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感冒雖小莫輕視,蔥姜糟米齊上陣

感冒小偏方:

糯米10g, 蔥白7段, 生薑7片, 米醋適量。

精米加水煮粥, 待粥快煮熟時, 把蔥白、生薑放入再煮10分鐘, 然後加入適量米醋即可趁熱食用。 食完馬上蓋上被子, 睡上一覺, 往往出一身汗, 感冒就好了。 如果沒有糯米, 用大米也可以。 此偏方適用于受寒感冒初起, 主要表現為渾身怕冷, 鼻塞流清涕, 打噴嚏, 不出汗等。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病, 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感冒的經歷。 一般人都把感冒看作小病, 不太重視, 但是感冒帶給人們的麻煩卻不小。 因為感冒時, 通常出現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發熱怕冷、全身不適或酸痛等症狀, 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狀態。

記得小時候, 家裡有人感冒時, 筆者的爺爺就拿些蔥、薑和糯米煮粥給家人喝, 然後蓋上被子, 睡一覺, 出一身汗, 醒了就覺得渾身輕鬆了。 長大後筆者學了中醫才明白, 蔥、薑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

所以一般的著涼感冒都可以自己煮點蔥姜水喝喝。

從西醫角度講, 感冒一般是指鼻、鼻竇、咽和氣管黏膜的感染。 感冒後1~3天即會出現症狀, 鼻咽部不適為常見的初發症狀。 開始感覺咽部不適, 隨後出現噴嚏、流涕、輕度全身不適。 一般無發熱, 有時在症狀剛開始時有低熱。 鼻分泌物初呈無色水樣, 起始1~2日持續不斷, 以後漸變稠, 呈不透明的黃綠色, 量減少。 少數患者伴有咳嗽, 症狀大多在1周左右消失。 西醫認為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因為沒有抗病毒藥, 所以治療主要是對症。 什麼是對症呢, 就是說有咳嗽就以止咳為主, 嗓子痛就消腫止痛。 因為不是針對病毒進行治療, 所以感冒後用不用西藥, 都不會縮短感冒痊癒的時間,

只是減輕症狀而已, 最終還是依靠人體自身的抵抗力獲得痊癒, 也就是說吃不吃藥, 感冒痊癒都需要1周左右。 從中醫角度講, 感冒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人體自身的“正氣”不足, 就是西醫說的抵抗力下降;二是有外邪侵犯人體, 根據人體所受外邪的不同, 感冒又分為不同類型。 著涼引起的感冒叫風寒感胃:受熱引起的感冒叫風熱感冒;夏季受暑濕之氣影響引起的感冒叫替濕感冒, 等等。 因為認識不同, 中醫治療感冒和西醫不同, 一方面是調動人體的正氣, 即抵抗力;另一方面將人體所受的外邪驅除出體外。 感冒用中醫治療, 如果用藥正確, 痊癒應該是一兩天的事。 上面提到的偏方, 就是中醫治療風寒感冒的一個著名食療方——神仙粥。

關於這種粥, 還有一首歌訣:“一把糖米煮成湯, 七個蔥頭七片薑, 熬熟兌入半杯醋, 傷風感冒保安康。 ”此粥專治由風寒引起的感冒頭痛、渾身酸懶、乏力、發熱等症, 特別是患病3天內服用, 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 是真正的“簡、便、驗、廉”。

神仙粥充分體現了中醫治療感冒的特點:即一方面將人體所受的風寒外邪驅除出體外, 使用的藥物是蔥、薑, 這是因為蔥、薑都是藥性溫熱、味道比較辣(中醫稱為辛)的藥物, 中醫認為辛溫的藥物可以散寒, 即發散侵犯人體表面的風寒邪氣;另一方面增強人體的正

氣, 選用糯米煮粥, 是因為糯米可以補養人體正氣, 溫暖身體, 調動人體自身的抵抗力, 之後蓋被睡覺, 給機體休息的機會, 也是調動人體自身正氣驅除邪氣。 此偏方最妙的是, 加入少量米醋, 醋可以收斂, 不會讓人體出汗過度。 因為中醫認為驅除外邪只適合微微出汗大汗淋漓反而會損傷人體元氣, 這也是人體出大汗後往往感覺虛弱的原因所在。 結果往往是喝下粥,睡一覺,出一身汗,感冒就好了。中醫認為通過出汗,風寒邪氣就被驅除出人體,感冒自然就痊癒了。當然,神仙粥只是適用於風寒感冒,如果是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汗出,頭痛昏脹,咳嗽痰稠,鼻塞流黃涕,口渴咽痛,舌苔薄黃等,就得選用以下的偏方了。

用於感冒的其他偏方:

1.薄荷蘆根飲:蘆根20~30克,薄荷5克。先煎蘆根,取汁放入滿荷再煮數沸,去渣飲用。具有辛涼解表、宣肺清熱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

2.銀花飲:金銀花30克,山橙10克,蜂蜜250克。將金銀花、山楂三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3分鐘後,將藥汁澱入盆內;再加清水煎熬3分鐘,潷出藥汁。將兩次藥汁一起放入鍋內,燒沸後,加蜂蜜,攪勻即成。可代茶飲用。具有辛涼解表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

3.五神湯:荊茶6~10克,蘇葉6~10克,茶葉3~6克,生薑6~10克,紅糖20~30克。將荊芥、蘇葉用清水沖洗、過濾,與茶葉、生薑一併放入鍋內,加清水(約500毫升),用文火煎沸。另將紅糖加水適量,置另一鍋內煮沸,令其溶解。然後將煎好之藥汁加紅糖溶液即成。溫熱服用,分3次服完。本方具有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

4.取撇欖250克,蘿蔔500克,水煎代茶飲,可清肺利咽,適用於感冒引起的嗓子疼痛,可以明顯緩解症狀。

自我保健預防感冒:

如果經常感冒或到了感冒流行季節想預防感冒,可以試一試以下幾種簡單的按摩手法:

1.按摩迎香穴(鼻翼旁的鼻唇溝凹陷處)。

2.按摩合穀穴(手背虎口處,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處)。

3.按摩足三裡穴(小腿前外側,當續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以上穴位每天按摩2~3次,每穴3~5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皮膚微紅為度。

也可以每天用艾條灸足三裡5-10分鐘。

結果往往是喝下粥,睡一覺,出一身汗,感冒就好了。中醫認為通過出汗,風寒邪氣就被驅除出人體,感冒自然就痊癒了。當然,神仙粥只是適用於風寒感冒,如果是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汗出,頭痛昏脹,咳嗽痰稠,鼻塞流黃涕,口渴咽痛,舌苔薄黃等,就得選用以下的偏方了。

用於感冒的其他偏方:

1.薄荷蘆根飲:蘆根20~30克,薄荷5克。先煎蘆根,取汁放入滿荷再煮數沸,去渣飲用。具有辛涼解表、宣肺清熱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

2.銀花飲:金銀花30克,山橙10克,蜂蜜250克。將金銀花、山楂三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3分鐘後,將藥汁澱入盆內;再加清水煎熬3分鐘,潷出藥汁。將兩次藥汁一起放入鍋內,燒沸後,加蜂蜜,攪勻即成。可代茶飲用。具有辛涼解表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

3.五神湯:荊茶6~10克,蘇葉6~10克,茶葉3~6克,生薑6~10克,紅糖20~30克。將荊芥、蘇葉用清水沖洗、過濾,與茶葉、生薑一併放入鍋內,加清水(約500毫升),用文火煎沸。另將紅糖加水適量,置另一鍋內煮沸,令其溶解。然後將煎好之藥汁加紅糖溶液即成。溫熱服用,分3次服完。本方具有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

4.取撇欖250克,蘿蔔500克,水煎代茶飲,可清肺利咽,適用於感冒引起的嗓子疼痛,可以明顯緩解症狀。

自我保健預防感冒:

如果經常感冒或到了感冒流行季節想預防感冒,可以試一試以下幾種簡單的按摩手法:

1.按摩迎香穴(鼻翼旁的鼻唇溝凹陷處)。

2.按摩合穀穴(手背虎口處,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凹陷處)。

3.按摩足三裡穴(小腿前外側,當續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以上穴位每天按摩2~3次,每穴3~5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皮膚微紅為度。

也可以每天用艾條灸足三裡5-10分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