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打開觀察近代常德的“一扇窗”——專訪《家在常德》譯者李楠芳

【引子】2011年, 美國東洛杉磯學院歷史學教授菲利斯·班南·伍德沃斯(中文名為巴玉華)出版了《家在常德——從滿清到新中國, 1909-1951》一書, 生動敘述了滿清末期到建國初期, 其家族在常德工作生活的情景, 並提供了近代常德生動廣闊的社會歷史畫面。 2016年, 湖南文理學院教師李楠芳將這本書翻譯並出版。

常德晚報:您是什麼時候發現《家在常德——從滿清到新中國, 1909-1951》這本書的?又是怎麼想到把這本書翻譯過來的?

李楠芳:在原著出版的同一年, 2011年9月的一天, 朋友晏世堯先生將這本書介紹給我。 晏老是巴玉華教授在中國唯一的朋友。

他的母親是作者童年的玩伴。 在聽過晏老對本書的介紹及對原著流覽之後, 我決定翻譯這本書。 個人覺得, 本書是外籍人士描寫常德的第一本專著, 意義十分重大。 而且作者巴玉華教授熱切期盼這本書被立即譯成中文, 讓更多的常德人民瞭解這段歷史。 作為土生土長的常德人, 能夠翻譯這位美國“老鄉”的故事, 也覺得非常榮幸。

常德晚報:翻譯歷時多久, 中間有什麼故事?

李楠芳:翻譯從2011年開始, 歷時3年多。 因為我平時要上課, 回家又要備課帶小孩, 只能利用業餘時間翻譯。 40萬字的任務也很艱巨, 有段時間曾經想過要放棄, 但後來還是堅持下來了。 在翻譯和出版過程中, 我的工作單位湖南文理學院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我與巴玉華教授的溝通都是通過電子郵件。 在書籍的翻譯和出版過程中, 她時刻表示出關心並不時與我進行郵件交流。 我特意統計了一下, 發現我們之間的往來郵件共計117封。 她會事無巨細地問到書中有無刪減部分, 我也會就書中出現的翻譯上的問題向她求教, 她會一一作答, 有些完全是靠她仍有的當年記憶回答的。 除了和她就本書翻譯的問題進行交流之外, 我經常會把常德發生的變化告訴她, 給她發一些常德的近照。 她也會把她的生活狀況和家庭情況說給我聽, 我感覺她就像奶奶一樣親切。

常德晚報:這本書中, 哪個部分最讓你印象深刻?

李楠芳:在翻譯的過程中, 我常常被作者的思鄉之情深深感動。

巴教授在90歲高齡寫作本書, 成書13個章節40余萬字。 為了搜集資料, 她跨越了三大洲, 去了父親的故鄉愛爾蘭找尋關於父親的資料, 也曾前往英國檔案館查找, 還去了母親的故鄉澳大利亞, 以及中國的貴州、煙臺和常德。

巴玉華在常德出生長大。 1988年, 她和姐姐巴麗華特意將父母的骨灰從美國帶來常德安葬, 讓其父母永遠安息在常德這片他們最深愛的土地上。 在他們眼裡, 常德才是第一故鄉。 巴玉華在84歲時再次來到常德, 在看到常德發生的巨大變化, 成為一個現代化的都市之後倍感欣喜。 如果不是年紀太大, 加上腿腳不便, 她應該會再到常德來的。 《家在常德》一書是她對於常德最美好的想念, 也是給予常德市最深情的禮物。

她對常德如此眷戀, 都是因為一個字, 那就是——“家”。 其父母雖在美國去世, 卻葬在常德, 這也是因為他們把常德當做了他們的第一故鄉。

本書展示了近代常德的城市面貌、人民的生活狀況、各種歷史事件, 以及珍貴的第一手歷史照片, 如清末民初的常德沅水碼頭、河街吊腳樓、七裡橋、太陽山、廣德醫院等。 在第一次看到那些熟悉的名稱卻又陌生的歷史舊照時, 作為常德人的我感到非常激動和高興。

常德晚報:就您個人看來, 《家在常德》對於常德的意義在哪裡?

李楠芳:這本書是常德人民瞭解近代常德的一個視窗, 再現了很多常德人民本身都可能不瞭解的歷史往事。 書中的照片和記錄是關於常德的第一手珍貴史料。

我們能瞭解到許多近代常德及近代湖南和中國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歷史畫面、歷史圖景、歷史細節、歷史珍聞。 這是一本描述古城常德在近現代一個階段所發生事情的書籍, 也是一本瞭解上個世紀常德相關歷史難得一見的書籍。 書中很多資料都是第一次披露, 讀者會發現一個個從來不曾瞭解的常德舊照和社會生活的趣聞軼事。

這本書產生的社會反響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很多教授、學者和記者在撰寫文章和報導時都引用了書中的記載, 彰顯了這本書的史料價值。 2016年, 這本書先後被廣州市圖書館、常德市圖書館、常德市紫菱圖書館、常德市檔案館收藏。

記者 劉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