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基金持倉變動背後的驚天機密!

二丫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新鮮出爐的基金二季報, 瞭解一下基金經理們的投資邏輯。

基金作為市場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他們的投資動向歷來是我們需要跟蹤和學習的。 根據統計資料來看, 公募基金普遍對製造業情有獨鍾, 製造業位列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行業寶座, 市值占基金淨值比例高達40.28%, 較一季度末加倉了1.77個百分點, 其中就有55檔基金製造業持倉比重甚至超80%。

其中, 又以消費類製造業為主, 譬如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五糧液、水井坊、格力電器等就位列鵬華品牌傳承的前五大重倉股, 其它基金普遍如此, 美的集團, 大華股份, 索菲亞, 伊利股份等紛紛進入基金重倉股行列。

除了製造業, 金融業也成為基金眼中的香餑餑, 而且是二季度基金加倉“最為兇猛”的行業, 市值占淨值比從一季度4.66%上升至二季末的6.49%, 增加了1.83個百分點, 位列基金第二大重倉行業。

其中以中國平安為首的保險股, 招商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成為基金持續吃進的標的。

分析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國平安、格力電器、五糧液、貴州茅臺、美的集團、伊利股份、招商銀行、瀘州老窖、大華股份、索菲亞, 我們可以看出, 食品飲料類個股就佔據了4席, 家用電器類個股佔據了2席, 這也充分契合了二季度A股市場的白馬藍籌風格。

基金在上半年如此看好製造業及金融業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是良好的資料表現, 上半年發電量增長6.3%, 同比加快5.3個百分點, 1-5月鐵路貨運量增長15.2%, 而上年同期為下跌7.7%。 而利潤方面, 1-5月份,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048億元, 同比增長22.7%, 比上年同期加快16.3個百分點。 投資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實打實的業績上, 在如此靚麗的經濟資料面前, 你說基金難道會對工業製造業視而不見嗎?

而估值一直較低的銀行保險等金融企業因為持續穩定的業績成為基金眼中壓倉股, 保險行業在2017年前5月原保險保費收20291億元, 同比增長26%,

銀行業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也成為眾多資金在弱市之下最為保險的選擇。

從二季報數據中, 我們還可以發現基金增持的重點還包括中小板龍頭, 來自於中小板的歐菲光, 歌爾股份、格林美、利歐股份、華天科技強勢進入前二十大增持股名單, 而一直以高科技著稱的創業板仍然沒能入得了基金的法眼。

所以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 沒有業績保證的傳統行業公司, 股票估值泡沫依舊大的創業板公司, 仍然是我們需要回避的。 這也是我們《德林社》在給會員提供的內參裡, 一直強調的, 要注重業績為王, 擁抱估值低穩健大藍籌, 績優白馬股, 遠離講故事, 估值泡沫較高的題材股。 面對大有研究價值的基金二季報, 也許股民們會說, 那我們要山頭上看飛機 —— 高瞻遠矚。

【聲明】德林社原創,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