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紅“醫院”,王菲、姚晨都是其忠實用戶,在中國已20個年頭

本文系創業邦“100未來領袖”第36篇報導, 和睦家作為中國第一家綜合外資醫院, 從高端醫療服務入手, 建立為患者服務的全方位互聯網醫療平臺。

我們將持續圍繞前沿科技、消費升級、文體娛樂、企業服務等領域的傑出人物進行追蹤報導, 關注創業者價值, 洞察行業趨勢, 捕捉創業風口。

1997 年 8 月 26 日, 李碧菁在北京開始創業, 開了她的第一個公司, 北京和睦家醫院。 今年是和睦家這個品牌在中國的第二十個年頭。

離 20 周年還有一個月, 我們與和睦家的創始人李碧菁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聊了聊作為國內第一家綜合外資醫院, 是如何在中國堅持和樹立品牌, 並讓這個品牌跟著市場一起快速發展。

在中國創業的美國姑娘

1976 年, 李碧菁從哥倫比亞大學 MBA 畢業, 在美國一家大型製藥公司上班。 1979 年, 李碧菁第一次來到中國, 這一年她才 24 歲。 李碧菁發現中國的患者對醫院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

包括就醫環境、醫生水準和安全條件。

看到這一切後李碧菁就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如果患者願意在醫療健康上花更多的錢, 是不是可以給中國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好的選擇?

一次偶然的機會, 她與一名同樣來自美國的華人醫學教授聊天, 教授說在美國他始終可以受到來自患者的尊重, 但在中國他卻得不到這樣的尊重, 所以他要回美國去了。 這次聊天後, 李碧菁就下決心要在中國開一家可以讓醫生受到尊重, 把患者放在中心的醫院。

李碧菁告訴我們, 在和睦家1997年的成立許可檔上, 曾蓋了 180 多個公章, 當時的困難可想而知。 同年8月北京和睦家醫院成立, 剛開始只有 36 個床位, 很小很小的一家醫院。

兩年後, 和睦家的年門診量就達到 3.7 萬人次, 營業收入超過 600 萬美元, 醫院達到盈虧平衡。 李碧菁從美國帶來的, 不僅是對患者對醫生的尊重, 同時還有許多新的理念。

和睦家創始人 李碧菁

和睦家不是一家醫院?

和睦家這個品牌很有意思, 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這個名字,

要不就是在許多娛樂新聞中、要不就是在今年年初鬧得沸沸揚揚的“空空狐”事件當中。 但對於這家企業本身, 大部分人好像都不瞭解, 或許是因為它的神秘, 又或許是因為它的昂貴。

首先要說的是, 和睦家不是專科醫院, 嚴格來說它是一個互聯網醫療平臺。 這個平臺包含有高端社區診所、醫院、康復醫院, 也有線上線下的商業服務。 和睦家主打每一個患者匹配一個全科醫生, 一個醫生長期為一個病人服務。

和睦家的服務在業內非常出名, 舉個例子, 如果患者要去其他醫院就醫, 和睦家的醫生可以全程陪同, 幫病人聯繫所需要的專科醫生。 如果一名和睦家的病人從北京到上海去, 他可以隨時與和睦家的全科醫生保持聯繫,

完全就像私人醫生一樣。

“我們會給每個病人提供保險服務, 全科醫生將承諾病人不生病, 這方面的額外利潤我們會跟保險公司分享。 這樣的話, 病人獲益, 和睦家獲益, 保險公司也獲益。 ”

國內可能沒有第二個醫院, 在承擔病人生病的風險上像和睦家這樣。

目前和睦家已經有了給所有平臺服務的人事體系、市場銷售、財務, 還有中央採購。 在中國累計了 20 年的創業經驗, 一邊在開設醫院, 一邊在管理醫院, 搭配上現在已經成熟的培訓體系。

無論是管理人才或者是護理的培訓, 或者是醫生的培訓, 李碧菁都覺得已經足夠成熟到可以快速發展了。

不僅僅用錢來吸引人才

和睦家作為第一家外資高端民營醫院,吸引了很多海外留學人才。從吸引人才角度看,和睦家給出的待遇在行業內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李碧菁知道這個行業的規則,她只是將過去公立醫院的醫生得到的正常收入加上灰色收入再加上黑色收入,得出一個數字,然後她給出的待遇不低於這個數字,並且將這筆錢完全置於陽光之下給到和睦家的醫生。

但李碧菁認為和睦家並不是簡單地利用錢來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選擇那些和他們有一樣的想法,希望做一些有意思、創新的事情,願意參與到這個工作中的人。這些人可以在不一樣的工作環境下做不一樣的事情,讓這些人才意識到他們是在做推動行業發展的事情,讓他們覺得是在做有用、有意義的事。

和睦家不做品牌輸出,只做管理輸出。所以就算給再多錢,他們也不會把品牌給你,和睦家要 100% 管理醫院,這也是他們能一直保持優質服務的關鍵。

這兩年和睦家開始選擇性地與二線城市合作,選擇的條件有兩點:

首先,要看這個地方的經濟能否承擔得了我們這樣水準的醫療服務。因為我們不願意降低服務或者品質的水準,這是第一;

其次,這個地方有沒有足夠的醫療人才,或者是否是一個能夠吸引很好的醫療人才的地方。所以我們考慮的地方是富裕的二線城市,有很好的醫科大學的地方,或者是當地條件就好,北京、上海的人才願意到那兒去。

品牌不僅是跟用戶分享的東西,也需要跟員工分享,和睦家會不斷給員工進行企業培訓,醫療跟別的行業不一樣,員工不能像客戶一樣跟著醫生到診室去看,所以只能靠不斷的培訓,需要員工真正熱愛這個行業才可以。

和睦家的服務不錯,就是有點兒貴

外界說起和睦家,通常反應是和睦家不錯,只不過很貴,和睦家是一個生孩子的好地方,只不過很貴,很顯然,這是品牌沒有得到有效傳播所導致的。

在和睦家看病,肯定有人付得起,有人付不起。和睦家看重的是做好自己的服務、治好病、做好預防,如果用戶覺得好,自然會互相轉達。

“你說和睦家貴,如果跟公立醫院比,你免不了要送紅包送禮品給醫生,也許送,也許不送,都加在一起,雖然我們要比公立醫院貴,但我們嚴格禁止醫生收禮物,這是底線,因為我們給醫生的待遇已經非常高了。”

“你再看北京上海的街上,有多少人在開賓士、特斯拉以上的車,很多人出去吃飯一頓花多少錢,有些人提的包的價錢與在和睦家生孩子的價錢差不多。如果外界這麼拿我們和公立醫院比,那我們不發這個愁,我們只希望把這個工作做好。”

但李碧菁也有自己的煩惱,她害怕和睦家被別人說成是拿病人的痛苦來拼命賺錢的企業,這與她 20 年前創辦和睦家的初衷是相背離的。

兩周以前,李碧菁獲得了她在中國 38 年後的永久居留證,上一個拿到這份殊榮的是美國籃球運動員馬布裡。

(P.s. 頭圖為李晨探望在和睦家產子的好友霍思燕,各位冰冰粉莫要激動。)

不僅僅用錢來吸引人才

和睦家作為第一家外資高端民營醫院,吸引了很多海外留學人才。從吸引人才角度看,和睦家給出的待遇在行業內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李碧菁知道這個行業的規則,她只是將過去公立醫院的醫生得到的正常收入加上灰色收入再加上黑色收入,得出一個數字,然後她給出的待遇不低於這個數字,並且將這筆錢完全置於陽光之下給到和睦家的醫生。

但李碧菁認為和睦家並不是簡單地利用錢來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選擇那些和他們有一樣的想法,希望做一些有意思、創新的事情,願意參與到這個工作中的人。這些人可以在不一樣的工作環境下做不一樣的事情,讓這些人才意識到他們是在做推動行業發展的事情,讓他們覺得是在做有用、有意義的事。

和睦家不做品牌輸出,只做管理輸出。所以就算給再多錢,他們也不會把品牌給你,和睦家要 100% 管理醫院,這也是他們能一直保持優質服務的關鍵。

這兩年和睦家開始選擇性地與二線城市合作,選擇的條件有兩點:

首先,要看這個地方的經濟能否承擔得了我們這樣水準的醫療服務。因為我們不願意降低服務或者品質的水準,這是第一;

其次,這個地方有沒有足夠的醫療人才,或者是否是一個能夠吸引很好的醫療人才的地方。所以我們考慮的地方是富裕的二線城市,有很好的醫科大學的地方,或者是當地條件就好,北京、上海的人才願意到那兒去。

品牌不僅是跟用戶分享的東西,也需要跟員工分享,和睦家會不斷給員工進行企業培訓,醫療跟別的行業不一樣,員工不能像客戶一樣跟著醫生到診室去看,所以只能靠不斷的培訓,需要員工真正熱愛這個行業才可以。

和睦家的服務不錯,就是有點兒貴

外界說起和睦家,通常反應是和睦家不錯,只不過很貴,和睦家是一個生孩子的好地方,只不過很貴,很顯然,這是品牌沒有得到有效傳播所導致的。

在和睦家看病,肯定有人付得起,有人付不起。和睦家看重的是做好自己的服務、治好病、做好預防,如果用戶覺得好,自然會互相轉達。

“你說和睦家貴,如果跟公立醫院比,你免不了要送紅包送禮品給醫生,也許送,也許不送,都加在一起,雖然我們要比公立醫院貴,但我們嚴格禁止醫生收禮物,這是底線,因為我們給醫生的待遇已經非常高了。”

“你再看北京上海的街上,有多少人在開賓士、特斯拉以上的車,很多人出去吃飯一頓花多少錢,有些人提的包的價錢與在和睦家生孩子的價錢差不多。如果外界這麼拿我們和公立醫院比,那我們不發這個愁,我們只希望把這個工作做好。”

但李碧菁也有自己的煩惱,她害怕和睦家被別人說成是拿病人的痛苦來拼命賺錢的企業,這與她 20 年前創辦和睦家的初衷是相背離的。

兩周以前,李碧菁獲得了她在中國 38 年後的永久居留證,上一個拿到這份殊榮的是美國籃球運動員馬布裡。

(P.s. 頭圖為李晨探望在和睦家產子的好友霍思燕,各位冰冰粉莫要激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