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傳統木建築結構對傳統傢俱的影響

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 張帆

中國傳統建築與傢俱的關係源遠流長, 中國傳統建築的大木梁架結構對傢俱結構的影響十分顯著, 傢俱的製造往往都是借鑒同時期流行的建築設計手法和製作技術, 從而在基本結構原則、接合方式、細部構件形式等許多方面與建築一脈相承。

1、同樣的“戀木”情結

首先從材料上來看, 中國人歷來對“木”情有獨鍾, 在西方人用石頭來書寫他們的歷史的同時, 中國人卻始終不渝地運用比石材脆弱的多的木頭來構建自己的家園。 中國人認為萬物皆有靈性,

人們把樹木的生死枯榮看作是一種生命的象徵, 以木為營造的基材, 便使建築也有了生命。 中國建築一直沿著與西方迥然不同的軌跡發展, 最終形成了以木結構為主的樑柱框架結構, 幾千年來, 木建築幾乎已成為中國傳統建築的代名詞。 而同樣也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中國傳統傢俱與中國傳統建築的關係可謂源遠流長, 一直以木材為主要構件, 歷經千年發展, 將木材這種材料與中國傢俱造型藝術完美結合, 形成了質樸典雅的獨特風格。 因此說中國傳統建築和傢俱密不可分, 就有基於構件上的原因, 它們兩者都有著同樣的“戀木”情結。 與石頭相比, 木材更柔美、更溫暖、更有人情味、更符合中國人追求質樸、自然的審美傾向,
也使得中國傳統建築和傢俱由於材料的統一而具有了共同的藝術美感。

2、中國傳統建築基本結構原則對傢俱的影響

中國古代建築從原始的天然洞穴、半穴居上升到地面, 從簡單的木結構建築逐步發展為完整的樑柱框架體系, 經歷了漫長的時間, 直至宋代趨於完善, 最終形成了抬梁式、穿鬥式以及井幹式等一些結構形式。 中國木建築結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 又對相應歷史時期的傢俱結構和造型上可以分為箱形結構和軛架結構兩個主要形式。 其中軛架結構的傢俱其實是受建築的梁架結構的影響發展而來的, 尤其是從宋代開始, 傢俱逐漸以樑柱框架結構代替了箱形門結構, 直至明清, 成為傳統傢俱的基本結構形式。

梁和柱是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基本元素, 柱上架梁就是結構的基本單元, 在此基礎上進行排列、組合、疊加, 便形成了房屋的主體結構。 因此中國木建築不同於西方的以石頭牆壁負重為主的建築, 而是由柱網梁枋所組成的框架來支撐起屋頂。

中國古代傢俱沿襲了建築的這種結構體系, 以至有時有的傢俱看上去就好似縮小了房屋, 有“梁”有“柱”, 間架清晰, 而這“柱”和“梁”反映到傢俱上正是傳統傢俱的主要構成元素:立腳和橫撐。 其做法和式樣完全是仿效建築的樑柱, 如中國木建築的柱多為圓形, 則傢俱不論桌椅其腿足也常為圓形, 即便為了足間橫撐的連結, 也只是在內部做成方形, 而外部輪廓仍給人以圓形的視覺感受,

正是所謂“外圓內方”, 可見傢俱對建築的直白忠實的模仿。 另外中國古建築圓柱還有側腳收分的特點, 所謂“側腳”即為加強建築的整體穩定性, 古建築最外一圈柱子的下腳通常要向外側移一定尺寸, 使外簷柱子的上端略向內傾斜。 “收分”是指圓柱的上下兩面直徑不相等, 而是由根部向上逐漸收細, 這樣使木柱既穩定又輕巧, 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圖1)。 而傢俱的腿足也完全效仿了這樣的做法, 下舒上斂且向內傾斜, 給人一種穩定舒展的美感。 傢俱工匠在運用“側腳”時還把其斜度和傢俱的式樣、體態進行綜合的分析, 從細微之處表現出傢俱造型的不同氣質和神韻。

在眾多傢俱中,衣架是最能體現傢俱與建築結構相通性的典型。它通常由兩根立柱支撐著一根橫杆,恰恰代表著古代建築立柱和橫樑設計中的主要單元(圖2)。

正是這樣的造型特徵,賦予了中國傳統傢俱以方正、安定而又輕巧空靈的藝術美感,而這也正得益于我國傳統建築的獨特的結構體系。

3、榫與卯的對話

除基本的結構形式外,在連接形式上,中國傳統建築與傢俱也是一脈相承的。榫卯的接合是中國傳統傢俱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明式的傢俱中,榫卯結構的運用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榫卯結構的發展淵源已久,同樣也是首先出現在建築中,而後又運用於傢俱結構的。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省余姚縣的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架空居住面的榫卯木構架房屋,其中出土了許多帶有榫卯的木構件,有10餘種榫犯式樣,如:柱頭榫、柱腳榫、梁頭榫、帶銷釘孔的榫、燕尾榫、雙凹榫、柱頭刀形板、直欞方木等(圖3)。之後隨著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木作技術的不斷發展,榫卯在建築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榫卯技術的發明是木結構建築節點構造上的一個飛躍,為中國整個木結構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古代傢俱就是吸取了建築榫卯技術之精華,又結合自身特點,發展成一套完整發達的體系。不同的部位運用不同形式的榫卯,即符合動能要求,又牢固可靠。

4、建築與傢俱細部結構與裝飾構件的對應

整體的結構原則和連接方式如此,再從細部來看,我們同樣會找到許多對應點。建築中的許多結構或裝飾件在傢俱上都有相應的部位,同樣會找到許多傢俱模仿建築的結構做法之處,雖然會多結合傢俱自身尺度、功能等特點而加以變化,但不論是在結構功能上還是造型藝術效果上,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4.1屋脊與搭腦

中國傳統木建築最著的形式特徵恐怕要首推大屋頂了,反宇飛簷的形態已成為整個中華建築藝術之美的代表。屋頂的曲線,向上微翹的飛簷,使本來在視覺上異常沉重的屋頂一下子顯得輕巧起來,反而隨著曲線的曲勢呈現出要飛向天穹的感覺(圖4)。建築中與天最為靠近的就是屋頂,這樣親地又向天的曲線,正表達了中國人崇拜自然、追求“天地人合和”的宇宙觀。(圖5)

屋頂之上成為整個建築最高的輪廓線的是屋脊。高臨橫臥於頂部的稱為正脊,向四面簷角緩緩下垂的成為垂脊。屋脊是幾個坡面接合的節點,為了保護接縫和加固,需要用一些瓦釘將蓋瓦固定,聰明而富於創造力的中國古代木匠最擅于將這些結構部件加以美化,他們以天才的想像力和藝術熱情將這些節點在保證功能的同時設計成了屋頂上豐富的裝飾品。在正脊兩端的加固節點處做成了獸狀的裝飾,成為正吻(圖6)。在垂脊、戧脊端部也都有獸狀裝飾,稱為垂獸和戧獸,在這些獸頭之前常有一排前後排列的仙人、走獸的形象,這是由於為防止金屬的瓦釘銹蝕及雨水滲透,需在其上用陶制的釘帽扣住,這些形態各異的仙人走獸其實正是從這小小釘帽演化而來的。這些原本純粹的功能構件在工匠們精心設計下被裝飾化,配合不同的屋頂組合形式,使建築這最高的輪廓充滿了活力和美感。(圖7)

屋脊是建築最高的輪廓線,而對於傢俱來說,椅子、架等傢俱的最高輪廓線就是搭腦了。搭腦除了簡潔明快的直線型,還有一些流暢柔婉的曲線。如有的明式的燈掛椅(圖8)、四出頭宮帽椅,其搭腦中部略突,兩邊下滑,在端頭又微微上翹,在另一個方向搭腦通過立柱後又微向後方及外側彎轉,在三維空間上形成了一條自然而流利的曲線,端頭磨成圓頭,給人以柔潤而舒適的感覺。從這種由高到低又反翹的走勢中,不難看出與建築屋頂輪廓線的驚人相似(圖9)。建築與傢俱都是人藉以接近自然的媒介,在室外的廣大空間裡,人們用屋頂親地又向天的曲線抒發了自己想與天地共融的心境,而在室內的空間裡,人們仍然忘不了自然,在人為的屋宇之下,又把屋頂的輪廓線移用於傢俱之上,以獲得內心的安然與愉悅,在中國人的感受中,甚至希望模糊去室內、室外的分界,都是心中的“自然”(圖10)。

另外在一些架類傢俱的搭腦端頭常有一些雲頭、龍頭或獸形的紋樣裝飾,如衣架、盆架、鏡臺(圖11),這顯然是來源於建築屋脊上正吻及仙人走獸等的裝飾,只是所採用的形象題材與建築有所差別,而且在建築中,正吻、走獸等都是對功能構件的藝術化裝飾,在實際結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傢俱搭腦上的這些花飾沒有了結構功能的作用,而完全轉化為純粹的裝飾構件了。從這也不難看出,中國傳統傢俱對於建築的借鑒無所不在,擅於從建築中提取各種元素,為已所用,有時候甚至可說是執著的模仿。

4.2雀替與牙子

雀替是中國傳統建築中梁枋與柱相交處的托座,其作用是縮短梁枋的淨跨距離,減少梁額與柱相接處的剪刀,防止橫堅構件間角度的傾斜,起加固承托的作用。最初也是作為結構功能構件而出現的,隨著中國傳統建築的不斷發展,雀替的形式也逐豐富,在古代能工巧匠的不斷創新改造之後,在保證力學功能的基礎上,越來越向裝飾化方向演化(圖12)。在明清以後雀替上,又常常施以彩繪,更加絢爛華美(圖13)。使得雀替成為樑柱的過渡性構件,是建築中生硬交點的柔化劑。

中國傳統傢俱中的各種牙子,正是建築中的雀替在傢俱中的變體。首先從所處的位子來看,雀替位於建築中梁與柱的交點處,而牙子也是處於傢俱的“梁”與“柱”一橫撐和立木腿足的交角處,如桌案的檯面與四腿的交角處、椅子後腿與搭腦的交角處(圖14)、椅子扶手與前腿的交角處(圖15)、衣架的兩立柱與搭腦的交角處(圖16)等。根據所處部位及形制又分分為多種,如橫向較長的牙條(圖17),施在角上的短小花牙叫牙頭(圖18),用在衣架、盆架上部搭腦兩側的叫掛牙(圖19)等。從功能上來說,牙子也是雀替的巧妙的翻版,它也是橫向與縱向構件之間起承托加固作用的結構部件,同時在裝飾功能上,傢俱的牙子比起建築雀替在造型及紋樣上更加豐富繁多,有雲紋牙子、欞格牙子、鳳紋牙子、卷雲牙子等,成為傢俱中結構與裝飾緊密相連的代表構件之一。

4.3台基與托泥

中國古代建築從立面來說,主要分為屋頂、牆柱構架和台基三大部分,台基是整座建築的基礎部分。對於土木營構的中國古建築,為了抵禦自然力的侵害,一定要先建造一個堅實而高出地面的台基,否則房屋就不會穩固,夯實的台基同時還可以陰隔地下水分的滲透。台基在實用功能以外,同時也兼具著重要的審美功能。在整修“三段式”建築立面上,高闊而堅實的台基使整座建築手的重心在下,具有巋然如磬的穩定和諧之美感(圖20)。

而對於一件傢俱來說,從所處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來說,與建築台基相當的就要屬托泥了。托泥就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腿下端加方形或圓形的底框,使得四腿不直接落地,而落在木框上,常出現於有束腰的傢俱中(圖21、22)。托泥不僅創造了與四腿直接落所不同的新形式,同時也是加固四腿的連接和穩定的重要構件。在南宋以後,托泥下又出現了似龜形的小足(圖23),這種龜足不僅使整體造型變得更加輕,又可起到通風、防潮的作有和,這與建築中承托立柱和牆體的台基的功能又是“不謀而合”。

4.4須彌座與束腰

中國傳統建築的台基還有一種不可不提的形式-須彌座,是一種帶有雕刻花紋和逐層伸展的線腳的基座(圖24)。最初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像座的形式,開始多用於塔基等,後來漸漸用作建築的台基,最終成為中國建築一種特別的台基文化。在宋《營造方式》中,把須彌座中間收縮、有立柱分格、平列壺門的稱為“束腰”,把位於束腰上下的依次向外伸展的線道伸展的線道稱為“疊澀”(s è)(圖25)。

在傢俱中也有一個和須彌座中的“束腰”完全相同的名詞,無論凳、桌、床、榻,都常出現變化多樣的束腰,這並不僅僅是名稱的巧合,其形態也與須彌座的束腰相似,使我們不能不聯想到傢俱的束腰上也是淵源於建築的須彌座(圖26、27)。此外高束腰傢俱中的“托腮”所處的位置與形式都與須彌座的疊澀相似,王世襄先生在其所著的《明式傢俱研究》一書中還指出“托腮”與“疊澀”的字音也十分相似,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建築的須彌座對束腰傢俱的直接的影響(圖28)。

5、純紡建築的明式傢俱

5.1架子床

架子床是明代非常流行的臥具之一,它在造型上突出效仿建築屋頂、牆身、台基的三段式,在四角有立柱承托起床頂,有的在正面有側還有兩柱,共為六柱。床面下常有束腰,下為粗壯的三變腿(圖29)。床頂架之下四周有透雕的掛簷,其形制與建築梁枋之下的倒掛楣子無異。四角立柱與掛簷的交角處還常有精美的牙子,既起承托作用,又是裝飾的構件,自然又是建築中雀替的翻版。床面之上一般三面都有矮圍子,也常為透雕,其做法、圖案紋樣都與建築中的欄杆十分相似。有的架子床正面還會帶有月洞式等形式的門(圖30),其造型也會讓人聯想起建築中門、罩的造型。整個架子床雖高大穩定,卻又空靈通透,裡面就好似建築中的一個開間,是明式傢俱的一大精品。

5.2撥步床

撥步床是明代晚期較流行的一種體積龐大、結構複雜的床。從外形看好似房中套房的小屋子。它實際上是將架子床安置於一個如建築台基的木制平臺上,床前構成圍廓,與架子床連成為一個整體。整個床就是一個前堂後室的佈局空間,圍廓構成了如同古代房屋前設計的回廓,人步入其中尤同跨進室內,回廓兩側可以放置小桌凳、便桶、衣箱、燈盞等物品,構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慶的頂架、立柱、床圍等都與建築的形式一樣,有的立柱上甚至還帶有滴水和斗拱,床面以上常以格子窗的形式作床圍,是建築結構完全是按照房屋的框架和裝飾而制,是建築技術、製作手法運用於傢俱中最全面、最直接的一個典範(圖31)。

事實證明了,中國傳統傢俱在結構體系,又結合傢俱自身特點不斷發展變化。中國傳統建築和傢俱,二者可謂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瞭解傳統建築的結構特點及其對傢俱的影響,才會有助於我們對傳統傢俱的獨特的結構,造型體系有一個更全面、標準的認識,也會為我們開創建築和傢俱的現代中國風格帶來有益的啟示。

在眾多傢俱中,衣架是最能體現傢俱與建築結構相通性的典型。它通常由兩根立柱支撐著一根橫杆,恰恰代表著古代建築立柱和橫樑設計中的主要單元(圖2)。

正是這樣的造型特徵,賦予了中國傳統傢俱以方正、安定而又輕巧空靈的藝術美感,而這也正得益于我國傳統建築的獨特的結構體系。

3、榫與卯的對話

除基本的結構形式外,在連接形式上,中國傳統建築與傢俱也是一脈相承的。榫卯的接合是中國傳統傢俱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明式的傢俱中,榫卯結構的運用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榫卯結構的發展淵源已久,同樣也是首先出現在建築中,而後又運用於傢俱結構的。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省余姚縣的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架空居住面的榫卯木構架房屋,其中出土了許多帶有榫卯的木構件,有10餘種榫犯式樣,如:柱頭榫、柱腳榫、梁頭榫、帶銷釘孔的榫、燕尾榫、雙凹榫、柱頭刀形板、直欞方木等(圖3)。之後隨著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木作技術的不斷發展,榫卯在建築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榫卯技術的發明是木結構建築節點構造上的一個飛躍,為中國整個木結構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古代傢俱就是吸取了建築榫卯技術之精華,又結合自身特點,發展成一套完整發達的體系。不同的部位運用不同形式的榫卯,即符合動能要求,又牢固可靠。

4、建築與傢俱細部結構與裝飾構件的對應

整體的結構原則和連接方式如此,再從細部來看,我們同樣會找到許多對應點。建築中的許多結構或裝飾件在傢俱上都有相應的部位,同樣會找到許多傢俱模仿建築的結構做法之處,雖然會多結合傢俱自身尺度、功能等特點而加以變化,但不論是在結構功能上還是造型藝術效果上,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4.1屋脊與搭腦

中國傳統木建築最著的形式特徵恐怕要首推大屋頂了,反宇飛簷的形態已成為整個中華建築藝術之美的代表。屋頂的曲線,向上微翹的飛簷,使本來在視覺上異常沉重的屋頂一下子顯得輕巧起來,反而隨著曲線的曲勢呈現出要飛向天穹的感覺(圖4)。建築中與天最為靠近的就是屋頂,這樣親地又向天的曲線,正表達了中國人崇拜自然、追求“天地人合和”的宇宙觀。(圖5)

屋頂之上成為整個建築最高的輪廓線的是屋脊。高臨橫臥於頂部的稱為正脊,向四面簷角緩緩下垂的成為垂脊。屋脊是幾個坡面接合的節點,為了保護接縫和加固,需要用一些瓦釘將蓋瓦固定,聰明而富於創造力的中國古代木匠最擅于將這些結構部件加以美化,他們以天才的想像力和藝術熱情將這些節點在保證功能的同時設計成了屋頂上豐富的裝飾品。在正脊兩端的加固節點處做成了獸狀的裝飾,成為正吻(圖6)。在垂脊、戧脊端部也都有獸狀裝飾,稱為垂獸和戧獸,在這些獸頭之前常有一排前後排列的仙人、走獸的形象,這是由於為防止金屬的瓦釘銹蝕及雨水滲透,需在其上用陶制的釘帽扣住,這些形態各異的仙人走獸其實正是從這小小釘帽演化而來的。這些原本純粹的功能構件在工匠們精心設計下被裝飾化,配合不同的屋頂組合形式,使建築這最高的輪廓充滿了活力和美感。(圖7)

屋脊是建築最高的輪廓線,而對於傢俱來說,椅子、架等傢俱的最高輪廓線就是搭腦了。搭腦除了簡潔明快的直線型,還有一些流暢柔婉的曲線。如有的明式的燈掛椅(圖8)、四出頭宮帽椅,其搭腦中部略突,兩邊下滑,在端頭又微微上翹,在另一個方向搭腦通過立柱後又微向後方及外側彎轉,在三維空間上形成了一條自然而流利的曲線,端頭磨成圓頭,給人以柔潤而舒適的感覺。從這種由高到低又反翹的走勢中,不難看出與建築屋頂輪廓線的驚人相似(圖9)。建築與傢俱都是人藉以接近自然的媒介,在室外的廣大空間裡,人們用屋頂親地又向天的曲線抒發了自己想與天地共融的心境,而在室內的空間裡,人們仍然忘不了自然,在人為的屋宇之下,又把屋頂的輪廓線移用於傢俱之上,以獲得內心的安然與愉悅,在中國人的感受中,甚至希望模糊去室內、室外的分界,都是心中的“自然”(圖10)。

另外在一些架類傢俱的搭腦端頭常有一些雲頭、龍頭或獸形的紋樣裝飾,如衣架、盆架、鏡臺(圖11),這顯然是來源於建築屋脊上正吻及仙人走獸等的裝飾,只是所採用的形象題材與建築有所差別,而且在建築中,正吻、走獸等都是對功能構件的藝術化裝飾,在實際結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傢俱搭腦上的這些花飾沒有了結構功能的作用,而完全轉化為純粹的裝飾構件了。從這也不難看出,中國傳統傢俱對於建築的借鑒無所不在,擅於從建築中提取各種元素,為已所用,有時候甚至可說是執著的模仿。

4.2雀替與牙子

雀替是中國傳統建築中梁枋與柱相交處的托座,其作用是縮短梁枋的淨跨距離,減少梁額與柱相接處的剪刀,防止橫堅構件間角度的傾斜,起加固承托的作用。最初也是作為結構功能構件而出現的,隨著中國傳統建築的不斷發展,雀替的形式也逐豐富,在古代能工巧匠的不斷創新改造之後,在保證力學功能的基礎上,越來越向裝飾化方向演化(圖12)。在明清以後雀替上,又常常施以彩繪,更加絢爛華美(圖13)。使得雀替成為樑柱的過渡性構件,是建築中生硬交點的柔化劑。

中國傳統傢俱中的各種牙子,正是建築中的雀替在傢俱中的變體。首先從所處的位子來看,雀替位於建築中梁與柱的交點處,而牙子也是處於傢俱的“梁”與“柱”一橫撐和立木腿足的交角處,如桌案的檯面與四腿的交角處、椅子後腿與搭腦的交角處(圖14)、椅子扶手與前腿的交角處(圖15)、衣架的兩立柱與搭腦的交角處(圖16)等。根據所處部位及形制又分分為多種,如橫向較長的牙條(圖17),施在角上的短小花牙叫牙頭(圖18),用在衣架、盆架上部搭腦兩側的叫掛牙(圖19)等。從功能上來說,牙子也是雀替的巧妙的翻版,它也是橫向與縱向構件之間起承托加固作用的結構部件,同時在裝飾功能上,傢俱的牙子比起建築雀替在造型及紋樣上更加豐富繁多,有雲紋牙子、欞格牙子、鳳紋牙子、卷雲牙子等,成為傢俱中結構與裝飾緊密相連的代表構件之一。

4.3台基與托泥

中國古代建築從立面來說,主要分為屋頂、牆柱構架和台基三大部分,台基是整座建築的基礎部分。對於土木營構的中國古建築,為了抵禦自然力的侵害,一定要先建造一個堅實而高出地面的台基,否則房屋就不會穩固,夯實的台基同時還可以陰隔地下水分的滲透。台基在實用功能以外,同時也兼具著重要的審美功能。在整修“三段式”建築立面上,高闊而堅實的台基使整座建築手的重心在下,具有巋然如磬的穩定和諧之美感(圖20)。

而對於一件傢俱來說,從所處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來說,與建築台基相當的就要屬托泥了。托泥就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腿下端加方形或圓形的底框,使得四腿不直接落地,而落在木框上,常出現於有束腰的傢俱中(圖21、22)。托泥不僅創造了與四腿直接落所不同的新形式,同時也是加固四腿的連接和穩定的重要構件。在南宋以後,托泥下又出現了似龜形的小足(圖23),這種龜足不僅使整體造型變得更加輕,又可起到通風、防潮的作有和,這與建築中承托立柱和牆體的台基的功能又是“不謀而合”。

4.4須彌座與束腰

中國傳統建築的台基還有一種不可不提的形式-須彌座,是一種帶有雕刻花紋和逐層伸展的線腳的基座(圖24)。最初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像座的形式,開始多用於塔基等,後來漸漸用作建築的台基,最終成為中國建築一種特別的台基文化。在宋《營造方式》中,把須彌座中間收縮、有立柱分格、平列壺門的稱為“束腰”,把位於束腰上下的依次向外伸展的線道伸展的線道稱為“疊澀”(s è)(圖25)。

在傢俱中也有一個和須彌座中的“束腰”完全相同的名詞,無論凳、桌、床、榻,都常出現變化多樣的束腰,這並不僅僅是名稱的巧合,其形態也與須彌座的束腰相似,使我們不能不聯想到傢俱的束腰上也是淵源於建築的須彌座(圖26、27)。此外高束腰傢俱中的“托腮”所處的位置與形式都與須彌座的疊澀相似,王世襄先生在其所著的《明式傢俱研究》一書中還指出“托腮”與“疊澀”的字音也十分相似,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建築的須彌座對束腰傢俱的直接的影響(圖28)。

5、純紡建築的明式傢俱

5.1架子床

架子床是明代非常流行的臥具之一,它在造型上突出效仿建築屋頂、牆身、台基的三段式,在四角有立柱承托起床頂,有的在正面有側還有兩柱,共為六柱。床面下常有束腰,下為粗壯的三變腿(圖29)。床頂架之下四周有透雕的掛簷,其形制與建築梁枋之下的倒掛楣子無異。四角立柱與掛簷的交角處還常有精美的牙子,既起承托作用,又是裝飾的構件,自然又是建築中雀替的翻版。床面之上一般三面都有矮圍子,也常為透雕,其做法、圖案紋樣都與建築中的欄杆十分相似。有的架子床正面還會帶有月洞式等形式的門(圖30),其造型也會讓人聯想起建築中門、罩的造型。整個架子床雖高大穩定,卻又空靈通透,裡面就好似建築中的一個開間,是明式傢俱的一大精品。

5.2撥步床

撥步床是明代晚期較流行的一種體積龐大、結構複雜的床。從外形看好似房中套房的小屋子。它實際上是將架子床安置於一個如建築台基的木制平臺上,床前構成圍廓,與架子床連成為一個整體。整個床就是一個前堂後室的佈局空間,圍廓構成了如同古代房屋前設計的回廓,人步入其中尤同跨進室內,回廓兩側可以放置小桌凳、便桶、衣箱、燈盞等物品,構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慶的頂架、立柱、床圍等都與建築的形式一樣,有的立柱上甚至還帶有滴水和斗拱,床面以上常以格子窗的形式作床圍,是建築結構完全是按照房屋的框架和裝飾而制,是建築技術、製作手法運用於傢俱中最全面、最直接的一個典範(圖31)。

事實證明了,中國傳統傢俱在結構體系,又結合傢俱自身特點不斷發展變化。中國傳統建築和傢俱,二者可謂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瞭解傳統建築的結構特點及其對傢俱的影響,才會有助於我們對傳統傢俱的獨特的結構,造型體系有一個更全面、標準的認識,也會為我們開創建築和傢俱的現代中國風格帶來有益的啟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