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馬關條約》中清政府的兩億兩白銀賠款,日本都拿去做了什麼

近代史上, 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在中國掠取了近2億多兩白銀的賠款(按照當下白銀價格, 約折合人民幣600億元), 相當於當時日本國民收入的4倍多(1894年日本國民收入為5000萬兩白銀)。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

從甲午戰爭中獲得的巨額賠款, 成為日本近代產業發展的轉捩點, 使工業, 交通運輸, 銀行, 貿易等各行業出現了驚人的發展。 那麼, 日本人都拿這些錢做了什麼呢?這一筆賠款對於當時的日本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日清戰爭賠償金用途統計

由上圖可見, 賠款的21.7%用於算入所謂的“臨時軍事費特別會計”, 也就是日清戰爭的戰爭費用。 15.6%用於陸軍軍擴。 46.4%用於海軍軍備擴充。 另外還有8.3%專門用於給海軍補充軍艦和水雷艇。

從總額上看, 其中84%都是和戰爭有關, 超過一半以上賠償金都是用於軍備擴充。 另外15.5%主要用於:開辦鋼鐵廠、設立教育基金、供皇室享用和補充財政支出。

這些賠款在日本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1、擴充海陸軍備, 增強軍事實力

這幾乎占去全部款項的一半。 引人注意的是用於海軍的資金投入力度頗大。 從1896年度到1905年度, 日本針對俄羅斯的三期軍備擴充中, 其中62.6%的資金, 正式來源於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的賠償金。

這也正是日本能在日俄戰爭中取勝的原因。 包括日本在二戰中的海軍的表現

2、促進日本近代工業的迅速發展

甲午戰爭賠款大部分投入到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中, 促使日本工業化實現了大躍進。

據統計,到《馬關條約》簽訂後8年的1903年,各工業發展的主要指標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公司總數、投資金額、使用原動力工廠數、日均開動紗錠數、鐵路營業里程數、輪船總噸數、出口貿易金額等等均是成倍增長, 工業平均增長速度高達4.3%(1891~1900年)。

3、實現了金本位制,促進了金融的發展

19世紀70年代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爭相實行了金本位制。 這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經濟近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早在1871年明治政府就制定《新貨幣條例》,規定採用金本位制,但由於儲備資金缺乏,

卻一直無法實現。

甲午巨額賠款的到來, 使黃金儲備這個難題便一舉解決了。 1897年, 日本便確立並實行了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建立, 使日本迅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達到了和其他列強得以在世界市場角逐的階段。

4、促進了日本近代教育的發展

以甲午戰爭賠款中的1000萬日元及其利息充作發展普通教育的補助費。 這筆基金雖然只占甲午戰爭賠款金額的極小部分(不到3%),但它相當於享有選舉權者每年最少應納直接稅金額的70萬倍26,換言之,這筆錢相當於日本全國70萬選民1年繳納的稅金,而1890年全國有選舉權者僅45萬人。 所以這筆基金不可小覷。

甲午戰爭的結果就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

而這一筆不菲的戰爭賠款, 幫助日本更快地躋身於世界列強。 戰爭結束後, 日本朝野上下歡騰, 天皇和首相伊藤博文對國民說:“我們感到從未有過的無比的富裕”。 日本政府以巨額賠款為主要財源, 制定了“戰後財政十年計畫”。

日本主流社會和眾多國民都將戰爭看成是致富的絕佳快捷的手段, 這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走向軍國主義埋下了罪惡的種子。 近代史上, 日本的快速發展, 其財富是建立在殘酷盤剝中國人的前提下, 日本的發展史就是中國的一部血淚史。

近代史上, 日本在中國掠取賠款的數目請參考上一篇。

近代史上, 日本到底在中國掠取了多少賠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