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記者探班橫店影視城 50℃的外景大棚裡古裝劇這樣拍出來

7月23日, 橫店, 電風扇、酸梅湯是隨身必備品。 吳新燕 攝

大暑剛過, 浙江各地高溫紅色預警連報。

這邊, 是氣溫突破41℃的杭州, 分分鐘有望打破高溫紀錄。

另一邊, 浙江另一個著名的“大火爐”橫店, 正在用當空的烈日和悶熱的空氣, 挑戰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們。

在“橫漂”的口中, 今夏的橫店, “最熱最難熬”。 儘管如此, 眼下在橫店影視城拍攝的劇組仍多達37個, 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三成。

“棚拍蒸包子, 外景烤肉串!”面對如此極端的天氣, 大家是如何“用生命來拍戲”的呢?

上個週末, 記者帶著溫度計, 奔赴橫店影視城, 對正在拍攝中的大型上古傳奇史詩電視劇《太古神王》劇組進行了獨家探班。

烈日下的橫店劇組

平均每天3人中暑送醫院

每天用掉500支藿香正氣水

每天用掉500公斤冰塊

每天喝掉上百桶桶裝水

服裝組每天清洗500套戲服

演員每隔5分鐘補一次妝

化妝師每人每天用掉600抽餐巾紙

除了頭頂的太陽

還有九千瓦的燈照著

《太古神王》由北京天悅東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改編自淨無痕的同名小說, 由胡儲璽、陳偉祥執導, 盛一倫、王子文、向佐、湯晶媚、陳孟奇、陳夢瑤等連袂主演, 是目前橫店影視城拍攝規模最大的劇組之一。

探班第一天的下午, 正在拍一場山洞戲。

山洞裡拍戲, 會不會涼快些?5分鐘後記者發現, 大錯特錯。

室內戲雖然沒有太陽直射, 可是悶熱無比, 全靠大風扇通風。 吳新燕 攝

雖然這場戲的演員只有盛一倫一個人, 但包括攝影、燈光、妝發等, 擠在狹小山洞裡的工作人員不下20個。

洞裡一絲風都沒有, 再加上人造打光和20多人呼出的熱氣, 赤膊上陣的工作人員個個汗流浹背, 而記者頭頂流下的瀑布汗已經刺得眼睛都睜不開了。

這時, 山洞最深處, 被一束燈光籠罩著的盛一倫, 一身盔甲重裝。 盔甲下面, 是一套長袖衣褲, 內裡還有一層貼身吸汗的水衣。

不過, 在監視器裡, 卻看不到他額頭有一滴汗。 原來, 每拍完一個鏡頭,

化妝師都要上前補一下妝。

“拍戲拍多了, 我也練出來了, 能把汗壓到身上, 這樣臉上出的汗就少了, 妝發老師就會輕鬆一點。 ”完成一組鏡頭後的盛一倫, 趁著短暫的休息時間, 退到角落裡歇口氣, 手上的兩個小風扇, 朝著臉猛吹。 這個小電扇, 是劇組的標配, 人手一個。 “我實測過, 市面上的小風扇, 這一款風力最大, 我買了很多, 送給全劇組。 ”

在《太古神王》裡, 盛一倫出演男一號秦問天, 與女一、女二都有感情戲, 當然也少不了吻戲。

不過, 被外人視為“福利”的吻戲, 在這個時候, 也顯得尷尬。

“那場戲是我要去吻他, 他把我推開, 結果……”飾演女二的湯晶媚自己先笑開了, “汗臉對汗臉, 一對視就笑場。 你想, 一圈子的燈光, 一屋子的人, 都圍著我們倆。

鏡頭裡看, 場景美得不行, 可現實是, 熱到爆炸。 ”

湯晶媚還拍過《青雲志》《大唐榮耀》《醉玲瓏》等, 其中不乏打戲, 不過她說, 《太古神王》才是她入行以來拍得最辛苦的古裝劇, “沒想到碰上這麼極端的高溫天, 頭一回體驗到什麼叫‘暴曬’。 ”

前幾天, 她在山頂拍一場群戲, “山頂一棵樹都沒有, 還有兩個9000瓦的燈照著, 時不時看到有群演曬暈被抬出去了……”

記者從橫店文榮醫院瞭解到, 僅這個月至今, 該院接到的急診中暑病人近200名, 其中1/3來自於劇組的群演或工作人員。

大露天搭的景

溫度計直接甩過50℃

湯晶媚提到的暴曬戲, 記者在探班第二日, 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那場戲拍的是“武林大會”, 在山邊一塊露天空地上專門搭了個3500平方米的“比武台”, 兩百米開外的山林裡,無數知了狂叫,讓現場顯得愈發燥熱。

一踏上“比武台”的臺階,腳底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地面直沖上來的熱氣,鞋底似乎馬上都要被烤化了,不由得就加快了上臺的步子。當記者總算爬到了比武台的最高層,臉上的汗已經流得就像剛洗過臉沒擦乾一樣,但是卻不敢舉起手背擦,因為皮膚都曬得有些疼了,擦一下就會更疼。

當時,幾位主要演員正坐在比武臺上的道具棚下,拍一場對手戲,而旁邊圍著30多名群演,有演大臣的,也有演侍女和士兵的,就在大太陽底下直接暴曬。

記者手持溫度錶測了下,指標一下子甩向了最右邊的最高溫度,顯示50℃。

在如此高溫烈日之下,龍套小角色也要穿著厚厚的戲服。這份苦差事,連很多群演都受不了。有群頭告訴記者,天剛熱起來的那幾天,就有不少人回家避暑了,不賺這辛苦的“六月錢”。

跟他們比起來,最年長的黨傑可算是“勞模”了,七月到現在,他掰掰手指算了算,一共跑了十幾個劇組。

51歲的党傑是西安人,在這部戲演的是大臣,所以戲裝走的也是德高望重的路線——內裡一套水衣,外面套一層棉麻外袍,再外搭一件厚厚的披風,這樣的“四件套”看上去就“好熱”。

“今天的活算輕鬆的,前幾天我在另一個劇組拍戲,穿的還是棉衣呢!”哪怕下戲了,黨傑也是戲裝整齊地坐著,搖著摺扇,“脫下穿上又要出汗不說,這汗涔涔的衣服脫下來,一曬乾就發硬了,還怎麼穿?”

據記者瞭解,全劇組戲裝約有3000套,由於高溫下拍戲,戲服一天要濕好幾回,收工後當天穿過的衣物必須要清洗。最多的一天,20多個服裝師一天洗了500套戲服,有的戲服還必須手洗。

與他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旁邊年輕的群演演員們,有的已經累得睡過去,有的恨不得把電扇貼臉上吹。他們中,有的人還接了雙工活,從早上八點拍到第二天淩晨四點收工,哪怕身體有不適,也只是自己吃些防暑藥。而就在拍攝點的十幾米外,劇組的工作車隨時候著,以應備突發情況。就在記者採訪這一會兒,同劇組的另一組拍攝團隊,就有幾個群演中暑暈倒,被送到醫院去了。

兩百米開外的山林裡,無數知了狂叫,讓現場顯得愈發燥熱。

一踏上“比武台”的臺階,腳底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地面直沖上來的熱氣,鞋底似乎馬上都要被烤化了,不由得就加快了上臺的步子。當記者總算爬到了比武台的最高層,臉上的汗已經流得就像剛洗過臉沒擦乾一樣,但是卻不敢舉起手背擦,因為皮膚都曬得有些疼了,擦一下就會更疼。

當時,幾位主要演員正坐在比武臺上的道具棚下,拍一場對手戲,而旁邊圍著30多名群演,有演大臣的,也有演侍女和士兵的,就在大太陽底下直接暴曬。

記者手持溫度錶測了下,指標一下子甩向了最右邊的最高溫度,顯示50℃。

在如此高溫烈日之下,龍套小角色也要穿著厚厚的戲服。這份苦差事,連很多群演都受不了。有群頭告訴記者,天剛熱起來的那幾天,就有不少人回家避暑了,不賺這辛苦的“六月錢”。

跟他們比起來,最年長的黨傑可算是“勞模”了,七月到現在,他掰掰手指算了算,一共跑了十幾個劇組。

51歲的党傑是西安人,在這部戲演的是大臣,所以戲裝走的也是德高望重的路線——內裡一套水衣,外面套一層棉麻外袍,再外搭一件厚厚的披風,這樣的“四件套”看上去就“好熱”。

“今天的活算輕鬆的,前幾天我在另一個劇組拍戲,穿的還是棉衣呢!”哪怕下戲了,黨傑也是戲裝整齊地坐著,搖著摺扇,“脫下穿上又要出汗不說,這汗涔涔的衣服脫下來,一曬乾就發硬了,還怎麼穿?”

據記者瞭解,全劇組戲裝約有3000套,由於高溫下拍戲,戲服一天要濕好幾回,收工後當天穿過的衣物必須要清洗。最多的一天,20多個服裝師一天洗了500套戲服,有的戲服還必須手洗。

與他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旁邊年輕的群演演員們,有的已經累得睡過去,有的恨不得把電扇貼臉上吹。他們中,有的人還接了雙工活,從早上八點拍到第二天淩晨四點收工,哪怕身體有不適,也只是自己吃些防暑藥。而就在拍攝點的十幾米外,劇組的工作車隨時候著,以應備突發情況。就在記者採訪這一會兒,同劇組的另一組拍攝團隊,就有幾個群演中暑暈倒,被送到醫院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