孟薑女思夫心切, 長途跋涉千里尋夫。 艱難萬苦到了萬里長城卻得知自己丈夫已死, 因此悲痛萬分, 最後竟然哭倒了萬里長城。 長城倒後, 露出了累累白骨, 孟薑女卻不知哪些是自己丈夫的骨頭。

忽然之間看到一個白髮銀須的老者, 老者同情孟姜女的遭遇就對她說:你把食指咬破, 血液滴在白骨之上, 染上血的就是你丈夫的遺骸。 孟薑女照做果然尋到了丈夫的白骨。 當孟薑女抱著白骨返鄉時, 途中原本死氣沉沉的骨頭居然漸漸生出皮肉, 似乎馬上就能死而復生。 和老者同行的老婆婆害怕死者複生有違天命, 就對孟薑女說:抱著骨頭部方面, 把他們裝在袋子裡用背的比較省事!孟薑女不明就裡, 沒想到已經慢慢生長的骨頭又恢復了散狀。 孟薑女十分十分生氣, 責怪老者, 老者因此答應他幫助他的丈夫守護墓土, 這也就是目前必有‘後土”的由來。

孟姜女哭長城

雖然田頭田尾的土地廟內都有土地公, 也配祀福德夫人, 但一般人很少拜土地媽(即土地婆)。 據考究, 南宋之前土地廟裡只供奉著土地公公, 而南宋之後, 土地廟中則配有土地婆。 這個習俗沿用至今, 現許多農村土地廟裡都供奉著土地公和土地婆。 而土地公和土地婆都是慈眉善目,

白須白髮的老人。 但有些地方的廟宇卻只有土地公而已?這跟中國民間傳說的一個故事有關。

土地公和土地婆

傳說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時, 問他有什麼願望與抱負。 土地公回答希望世上的人個個都變得有錢, 人人過得快樂。 土地婆卻堅決反對, 她認為世間的人應該有富有貧,才能分工合作發揮社會功能。土地公說:“那麼,貧窮的人不是太可憐了嗎?”土地婆反駁道:“如果大家都變成有錢人,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一句話說得土地公啞口無言,並打消了這個原可讓世人“皆大歡喜”的念頭。也正是因為土地婆的反對,人世間才有今天的貧富差別。所以有的地方的人們覺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個“惡婆”,因而不肯供奉她,但卻對土地公推崇備至。但也有人認為土地婆的觀點符合人類發展,所以中國南方土地廟常有對聯稱:“公做事公平,婆苦口婆心”。

她認為世間的人應該有富有貧,才能分工合作發揮社會功能。土地公說:“那麼,貧窮的人不是太可憐了嗎?”土地婆反駁道:“如果大家都變成有錢人,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一句話說得土地公啞口無言,並打消了這個原可讓世人“皆大歡喜”的念頭。也正是因為土地婆的反對,人世間才有今天的貧富差別。所以有的地方的人們覺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個“惡婆”,因而不肯供奉她,但卻對土地公推崇備至。但也有人認為土地婆的觀點符合人類發展,所以中國南方土地廟常有對聯稱:“公做事公平,婆苦口婆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