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融市場變天了?越來越多銀行理財不保本

近日有消息稱銀監會本月要求部分銀行降低其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以控制風險, 而此舉針對的物件是表內理財, 即保本型理財。

華夏時報記者就此向多家銀行求證, 雖沒能驗證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但從各家銀行的表態來看, 保本理財規模收縮, 銀行理財更快回歸其“代客理財”的本質已成為業界的基本共識。 這無疑與近日中國銀協發佈的《2016年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中預計2017年對於理財業務轉型將是重要的一年, 淨值型理財產品將成為各商業銀行爭奪的焦點有相通之處。 上述報告顯示, 截至2016年末, 銀行理財產品餘額中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餘額占比79.55%, 較上年上升5.38個百分點, 另淨值型理財產品市場占比9.37%的增速, 高於2016年全市場銀行理財發行數量7.27%的增速。 在銀行理財產品增速放緩的背景下, 非保本理財產品占比的提升, 無疑從一個側面說明保本型理財產品增長的乏力,

銀行理財正在回歸其資管本質。 事實上, 在目前的監管規定下, 保本理財屬於銀行的表內資產, 相當於變相存款, 是銀行突破銀行利率限制拉存款的一種方式。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 如果結合“只有非保本理財產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產品”的定義來看, 壓低保本理財收益或加速保本類理財退出舞臺的步伐。

商業邏輯扭曲的銀行理財

應利率市場化而生的銀行理財, 表面上與銀行傳統的存貸款業務沒有什麼不同, 都是客戶把錢交給銀行, 銀行再去投放, 實質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商業邏輯。 存貸款業務, 即通常的銀行表內業務, 其商業邏輯是, 通過吸收存款形成資金池, 並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開展貸款業務。 在這個過程中, 銀行通過資訊生產、承擔信用風險、承擔流動性風險, 獲取相應的回報, 可以實現資產及負債規模、期限、信用風險的錯配。 銀行理財則是資產管理業務, 擁有不一樣的商業邏輯,

是投資人將資金託付給資產管理人, 請其為自己從事投資, 資產管理人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收取管理費, 然後把扣除管理費後的投資收益交還給投資人, 但投資結果由投資人自行承擔, 不保證收益。 在這個業務過程中, 不應該有資金池, 每項資產管理產品的資金來源與運用是清晰的, 不會和別的產品混在一起使用, 這樣才能算得清投資人的收益。 但是, 我國銀行理財業務, 卻因有意無意的混淆, 不像是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 比如, 此次傳言中涉及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對投資者來說基本上可以算作提高收益率的定期存款, 即使很多名義上的非保本理財, 通常也會約定預期收益。 一位元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保本理財受限之下, 銀行發行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 大多是給予一個預期收益, 而實際操作過程中, 都會按照預期收益剛性兌付。 於是理財產品的商業邏輯發生了變化, 形成了銀行理財目前既不是存貸款業務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管業務的狀態。

回歸“代客理財”的資管本質

由於銀行理財與傳統存貸業務不同的商業邏輯,監管部門一直是明確堅定地要求其成為真正的資管行業,但是由於一些現實的問題,2016年以前銀行理財一直保持著50%以上的高速發展,真正回歸資管本質的要求一直很難落地。現在,在去杠杆、去泡沫、去通道,防止金融“脫實向虛”和“三三四”檢查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內部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增多、保本型理財產品占比減少。普益標準的統計資料則顯示,今年初每月新發的淨值型產品數量僅40款左右,4月之後開始大量湧現,每月新發淨值型產品數量一度接近200款。相對于傳統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和預期收益率“剛性兌付”的不成文的保障,淨值型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打破了剛性兌付,投資者需要自負盈虧,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是銀行理財真正回歸到代客理財的本原。一位城商行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就透露,受監管要求,行裡現在大量發行淨值型產品。“以前都是以保本產品為主,現在非保本產品占比幾乎達到一半。”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則表示,監管層之所以會重點關注銀行理財的層層嵌套和同業鏈條加長,主要出於客戶風險適當性考慮以及底層資產不透明。“是不是把合適風險的產品賣給了合適的客戶,還是說通過結構安排時間,把高風險資產賣給了低風險客戶?還有最終資產投向的合規性。” 巴曙松說,穿透產品的底層資產來看,要關注它是否符合資產管理的監管規定,其風險是否經過了適當的評估。而在這些方面,回歸“代客理財”本原的淨值型產品因為其資金來源清晰,管理者不承擔流動性風險、不設資金池等,更有利於監管和控制風險。

回歸“代客理財”的資管本質

由於銀行理財與傳統存貸業務不同的商業邏輯,監管部門一直是明確堅定地要求其成為真正的資管行業,但是由於一些現實的問題,2016年以前銀行理財一直保持著50%以上的高速發展,真正回歸資管本質的要求一直很難落地。現在,在去杠杆、去泡沫、去通道,防止金融“脫實向虛”和“三三四”檢查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內部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增多、保本型理財產品占比減少。普益標準的統計資料則顯示,今年初每月新發的淨值型產品數量僅40款左右,4月之後開始大量湧現,每月新發淨值型產品數量一度接近200款。相對于傳統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和預期收益率“剛性兌付”的不成文的保障,淨值型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打破了剛性兌付,投資者需要自負盈虧,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是銀行理財真正回歸到代客理財的本原。一位城商行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就透露,受監管要求,行裡現在大量發行淨值型產品。“以前都是以保本產品為主,現在非保本產品占比幾乎達到一半。”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則表示,監管層之所以會重點關注銀行理財的層層嵌套和同業鏈條加長,主要出於客戶風險適當性考慮以及底層資產不透明。“是不是把合適風險的產品賣給了合適的客戶,還是說通過結構安排時間,把高風險資產賣給了低風險客戶?還有最終資產投向的合規性。” 巴曙松說,穿透產品的底層資產來看,要關注它是否符合資產管理的監管規定,其風險是否經過了適當的評估。而在這些方面,回歸“代客理財”本原的淨值型產品因為其資金來源清晰,管理者不承擔流動性風險、不設資金池等,更有利於監管和控制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