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誡子書》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 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 將複何及!

譯文:

君子的操守, (應該)用靜來修善自身, 用儉樸來淳養品德。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 不心靜就不能高瞻遠矚。 學習必須靜心, 才識需要學習。 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 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 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 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 年年歲歲時日飛馳, 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

於是漸漸枯零凋落, 大多不能融入社會, 可悲的守著貧寒的居舍, 那時(後悔)哪來得及!道德修養的人, 是這樣進行修養鍛煉的, 他們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 以儉樸節約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 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 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縱欲放蕩, 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 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
志願隨時日消磨, 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益於社會, 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 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