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愛生活,我愛加班”

程式猿(程式師)問:“科比, 你為何如此成功?”科比反問:“你知道洛杉磯每天淩晨4點的樣子嗎?”

程式猿:“知道, 那個時候我一般還沒下班。 你問這個幹嘛?”科比:“不幹嘛, Fuck!”談話結束了。

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科比(Kobe Bryant)。

這是2012年出現的一個段子。 中國IT領域的發展擴大了程式師的職業規模, 而在媒體和社交網站上, 程式師基本上已約等於工作重負的代言者。 他們自身也常常以此“自嘲”。

但“加班”重負並不限於程式師, 他們更非加班最嚴重的群體。 企業的管理層在加班, 白領在加班, 藍領在加班, 工作處境最堪憂的底層工人在加班, 有著免疫傳統的公務員也不能倖免。 人人都在忙, 都在加班。

週五下班, 你準備即將享受一個週末, 卻突然接到通知, 明天繼續上班, 且“木有加班費”。 於是在知乎和百度知道上, 怎樣拒絕加班而不至於被開除已成了一種學問。

早期反思工作重負的電影《摩登時代》(1936)劇照。 .

回顧近些年的中國職場, “過勞”似乎已成常態, 其中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因。 據被引用最頻繁的一個資料顯示, 在中國, 工作壓力導致每年“過勞死”的人數已超越日本, 約有60萬人。

這是市場積累的錯嗎?是資本剝削的錯嗎?的確,

長期以來, 這大概是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一種觀點。 現在, 書評君請你到文末留言區和我們說說你的加班的經歷。 是的, 你拒絕過嗎?你在加班中獲得過價值感嗎?在你看來, 促使人們加班更重要的因素究竟是什麼呢?

“週末到了, 就不用工作了嗎?”

撰文 | 呂婉婷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一幕, 淩晨一兩點走出公司, 拍一張沒有星星的夜空和空蕩蕩的馬路, 發到朋友圈配文說:“終於下班了……”

中國經濟已經維持了三十餘年的高速發展, 越積越多的不止是國家的財富, 還有永遠也完成不了的工作。 加班早已成為中國各行各業的常態, 連常人眼中清閒的公務員都開始加班了。

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資料顯示, 中國工時制度已與國際接軌, 但加班現象嚴重, 勞動者年工作時長為2000~2200小時, 相當於英法德等國家20世紀20~50年代的水準。

《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

作者:賴德勝等

版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年11月

“加班狗”們的日常充滿難言的心酸, 許多人不得不扛著生活重擔咽下苦水接受加班的現實。 城市工薪階層還能在互聯網上發一發“葛優躺”發洩加班帶來的負面情緒, 更多底層勞工只能拿著微薄的時薪忍受資本的“壓榨”……

高速的經濟發展本該給人們帶來更幸福的生活,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深陷“加班”的無奈之中?我們的時間到底都奉獻給誰呢?

願天堂沒有加班

我們這個時代的“過勞之痛”

“十年生死兩茫茫,寫程式,到天亮。千行代碼,bug何處藏。縱使上線又怎樣,朝令改,夕斷腸。”一首程式師改寫的《江城子》,令多少IT、互聯網行業的搬磚狗欲哭無淚。

這幾年互聯網行業突然流行起“996”工作制,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部分公司還有6天輪班制,上5天歇1天。高速運轉的業務還經常侵佔員工微不足道的休息時間。

實際上不止是互聯網,所有跟時間賽跑、與市場緊密貼合的行業都存在嚴重的加班現象。

加班表情包。

員工加班時間長,領導加班更厲害。曾聽在基金公司工作的朋友講起他們部門工作的日常,中午點的外賣往往留到晚上吃,員工一兩點走人領導熬到三四點。每年部門領導都要做一個全到不能再全的身體檢查,想到的所有癌症都要查個遍。

春雨醫生CEO猝死、天涯社區副主編猝死……這種消息,這幾年來聽得還少嗎?

這些行業加班似乎已成為固定屬性,畢竟在高度競爭的環境裡,一絲的懈怠都可能意味著最終的淘汰。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到安逸的行業裡過朝九晚五的生活。且不說現在這種穩定的工作越來越少,就像很多人在社交網路上說得那樣,朝九晚五,有午休雙休,社保齊全,不加班,除了錢少,其他都挺滿意的。沒有人不想過安逸的生活,可飛升的物價、高企的房價、養兒養老的巨大壓力允許我們那麼做嗎?

工作前VS工作後。

低附加值產業背後

看不到的底層加班生活

想到“加班”也許很多人會想到IT業金融業,想到富士康的“血汗工廠”,然而在中國加班最嚴重的並不是他們,而是住宿、餐飲業勞動者,還有建築工人。

《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資料顯示,中國九成行業周勞動工時超過40小時,住宿、餐飲業周平均勞動工時長達51.4小時,位居第一;建築業、居民服務、修理及其他服務業位居二到四位,以上行業均超過《勞動法》規定的“特殊行業”49小時工時上限。

《中國工人訪談錄:二十四城記》

作者:賈樟柯

版本: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9年4月

記錄五十餘年來中國工業印象的一道劃痕,繁華背後,誰在為中國現代化“埋單”。

新世紀以來製造業發展增速平緩,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異軍突起。最先發展起來的第三產業大多是低附加值產業,員工准入門檻低,替代性強。這些低附加值產業固然解放了一批農村勞動力,但因為勞動力充足所以薪酬極低,而且多數服務業採取的是時薪制,為了多拿錢,工人只能多幹活。

近年來實體經濟越來越不景氣,為了壓縮成本許多小老闆會壓低人力支出或者拖延支付工資,甚至強迫員工加班,而且不支付加班費。這些小老闆違反《勞動法》的成本很低,這批員工辭職不幹,過一段時間還能再招一批新的進來。即便有員工願意花時間精力乃至金錢去和老闆打官司,但很多人因為法律知識不健全當初入職時連合同都沒簽,官司只得不了了之。

很多人喜歡“深夜食堂”帶來的治癒感,可24小時不間斷的餐飲行業背後,有多少我們看不見的“加班狗”?很多外國人常常感慨建築業裡的“中國奇跡”,這些奇跡的締造者有多少人能得到勞動權益保障?

羡慕不來的高福利

從勞動供給曲線看中國“汗水經濟”

有很多人嚮往歐洲高福利的工作生活,假期多、帶薪休假多,每週工作時間不到40小時。在很多歐洲國家老闆要防著員工加班,因為老闆要為員工加班支付高額的加班費。

然而這種高福利工時制度是有條件的。歐洲大多數國家已把低端產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本國集中精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因此耗費較少的工時也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想採納這種工時制度,除非資源無限豐富,否則總有一天要坐吃山空。

高福利工時制度也有底線,瑞典哥德堡曾在一家養老院試推行過6小時工作制,員工薪水不變。結果顯示工作時間短了,員工幸福指數更高了,工作也更投入。但最終政府還是叫停了這項計畫,因為“6小時工作制”太貴了。為了保障養老院正常運轉,機構每年得多花200多萬美元再雇傭17名員工。

瑞典哥德堡市。

中國目前人均資源持有量落後,沒有辦法維持高福利工時制度。中國經濟暫時還處於“汗水型經濟”階段,人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力從而積累更多的財富。

西方微觀經濟學視勞動力為生產要素之一,供給情況隨薪資高低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形成一條勞動力供給曲線。它是一條向後彎曲的曲線,隨著薪資的增加,勞動供給會先增加後減少。

勞動供給曲線。

勞動供給曲線會呈現這樣的形態和“工作”“閒暇”的關係有關。初始階段,勞動者需要積累更多的財富,故薪資越高勞動供給越高;薪資更高後,勞動者對“閒暇”的需求增加,寧願犧牲工作時間、減少薪資去替換“閒暇”。而今天的中國還沒有到達勞動供給曲線的拐點。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自願加班。小時工加班可以多掙一份錢;通勤時間過長增加工作壓力,但為了節省房租無可奈何;還有人身兼多份工作,正職結束回家後,兼職工作又找上門來……雖然有些“加班”是因為興趣使然,但大多數說到底,不還是生活所迫嗎?

加班權益保障難

何日能杜絕加班“囚徒困境”

加班在現階段不可避免,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全盤接受加班?

接受可以,但請給加班費。

然而在“加班文化”的氛圍下,爭取加班費成為一種“不識抬舉”。加班是為了向領導表現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不要加班費體現“自我奉獻”的“高尚”。可所有人都明白,有時候免費加班根本不是“任勞任怨”,而是“被逼無奈”:不加班可能無法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升職競爭時怎麼能拼得過那些加班狂人?

從這種意義上講,“加班”陷入了“囚徒困境”。如果所有員工、所有公司都遵守勞動法不額外加班,那麼所有人的市場收益雖然降低,勞工權益卻能獲得保障;如果一方加班,一方不加班,加班的一方能獲得更多利益,不加班的一方將被市場淘汰。在這種情況下,利益對壘的雙方只能採取不合作策略,選擇加班。

“囚徒困境”的解決之道在於多重博弈間的懲罰機制,每次博弈之後,不合作的一方將受到懲罰,這樣經過多重博弈,最終達成合作共贏的局面。

電影《美麗心靈》(2001)中的納什。多重博弈後達到的合作狀態被稱為“納什均衡”。

然而中國勞工市場加班懲罰機制警示作用較差,導致“囚徒困境”難以破除。

首先,很多人並沒有向有關部門舉報“過度加班”的意識。中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勞動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

其次,違反勞動法罰款力度太小,無法實現有效警告。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曾因侵佔員工休息時間付出了1.72億美元的代價,領英網站曾被法院判處向359位員工支付330萬美元加班工資和250萬美元損害賠償。相較於國外的罰款額度,國內加班罰款不過蜻蜓點水。

工作何時了,過勞知多少,伴隨著“喪文化”的興起,國內對休閒的呼聲日益高漲。

1948年,距離“工作狂”(workaholic)一詞的誕生一年有餘,德國哲學家Josef Pieper寫下《休閒,文化的基礎》,這是一份呼籲從強迫式工作狂文化中找回人類尊嚴的宏偉宣言,它提醒人們,我們忙忙碌碌,不應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生活。

《休閒:文化的基礎》(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封面。

當工作與生活混為一體,我們會不會因為身處這個‘工作世界’而精疲力竭?人們會因為成為一個工具,一個‘工人’而感到心滿意足嗎?

——《休閒,文化的基礎》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雞湯:工作一輩子,卻依舊緊衣縮食,這比窮困潦倒的懶漢還要可恥,至少懶漢還擁有時光。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像懶漢一樣放棄工作,這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勞動者的無奈。

“體面就業”是一個不容易實現的口號,惟願這一天能儘早來到。

工作?孩子?女性何時能破解這難題?|對話

拒絕以敵人的方式作戰 | 工人文化的纏繞迷思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深陷“加班”的無奈之中?我們的時間到底都奉獻給誰呢?

願天堂沒有加班

我們這個時代的“過勞之痛”

“十年生死兩茫茫,寫程式,到天亮。千行代碼,bug何處藏。縱使上線又怎樣,朝令改,夕斷腸。”一首程式師改寫的《江城子》,令多少IT、互聯網行業的搬磚狗欲哭無淚。

這幾年互聯網行業突然流行起“996”工作制,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部分公司還有6天輪班制,上5天歇1天。高速運轉的業務還經常侵佔員工微不足道的休息時間。

實際上不止是互聯網,所有跟時間賽跑、與市場緊密貼合的行業都存在嚴重的加班現象。

加班表情包。

員工加班時間長,領導加班更厲害。曾聽在基金公司工作的朋友講起他們部門工作的日常,中午點的外賣往往留到晚上吃,員工一兩點走人領導熬到三四點。每年部門領導都要做一個全到不能再全的身體檢查,想到的所有癌症都要查個遍。

春雨醫生CEO猝死、天涯社區副主編猝死……這種消息,這幾年來聽得還少嗎?

這些行業加班似乎已成為固定屬性,畢竟在高度競爭的環境裡,一絲的懈怠都可能意味著最終的淘汰。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到安逸的行業裡過朝九晚五的生活。且不說現在這種穩定的工作越來越少,就像很多人在社交網路上說得那樣,朝九晚五,有午休雙休,社保齊全,不加班,除了錢少,其他都挺滿意的。沒有人不想過安逸的生活,可飛升的物價、高企的房價、養兒養老的巨大壓力允許我們那麼做嗎?

工作前VS工作後。

低附加值產業背後

看不到的底層加班生活

想到“加班”也許很多人會想到IT業金融業,想到富士康的“血汗工廠”,然而在中國加班最嚴重的並不是他們,而是住宿、餐飲業勞動者,還有建築工人。

《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資料顯示,中國九成行業周勞動工時超過40小時,住宿、餐飲業周平均勞動工時長達51.4小時,位居第一;建築業、居民服務、修理及其他服務業位居二到四位,以上行業均超過《勞動法》規定的“特殊行業”49小時工時上限。

《中國工人訪談錄:二十四城記》

作者:賈樟柯

版本: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9年4月

記錄五十餘年來中國工業印象的一道劃痕,繁華背後,誰在為中國現代化“埋單”。

新世紀以來製造業發展增速平緩,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異軍突起。最先發展起來的第三產業大多是低附加值產業,員工准入門檻低,替代性強。這些低附加值產業固然解放了一批農村勞動力,但因為勞動力充足所以薪酬極低,而且多數服務業採取的是時薪制,為了多拿錢,工人只能多幹活。

近年來實體經濟越來越不景氣,為了壓縮成本許多小老闆會壓低人力支出或者拖延支付工資,甚至強迫員工加班,而且不支付加班費。這些小老闆違反《勞動法》的成本很低,這批員工辭職不幹,過一段時間還能再招一批新的進來。即便有員工願意花時間精力乃至金錢去和老闆打官司,但很多人因為法律知識不健全當初入職時連合同都沒簽,官司只得不了了之。

很多人喜歡“深夜食堂”帶來的治癒感,可24小時不間斷的餐飲行業背後,有多少我們看不見的“加班狗”?很多外國人常常感慨建築業裡的“中國奇跡”,這些奇跡的締造者有多少人能得到勞動權益保障?

羡慕不來的高福利

從勞動供給曲線看中國“汗水經濟”

有很多人嚮往歐洲高福利的工作生活,假期多、帶薪休假多,每週工作時間不到40小時。在很多歐洲國家老闆要防著員工加班,因為老闆要為員工加班支付高額的加班費。

然而這種高福利工時制度是有條件的。歐洲大多數國家已把低端產業轉移至發展中國家,本國集中精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因此耗費較少的工時也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一個發展中國家如果想採納這種工時制度,除非資源無限豐富,否則總有一天要坐吃山空。

高福利工時制度也有底線,瑞典哥德堡曾在一家養老院試推行過6小時工作制,員工薪水不變。結果顯示工作時間短了,員工幸福指數更高了,工作也更投入。但最終政府還是叫停了這項計畫,因為“6小時工作制”太貴了。為了保障養老院正常運轉,機構每年得多花200多萬美元再雇傭17名員工。

瑞典哥德堡市。

中國目前人均資源持有量落後,沒有辦法維持高福利工時制度。中國經濟暫時還處於“汗水型經濟”階段,人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勞力從而積累更多的財富。

西方微觀經濟學視勞動力為生產要素之一,供給情況隨薪資高低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形成一條勞動力供給曲線。它是一條向後彎曲的曲線,隨著薪資的增加,勞動供給會先增加後減少。

勞動供給曲線。

勞動供給曲線會呈現這樣的形態和“工作”“閒暇”的關係有關。初始階段,勞動者需要積累更多的財富,故薪資越高勞動供給越高;薪資更高後,勞動者對“閒暇”的需求增加,寧願犧牲工作時間、減少薪資去替換“閒暇”。而今天的中國還沒有到達勞動供給曲線的拐點。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自願加班。小時工加班可以多掙一份錢;通勤時間過長增加工作壓力,但為了節省房租無可奈何;還有人身兼多份工作,正職結束回家後,兼職工作又找上門來……雖然有些“加班”是因為興趣使然,但大多數說到底,不還是生活所迫嗎?

加班權益保障難

何日能杜絕加班“囚徒困境”

加班在現階段不可避免,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全盤接受加班?

接受可以,但請給加班費。

然而在“加班文化”的氛圍下,爭取加班費成為一種“不識抬舉”。加班是為了向領導表現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不要加班費體現“自我奉獻”的“高尚”。可所有人都明白,有時候免費加班根本不是“任勞任怨”,而是“被逼無奈”:不加班可能無法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升職競爭時怎麼能拼得過那些加班狂人?

從這種意義上講,“加班”陷入了“囚徒困境”。如果所有員工、所有公司都遵守勞動法不額外加班,那麼所有人的市場收益雖然降低,勞工權益卻能獲得保障;如果一方加班,一方不加班,加班的一方能獲得更多利益,不加班的一方將被市場淘汰。在這種情況下,利益對壘的雙方只能採取不合作策略,選擇加班。

“囚徒困境”的解決之道在於多重博弈間的懲罰機制,每次博弈之後,不合作的一方將受到懲罰,這樣經過多重博弈,最終達成合作共贏的局面。

電影《美麗心靈》(2001)中的納什。多重博弈後達到的合作狀態被稱為“納什均衡”。

然而中國勞工市場加班懲罰機制警示作用較差,導致“囚徒困境”難以破除。

首先,很多人並沒有向有關部門舉報“過度加班”的意識。中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勞動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準計算,處以罰款。”

其次,違反勞動法罰款力度太小,無法實現有效警告。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曾因侵佔員工休息時間付出了1.72億美元的代價,領英網站曾被法院判處向359位員工支付330萬美元加班工資和250萬美元損害賠償。相較於國外的罰款額度,國內加班罰款不過蜻蜓點水。

工作何時了,過勞知多少,伴隨著“喪文化”的興起,國內對休閒的呼聲日益高漲。

1948年,距離“工作狂”(workaholic)一詞的誕生一年有餘,德國哲學家Josef Pieper寫下《休閒,文化的基礎》,這是一份呼籲從強迫式工作狂文化中找回人類尊嚴的宏偉宣言,它提醒人們,我們忙忙碌碌,不應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生活。

《休閒:文化的基礎》(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封面。

當工作與生活混為一體,我們會不會因為身處這個‘工作世界’而精疲力竭?人們會因為成為一個工具,一個‘工人’而感到心滿意足嗎?

——《休閒,文化的基礎》

最近網上流行一句雞湯:工作一輩子,卻依舊緊衣縮食,這比窮困潦倒的懶漢還要可恥,至少懶漢還擁有時光。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像懶漢一樣放棄工作,這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勞動者的無奈。

“體面就業”是一個不容易實現的口號,惟願這一天能儘早來到。

工作?孩子?女性何時能破解這難題?|對話

拒絕以敵人的方式作戰 | 工人文化的纏繞迷思

直接點擊 關鍵字查看以往的精彩~

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