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湖南制扇大師劉正文扇起收藏新寵

□張崢嶸

52年執著, 80多道工藝專業,

用一把扇子, 傳承湖南岳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嶽州扇的精良與手工藝術;

用一把扇子, 開啟岳陽連接大江南北傳統文化與新品收藏之通道;

用一把扇子, 強留兒子守業學藝只為不願岳陽最美手工制扇失傳。

他, 就是天天默默守在清靜的廟前街古玩市場巴陵書畫扇工作室裡, 今年66歲的制扇大師劉正文。

初出茅廬顯技藝

經過歲月, 歷經變遷, 不變的情懷是心中的情結。

對於曾經扇廠的同事來說, 制扇是工作, 對於現在只想揚名的制扇人來說, 制扇是商機, 而對於劉正文來說, 制扇是一生之熱愛, 更是不想抱憾的責任。

說起來, 劉正文與扇結情還源于父親。 先父在舊社會曾經是個制扇藝人。 劉正文耳聞目濡便喜歡上了這個行當。 14歲時, 從師當時岳陽著名的制扇人謝秋生。 那還是1964年原岳陽制扇廠藍亞彬在渭洞石壁頭老家設岳陽制扇廠毛胎加工基地製作毛胎。

到1977年後他便全心投入掌握了從熟胎到成品80多道工序的全套技藝。

劉正文初出茅廬便顯技藝, 1976年岳陽制扇廠製作的5寸至12寸8把套扇獲得中國輕工業部精品獎, 其毛胎扇骨全部製作出自劉正文之手。

劉正文先生介紹,

岳州扇是一種優秀的民間傳統手工藝產品, 是全國扇子行業中的傑出代表。 它的製作工藝、表現形式等都承載著大量的岳陽歷史、文化價值, 是研究岳陽文化和傳統工藝的寶貴財富, 是研究中國扇業文化、傳統手工形成與發展的寶貴資料。 作為岳州扇一代名師, 他深以為傲。 只是, 讓他沒想到的是, 1996年開始走下坡路, 扇廠在市場衝擊下破產, 制扇師傅們都各自散了。 深愛制扇的劉正文深怕岳陽這個有代表性的文化傳統手工藝術失傳, 又不能私自冠以“嶽州扇”之名開店, 他決定帶著家人以“岳州扇”精藝再立“巴陵書畫扇”。 最窮的時候負債20余萬。 但他始終不肯放棄。 堅持下不但保留了岳陽之瑰寶, 更有了大膽創新。

另立畫扇再揚名

酒香不怕巷子深。 劉正文制扇的水準再次聲名遠播, 藏於磨子山深處的家中, 尋訪之人仍舊是絡繹不絕。 短短幾年時間, 他的“巴陵書畫扇”從十幾平米慢慢擴大到了800多平米。 他自己制扇, 自己跑市場, 尋訪全國各文化旅遊點, 尋訪各國各大文化用品市場。

他扇子的精美與典雅吸引了大批商家。 產品銷到了北京王府井、故宮、八達嶺等, 天津的古玩街, 上海直銷點。

劉正文作為嶽州扇一代名師, 其工藝都承襲嶽州扇之精湛, 扇面繪畫以中國畫為基礎, 用工筆或寫意等技法, 情調高雅, 主要圍繞洞庭山水和岳陽的亭臺樓閣為表現物件, 間或人物、工筆仕女等題材, 具有極其濃厚的地方特色。 行家一看便識貨, 均讚不絕口, 愛不釋手。 並且深得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等買家的青睞, 逐漸被各地文化愛好者和文玩人士推崇為珍藏扇類。

劉老先生仍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書畫扇。

正是因為專一、專心、專攻、專業造就了今日之成就,也為岳陽贏得了無數的榮譽。

巴陵書畫扇從創立到現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其捷報頻傳……

2001年,巴陵扇被定為楊開慧烈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定制扇,毛新宇親赴扇社定制55公分、60公分畫芯禮品扇;

2008年,被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2009年上海世博會指定為饋贈外國元首的禮品扇,其中兩柄由中國書法院著名書法家曾翔先生書丹“中國奧會”、“中國殘奧委員會”的大掛扇,已由國際奧會作為藝術珍品永久珍藏;

2008年,劉正文製作出迄今為止世界最小的竹扇3寸、最大的竹扇——3.3米雕花斑竹扇《金陵十二釵畫芯扇》,2米岳陽樓風景畫芯扇,2014年上海環球港湖湘家傳非遺在上海虹橋機場展覽展出時有人出資60多萬元收藏,劉正文沒有出手;

2008年,巴陵扇《梅花》榮獲“張家界”杯第二屆湖南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銀獎;

2009年,CCTV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組先後兩次來到劉正文先生的工作室,向國人傳播巴陵扇的製作技藝。

2009年5月,巴陵扇《岳陽樓記》、《奧運會》斑竹絹扇被湖南省工藝美術協會收藏;

2011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劉正文“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5年7月,在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系列宣傳表彰活動中,由岳陽巴陵扇社報送的嶽州扇製作技藝獲“最具發展潛力的傳統技術項目”提名獎。

巴陵書畫扇作品先後在全國旅博會和省美術館省美術協會等獲金獎、精品獎8次。

培育後代重傳承

榮譽越來越多,讓劉正文老先生擔憂的是,以前跟自己一起制扇的師傅年齡過高,有的離世了,未來,岳陽這個最具影響力的傳統手工藝術會不會失傳。為了後繼有人,他決定讓女兒學畫畫,兒子專學制扇。

劉正文說,現在全國手工藝術老的將去,小的不願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有很多後繼無人慢慢失傳了。他常常告誡兒子劉岳軍。做一個手工藝人不容易,做一個制扇手工藝師更難。一要懂得制扇,二要懂得材料,三要經得苦,四要耐得寂寞,五要受得清貧。

兒子劉岳軍就在父親的“威逼”之下,跟著學了多年,2016年獲湖南省工藝美術設計大師稱號,成了一名年輕的制扇人。

2012年,為了增加“巴陵書畫扇”的收藏價值,父子兩人一起開始研製斑竹扇製作技術。斑竹比別的竹子製作工藝要難很多,竹子小,做起來非常講究。全國也有製作斑竹扇的,但他們只是兩根邊骨為斑竹,中間製作工藝一直沒法達到水準,只能用膠水。劉正文為了保證收藏扇品的品質,苦心研製,帶著兒子尋找斑竹,再回家一次次試驗。終於完成了不用一滴膠水採用純手工天然製作從邊骨到中間小骨全部為斑竹的制扇技藝。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特色。古人說“一尺斑竹四兩金”,這對收藏扇子的人來說,又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創新。

編輯 蓁芃

劉老先生仍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書畫扇。

正是因為專一、專心、專攻、專業造就了今日之成就,也為岳陽贏得了無數的榮譽。

巴陵書畫扇從創立到現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其捷報頻傳……

2001年,巴陵扇被定為楊開慧烈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定制扇,毛新宇親赴扇社定制55公分、60公分畫芯禮品扇;

2008年,被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2009年上海世博會指定為饋贈外國元首的禮品扇,其中兩柄由中國書法院著名書法家曾翔先生書丹“中國奧會”、“中國殘奧委員會”的大掛扇,已由國際奧會作為藝術珍品永久珍藏;

2008年,劉正文製作出迄今為止世界最小的竹扇3寸、最大的竹扇——3.3米雕花斑竹扇《金陵十二釵畫芯扇》,2米岳陽樓風景畫芯扇,2014年上海環球港湖湘家傳非遺在上海虹橋機場展覽展出時有人出資60多萬元收藏,劉正文沒有出手;

2008年,巴陵扇《梅花》榮獲“張家界”杯第二屆湖南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銀獎;

2009年,CCTV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組先後兩次來到劉正文先生的工作室,向國人傳播巴陵扇的製作技藝。

2009年5月,巴陵扇《岳陽樓記》、《奧運會》斑竹絹扇被湖南省工藝美術協會收藏;

2011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劉正文“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5年7月,在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系列宣傳表彰活動中,由岳陽巴陵扇社報送的嶽州扇製作技藝獲“最具發展潛力的傳統技術項目”提名獎。

巴陵書畫扇作品先後在全國旅博會和省美術館省美術協會等獲金獎、精品獎8次。

培育後代重傳承

榮譽越來越多,讓劉正文老先生擔憂的是,以前跟自己一起制扇的師傅年齡過高,有的離世了,未來,岳陽這個最具影響力的傳統手工藝術會不會失傳。為了後繼有人,他決定讓女兒學畫畫,兒子專學制扇。

劉正文說,現在全國手工藝術老的將去,小的不願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有很多後繼無人慢慢失傳了。他常常告誡兒子劉岳軍。做一個手工藝人不容易,做一個制扇手工藝師更難。一要懂得制扇,二要懂得材料,三要經得苦,四要耐得寂寞,五要受得清貧。

兒子劉岳軍就在父親的“威逼”之下,跟著學了多年,2016年獲湖南省工藝美術設計大師稱號,成了一名年輕的制扇人。

2012年,為了增加“巴陵書畫扇”的收藏價值,父子兩人一起開始研製斑竹扇製作技術。斑竹比別的竹子製作工藝要難很多,竹子小,做起來非常講究。全國也有製作斑竹扇的,但他們只是兩根邊骨為斑竹,中間製作工藝一直沒法達到水準,只能用膠水。劉正文為了保證收藏扇品的品質,苦心研製,帶著兒子尋找斑竹,再回家一次次試驗。終於完成了不用一滴膠水採用純手工天然製作從邊骨到中間小骨全部為斑竹的制扇技藝。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特色。古人說“一尺斑竹四兩金”,這對收藏扇子的人來說,又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創新。

編輯 蓁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